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wlbsm 发表于 2011-9-10 11:27

甘肃古代名医

甘肃古代名医之一
岐伯岐伯,战国末期人,是传说中我国远古时代最著名的医生,《汉书•艺文志•方技》在列数古代著名医家时亦说:“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关于其籍贯,清•乾隆年间《庆阳县志•人物》记载:“岐伯,北地人,生而精明,精医术脉理,黄帝以师事之,著《内经》行于世,为医书之祖。”关于其职官,《史记•孝武本纪》和《史记•封禅书》皆云:!“公玉带曰:黄帝时虽封泰山,然风后、封钜、岐伯令黄帝封东泰山。”《史记正义》注曰:“岐伯,黄帝太医。”《汉书•音义》曰:“尚,主也。岐伯,黄帝太医,属使主方药。”韦昭注《汉书•郊祀志》曰:“风后、封钜、岐伯皆黄帝臣也。”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云:“夫医道所兴,其来久矣。上古神农始尝草木而知百药;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其《帝王世纪》亦云:“(黄帝)又使岐伯尝味百草,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黄帝内经》乃中医学奠基之作,其主要内容以黄帝、岐伯问答的体裁论医,并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理、生物、农艺、哲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作为中医药学的第一部经典,它构建了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和基本框架,全面系统的介绍了养生保健知识,既是医家临证之书,更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因此《黄帝内经》被尊称为“医家之宗”。从此中国传统的医药学和医术,又称为“岐黄之术”。《淮南子•修务训》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而黄帝为五帝之一,声高位显,岐伯为黄帝之臣,后世称“岐黄之术”,将岐伯名列黄帝之前,显然于礼不符。此理推之,则《内经》所托名者,乃黄帝也,岐伯才是《内经》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的最初构建者。故《难经注疏》、《皇汉医学》均言,《内经》乃“昔者岐伯以授黄帝”,中医学之创立,岐伯功高千古。另,具有关史志书目记载,岐伯的其他著作还有8种:1.《黄帝岐伯**》十卷(载《汉书•艺文志》);2.《岐伯经》十卷(载《隋书•经籍志》);3.《岐伯灸经》一卷(载《新唐书•艺文志》;4.《岐伯针经》一卷(载《宋史•艺文志》);5.《黄帝岐伯针论》二卷(载《通志•艺文略》);6.《岐伯精藏论》一卷(载《通志•艺文略》);7.《黄帝岐伯论针灸要诀》一卷(载《崇文总目》);8.《岐伯五藏论》(载《竹堂书目》)。以上诸书皆佚。甘肃古代名医** 皇甫谧皇甫谧(215~282),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谧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始于学。博综典籍百家之言。四十岁,叔父有子既冠,丧所生后母,遂还本宗;四十二岁前后得风痹症,继错服“寒石散”,几欲“叩刃**”。