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医学论坛

标题: 转贴:点评《思考中医》 [打印本页]

作者: 寒江飘雪    时间: 2006-7-6 13:08
标题: 转贴:点评《思考中医》
点评《思考中医》1
在现代科学领域里,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离开实验几乎寸步难行。即便是审视科学的部门也是如此。当年我读博士的时候,管理博士这一层次的机构就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除了文献博士外,其余的都要搞实验研究。所以,我这个博士算是侥幸得的,因为我并没有做实验研究,这要得益于我的导师。

在中医历史里没有实验,我们没有看到黄帝问岐伯,你的阴阳理论是怎么发现的?是不是通过小白鼠实验发现的?确实没有。所以在中医乃至其他传统科学里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实验,这是合乎实际的。
评:
1、既然是科学那么就应该遵循科学的原则,作者只能是文献博士。
医药科学是建立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统计学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到了今天,医学和生物学实际上已难解难分,所用的方法,所研究的对象都没太大的差别。医学早已成为现代科学的一部分。但是中医却***于物理、化学、生物学之外,这样的体系,可以是哲学、宗教、玄学或别的什么东西,却不可能是科学,因为没有一个科学学科是可以自成一统,而不与其他学科**的。再说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不过是近三四百年的事,而现在的中医跟两三千年前基本相同,如果说中医是科学,岂不是说两三千年前就有了一个完备的科学体系?科学变成中国人的发明了?
中医对破伤风、痨病、水肿、<!--HAODF:8:xiaochuan-->哮喘<!--HAODF:/8:xiaochuan-->、梅毒等等束手无策,死人无数,现在依然是束手无策,全靠西医来治,而西医从前也治不了的。一般的疾病,在中医手里也成了疑难病症,各执一词,连个感冒都分成风寒、风热绝然相反的两类,谁对谁错吵个没完。

2、黄帝岐伯问答中其实就是简单的实验,但不能说服现代科学实验。作为医学学工作者,我断然拒绝中医对肾的描述。 今天中学毕业生已对肾的形态与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考进中医学院后去学习“肾”与“命门”这“水火之脏”就可笑了。
现代医学研究跟别的实验科学并没有什么不同,遵循的也是“观察-建立模型-预测-验证”这一套方法。相反的,中医著作中却充满了无法检验的预测,比如历代中医家都断言夜半受孕,生子必寿且富贵,怎么检验?孙思邈断言“但能御十二女而不复施泻者,令人不老,有美色。若御九十三女而自固者,年万岁矣。”又怎么个检验?只是一套美丽的空想。
我们不应苛责古人,他们是对人体认识的起步者,但我们要批判今天打着各种崇高的旗帜招摇撞骗的人!

3、几千年前的皇帝内经伤寒论是不是没有错误?任何知识(暂不说他是不是科学,因为作者说不能用科学标准来要求中医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从实践中去,可是中医好像是理论在前(几千年前),然后用书上的东西指导后面几千年的治疗?为什么现在的中医学校教材要用几千年年的黄帝内经及伤寒论做根本?难道理论是不发展的吗,认识是不发展的吗?时代在变化,就是人本身也是在变化的,环境也是在变化的,疾病也是变化多端,中医理论的核心可从来没变,这是不是和人的认知特点违背?




欢迎光临 爱爱医医学论坛 (https://bbs.ii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