爱爱医医学论坛

标题: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腹泻方 [打印本页]

作者: 涂为民    时间: 2009-8-24 21:02
标题: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腹泻方
腹泻患者多存在脾虚,因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脾虚运化无力,水谷精微、水湿不得布散,聚于肠间,滑肠下迫而见腹泻。故治疗中多以参苓白术散为基础方加减并重用马齿苋15~60 g,有湿热在上、中焦明显者(舌苔厚腻)加藿香、佩兰,湿热在下焦明显者(泻势急迫,**灼热,伴腹痛,泻后痛减者)加黄柏、秦皮、白头翁、地榆,有阴伤者(舌红苔少有裂纹)加乌梅,有气滞者(腹中胀满疼痛)加木香、厚朴、枳壳。每日一剂,水煎400 ml,分温2次服,饭前1 h服,7天为一疗程。并嘱全部病例服药期间宜清淡易消化饮食,戒烟酒,忌辛辣之类。
病例:
   
     患者男,44岁,工人,于2008年8月8日初诊,患者以“腹痛、腹泻半年”为主诉,症见:腹胀痛、腹泻,大便呈稀糊状,日3次,泻后腹痛减轻,伴见胃脘不适,纳差,口干但不欲饮水,夜休差,小便可。舌红苔白腻,脉弦滑。肠镜(2008年8月8日,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示:乙状结<!--HAODF:8:changyan-->肠炎<!--HAODF:/8:changyan-->。中医诊断为:泄泻(脾虚湿阻兼有郁热)。西医诊断为:乙状结肠炎。给予健脾除湿兼以清热止泻为法,方药如下:藿香15 g,佩兰15 g,苍、白术各12 g,陈皮12 g,茯苓15 g,肉豆蔻12 g,肉桂5 g,补骨脂12 g,厚朴12 g,马齿苋60 g,黄连12 g,秦皮12 g,炙甘草5 g。七剂,水煎400 ml,分温2次服,饭前1 h服。服完七剂,复诊时无腹痛,腹泻日一次,稀糊状,余无不适。效不更方,继用上方去秦皮,黄连用5 g,七剂,服法同前。三诊时已无明显不适,为求巩固疗效,又服二诊方五剂。后未再求治。

   讨论:
   
     腹泻在临床中属常见症状,属于中医“泄泻”范畴;西医可见于胃源性腹泻,肠源性腹泻,胰源性腹泻,肝胆源性腹泻,全身疾病性腹泻,功能性腹泻,食物过敏及药物。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及脏腑虚弱等,但主要在于脾胃功能障碍。脾虚湿胜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病久湿郁化热,故重用马齿苋清热利湿,《本草经疏》曰“味辛苦,气寒”,味辛能散,苦降利湿,性寒清热,故有清热利湿之效[1]。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马齿苋具有抗菌作用,马齿苋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马齿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样物质,故能促进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趋于正常,并能促进溃疡的愈合;马齿苋对血管有显著的收缩作用,此种收缩作用兼有中枢及末梢性。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中药马齿苋对于腹泻确有明显的疗效,加之马齿苋价廉效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苓白术散组成:莲子肉(9g)  薏苡仁(9g)  缩砂仁(6g)  桔梗(6g)  白扁豆(12g)  白茯苓(15g)  人参(15g)  甘草(9g)  白术(15g)  山药(15g)
作者: 一只耗子    时间: 2009-12-25 19:36
下次试试
作者: iops123    时间: 2010-5-13 23:34
学习一下
作者: 小店    时间: 2010-5-15 22:11
有机会一定试试




欢迎光临 爱爱医医学论坛 (https://bbs.ii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