自此习览经方,潜心医学,始撰《针灸甲乙经》;四十六岁,魏相司马昭下诏征聘,不仕;五十一至五十三岁时,晋武帝两度诏逼,不仕;五十四岁时,又举贤良方正,不起,自表就帝借书,武帝送书—车;六十—岁时,帝又诏封为太子中庶、议郎、著作郎等,皆不应,著《笃终论》;六十八岁时,《黄帝针灸甲乙经》刊发经世,皇甫谧在张鳌坡去世,俭礼薄葬于塬边,世人称之为“皇甫冢子”。(参考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之《皇甫谧传》,民万历十三年修、二十五年刻本抄本《安定县志》七卷) 皇甫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除文史著作外,医学方面主要有《针灸甲乙经》十二卷、《依诸方撰》一卷(载《隋志·医方》,已佚。)《寒食散方》二卷(载《隋志·医方》,已佚。)《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最早将针灸学理论与腧穴学相结合的一部著作。是皇甫谧在结合自己针灸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的原则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中之有关针灸学内容等分类合编而成。因此,《针灸甲乙经》在保存古代重要的医学文献,特别是弘扬《内经》学术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针灸理论与腧穴理论的紧密结合则大大推进了针灸治疗理论和技术的提高,对后世针灸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甘肃古代名医之三 封衡封衡,东汉,字君达,陇西人。幼学道,通老庄学,勤访真诀。初服黄连五十年,后入鸟鼠山采药。又服术百余年,还乡里,如二十许人。闻有病者,识与不识,便以腰间竹管中药与之,或下针,应手立愈。爱啬精气,不极视大言,凡图籍传记无不习诵。后遇鲁女生,授还丹诀及五岳真形图,遂周游天下。常跨一青牛,人莫知其名,因号青牛道士。魏武帝问其养性大略,衡曰: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勿过极,少勿过虚。去肥浓,节酸咸,减思虑,损喜怒,除驰逐,慎房室,则几于道矣。授曹操以气功养身之术。曹依法习练, 收效显著, 大喜, 乃召见封衡, 欲留朝中任职, 衡坚辞不受;又以重金相赠, 衡亦婉谢之,跨青牛飘然而去。曹叹曰 :“封衡乃神医也 !” 后人评曰“陇上医圣是封衡”。著《容成养气术》《灵宝卫生巾》《墨隐形法》。度百余年而卒。(参考南宋·陈葆光《三洞群仙录》卷十五,光绪十五年《重纂秦州直隶州新志》卷二十四《附考三·方技》)封衡精老庄之学,善医药、针灸。 著有《容成养气术》十二卷(散佚)、《灵宝卫生巾》一卷(散佚)、《墨隐形法》一篇(散佚)。为祖国养性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甘肃古代名医之四 吴禔吴禔,宋,昭武(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人,太学生,著《圣济经注》(参考《中国医学大辞典》)。医著:《圣济经注》十卷(清光绪二年丙子归安陆心源刻十万卷楼从书本,现藏国家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等)《圣济经注》,原书题《圣济经·宋·辟雍生昭武吴禔注》。《圣济经》乃徽宗皇帝敕编《圣济总录》时亲自撰写,以阐发《内经》《道德经》之奥旨。政和八年(1l18年)颁其经于两学,敕内外学校课试命题。吴氏为之注解,要言不烦,文浅意深,言近旨远。其间虽以理学附会医学,但亦有精华之处。如卷八之《卫生篇》、卷九之《药理篇》均是最早明确提出“卫生”、“药理”理论的文献之一。而且率先把北齐徐之才的“药对十种”演绎成“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用作药物和方剂的分类,对后世药剂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而有关阴阳、运气、摄生、慈幼等篇章均具言之有理,被喻为“读素问之阶梯,医者之圭臬”。正如《郑堂读书记》所说:“吴氏之注,为当时试题进讲二者所作,亦必承诏撰述。……所注极为详赡,非深通医术者不能作,亦可谓当时之上士矣。”(参考道光十五年《重纂福建通志》卷七十九《经籍》)甘肃古代十大名医之五 张好问张好问,明朝,字希明。其先高邮人。始祖仁,以医事韩,遂家平凉。好问尤精承祖业,常不拘泥于古方,唯审病源,弗问贫富。官为良医正,诊视神验。所拯治甚众不胜述也。多髯,善持论,世号髯张,年七十余,然好饮䙶醪,以是弗子。以其弟好古遗腹子治安为后。好问授徒遍城中,庐镇刘廷琮为最良。(参见嘉靖三十九年《平凉府志》卷二《府志·第三十九页接五十九页》)“方夏有伤寒者,其类疟,众医治以清暑之剂。好问曰:南方湿热,应以清之平;平凉地寒而干燥,冬有积寒,遇夏伏阴为害,饮以附子理中立愈。总兵赵文,咯血兼鼻衄下甚剧。好问以黄葵根裹耳,饮以犀角、地黄、大小蓟、藕根汤遂愈。某参将牙疳,股肿青,众弗识。好问曰:‘此青股牙疳也。’乃饮以芜菁根,且敷之,旬日愈。嘉靖戊子冬,时春为刑部主事,请假送先子归平凉,得寒疾。众曰: ‘少年或好内遇寒,宜附子且灸艾’。好问曰:‘是好强力,减服被寒,且不药自汗’。贵在好问勿妄投药也,已而汗愈。暇则开医书,有益者采取,舛者辨正,类集为《张氏医精》。另著《太素集》《时巢鉴》等书,皆散佚。(参考嘉靖三十九年《平凉府志》卷二《府志·第三十九页接五十九页》)甘肃古代名医之六 石坚石坚(?~1743),字碧天,号太朴,本城人。精医术,性仁慈耐烦冗,人或延之,风雨无所阻。虽极贫家及险症,均不辞艰瘁,务思有以生之后而已。生平著有《鸿宝堂医案》一书,独出心裁,方多验。高邑医学家宗之若宝,然亦可想见其学矣。一日骑驴行,见道旁有人僵卧,气息奄奄,欲诊治之,下驴省视,则一路尸,气似绝。太朴抚摸,久之,思欲生之。适县署捕役过,瞥见路尸,谓朴致死。迨赴案,县令某失察,刑吓、谬定谳,指为真犯械省,系皋兰县狱中,候覆审。会大府某公子疾作,群医俱束手。事为太朴闻知,强促狱卒以告县令,曰可愈之。制府如其言付之。服药一、二剂,遂大愈。因以白其冤,昭雪出狱,而太朴之令名遂噪兰垣矣。晚年术益精,凡危症得太朴方则效,活人无算。乾隆八年以疾卒于家。经分守陕甘秦公赠“函关紫气”匾额一方,存于家。(参考民国十四年《新纂高台县志》卷五《人物·方术》)医著:《鸿宝堂医案》甘肃古代名医之七 刘一明刘一明(1734~1821)为清代著名内丹家。号悟元子,别号素朴散人。山西平阳府曲沃县人。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其所著《会心集》自述云:年十七(1750),身患重病,百药不效。次年赴甘肃南安养病,愈医愈重,喜遇真人赐方,沉疴尽除。十九岁外游访道。二十二岁在榆中(今属甘肃)遇龛谷老人授以内丹秘诀,遂师之。此后,为求参证,居京师四年,河南二年,尧都一年,西秦(今甘肃靖远县)三年,来往不定者四年。十三年间,三教经书,无不细玩。然于疑难处,总未释然。乾隆三十七年,复游汉上,又遇仙留丈人,经其指点,十三年疑团始被解释云云。后半生一直隐居甘肃榆中县栖云山、兴隆山修道,设坛传教,著书立说,成为晋、陕、甘、宁一带颇具影响之全真龙门派道士。也是当时甘肃最具影响的医家之一。并创办了栖云山刻坊进行刻版印刷,成为甘肃刊刻古籍最多的刻坊之一。(参考任继愈《中国道教史》,1989,上海人民出版社)医著有:1.《眼科启蒙》四卷(清嘉庆22年丁丑甘肃榆中栖云山刻本,现藏甘肃省图书馆)刘氏以精通眼科而著称。《眼科启蒙》是在明代眼科专著《审视瑶函》的基础上,按照“删繁为简,集乱为整,可录者录之,不可录者去之”的原则整理而成,共分4卷。在该书卷首《眼科启蒙·序》中,刘氏首先强调了眼为人身之至宝,接着对眼病治疗原则及《审视瑶函》的优缺点进行了辨析。在第二、三、四卷中,刘氏深刻而简明地阐述了眼病外障七十二症及内障三十六症的名称、症状、病因病机及治疗方药,许多医方至今仍运用于眼科。此外,他还介绍了钩割胬肉、蚬肉的手法,金针拔内障法及眼科针灸要穴,这对于我们研究古代眼病手术方法及**疗法均有重要的意义。2.《经验奇方》二卷(清嘉庆22年丁丑甘肃榆中栖云山刻本,现藏甘肃省图书馆、甘肃中医学院图书馆)《经验奇方》是一部内、外、妇、儿科的综合性专著,在每一疾病门类之后,首先以概述的形式介绍该病的主要特点及病因病机,其次论述治疗该病的主要方药。在刘氏形式多样的方药中,既有前代著名医家之名方,又有刘氏自制之验方,对于不同病症,出现相同病机时,则治法相同;而同一病症,病机不同,则治法各异,充分反映了刘氏对中医学中异病同治、同病异治运用的灵活性。3.《经验杂方》(清嘉庆25年庚辰刻本,现藏甘肃省图书馆)《经验杂方》是刘氏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对前代名医医方的具体应用与创新,这些医方大都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临床疗效确切,颇值得推广应用。         4.《杂疫证治》二卷(清嘉庆25年庚辰刻本,现藏甘肃省图书馆)除医书外,刘氏还有《三易注略》《道德经要义》《修真九要》《参同契直指》《阴符经注》《金刚经解目》《栖云笔记》和《会心集》等20余部道家著述。甘肃古代名医之八 张振濯张振濯,字仲婴,清•嘉庆十八年举人,品端行洁,学有根底。官周至教谕,卒于官。濯素精岐黄,从之游者,率成名以去。子,佶。拔贡生。能读父书,传其学。(参考民国《皋兰县新志》之《略传十二·文化上艺术类》,民国六年石印光绪十八年《重修皋兰县志》卷二十三之《人物》)医著:《易医集》一卷;《痘疹管见》一卷。(清咸丰11年辛酉刻本三义堂藏板,现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甘肃古代名医之九 陈至义陈至义(1781~1843),字宜亭,号椿山,武山县洛门大柳树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中医世家,陈至义平生精通儒术而尤工医学,妙有神契。临床医方用药,变通机要,所悟恒在古方书外。是陈氏家族在中医方面之集大成者。陈乐善好施,曾设万全草堂,赈济贫病,时人呼之为“陈佛爷”。“宜亭好读书,髫年入泮,即补增广生不第,业精卢扁,求方问病者,日集其门” 。足见其医术之精湛,品性之高洁。自陈至义至今,陈氏医术已传承六代。第二代为陈至义的第二子陈裕,第五子陈恭;第三代为其孙陈廷珍;第四代为其曾孙陈子廉;第五代为其玄孙陈筮豫;第六代为筮豫之子陈必敬。(参考《甘肃通志》)甘肃古代名医之十 杨维仁杨维仁,字伯廉。为县医学训科。幼嗜医术,弱冠南游江浙访师,得吴江徐大椿《医书》六种以归。后师事古浪李资深,复得钱塘张志聪所注《素问》《灵枢》《伤寒论》及《本草崇原》等书。潜心体究,至忘寝食,故诊病洞见本原,无不应期奏效。生平论述最富,皆能发前人所未发。晚尤好《易》,著有《周易汇参》《伤寒体注》《医学阶梯》等书。按:《皋兰县志》载县医学训科杨维仁,维仁孙发甲,为同治间人,想资深必为嘉、道时人矣。(参考民国六年石印光绪十八年《重修皋兰县志》卷二十七《杂传·技艺》)医著:1.《伤寒体注》十卷。其书分论注、体注,共两截。论注系隐庵张子辨析群讹。以《内经》解论之作也,是为下截;其上截伯廉《体注》**之作也。其总旨自文按驳,亦如儒者《四书体注》之式也。
2.《医学阶梯》十二卷。其自序云:《医学阶梯》者,余小子自课之集也。自课而云阶梯者,以明由是而学步也。盖余自拜师授业后,尝恨少未读书,兼之资性极拙,每苦读经论,而不能记解。欲强记解之法,凡有所疑,必求至于不疑,不疑必求至于疑,年来手抄笔录,略有几卷。今欲缮存,恍然悟曰,医非得经论真传,不可以为之学;既得,不熟读讲解,不可以为之学;既讲解,不虚心揣摩,不可以为之学;既心领,不能辨别群讹,不可以为之学;既辨别,不温故知新,不可以为之学。惜余悟之迟,以致蹉跎日月。余老矣,徒悔无补,焉知后学或不能无余之悔也。于是不揣鄙陋,备集余之学步。虽取笑于大方,然于引蒙,不无小补。阅者如或谓言不诬,即早从《灵枢》《素问》《金匮》《伤寒》等经,循序用功。将来之升堂入室,更胜余之学步矣。(参考民国《皋兰县新志》《略论十二·文化上·艺术类》甘肃古代名医之十一 甘顶田甘顶田,字子明,学名映庚,1862—1899,甘肃皋兰人,清廷西北名将甘汝霖之三子。少年聪慧,敏而好学,通经史,明星象,研哲理,善书法,尤精医术。十四岁考为兰州府增生。兰山、五泉书院月试,屡列前茅,深得翰林张林炎、刘尔炘赏识。酷痴于岐黄大技,翻阅古籍病案,潜心钻研。先后拜诸多名医为师,先祖谦逊多礼,深得诸师喜爱,大多倾囊而授。搜集整理了大量民间验方,结合西北高寒地区疾病病理特点,因地、因时制宜,独创适宜西北地区的行之有效的理、法、方、药。对流行时疫、伤寒、温病等治愈率较高,对内、儿、妇、金创外科等疑难杂症有相当的造诣。行医于城乡之间,活人无数,名声鹊起,医名远播。拯含灵于危困,积德行善,时人称甘善人。求治者络绎不绝,门庭若市。因民众举荐,遂被[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gfu任聘为甘肃官医局局长。同榜秀才名医关子廉为副局长(陇上名医甘惠廷之师)(见甘肃文史资料,皋兰县志)。甘子明行医以来,注重医德修养,留下祖训:“医者,佛也,无佛心仁慈、无大悲恻隐,无舍身济世、愧医也。”先祖生逢乱世,一生勤苦,逢病家相求,行走于山野,救助孤苦羸弱。经年累月,忙于医务,逢瘟疫流行,破家救荒,不惜性命,为乡民诊治,不幸染疾,积劳成疾,皇天不佑,医星陨落,时年三十九,卒于任所。各界同悲,送葬乡民延绵数十里,至今仍有乡民供奉甘公牌位,以示感怀。甘公子明一生临证心得,手记、医案、医论等,所著颇丰,藏书亦多,常有医学同道,切磋商榷。然而兵马战乱、匪祸盗贼,十年浩劫导致大部分遗失毁坏,令后辈痛惜不已。残存少量手记、医方、医案、论著,后辈整理成册,做成图片以供同道观摩。【学术思想】    因历史久远,后辈整理其残存遗书、手记、医论等,并根据老人回忆,汇总一些独特的医学思想,挂一漏万,仅供参考。一、精研五运六气理论,运用于治未病的医学思想。甘肃常年干旱、饥荒、瘟疫盛行,民众大多生活贫困、身体羸弱、每逢瘟疫,无良医良药,死伤无数,哀嚎遍野。所以,预防瘟疫、制止流行、治疗瘟疫则是当时医家的首要任务。甘子明担当甘肃官医局局长,自然首当其冲。根据遗留病案手记分析,每遇灾年,根据五运六气理论,推断**状况,穷其病源,制定预防方药,下发各县区,以防蔓延流行,祸患百姓。二、百病生于气,顾护脾胃,为治病首要。甘子明依据西北干旱高寒等地域特点,依据四时节气变化,创立了独特的适宜本区域的理、法、方、药。他认为,西北高寒,天生阳虚,阴不足,故而治疗方面偏于温热滋补之法,尤以顾护脾胃为要。从整理的方药中,几乎方方可见健脾开胃之品。三、善用甘肃道地药材,多以单味、小方之剂型。对甘肃道地药材黄芪、川芎、红景天、锁阳等有独特的应用的方式,以及特有的中医辨证思路。应用在治疗心悸怔仲、虚劳等方面。擅长用小方治百病,其中有很多独特的辨证思想,正在整理中。四、外科金创、痈疽疮疡,留有丸散膏药秘方。甘肃地贫民穷,往往外伤、痈疽疮疡不能延医。大多外伤感染无法控制,高烧而亡。甘公自制很多丸散膏药,如:赶毒散、驱脓膏、破脓膏、生肌散、五柳透毒膏、清热败毒散、等等。五、注重针灸推拿正骨手法辨治,推崇外治。甘公认为,药皆有偏性,人参亦可杀人。对于疾病的认识上,先八纲辨证,分清虚实、轻重、缓急。例如:针对胃脘痛证,辨明虚实后,多采用针灸手法治疗。尽可能少用药物内服。估计后辈分析,多由于患者贫穷所致。但是,在实践中,也总结出了一整套手法,针法,可惜后代继承不多,大多失传。仅存一手书,残缺不全(附图)六、预防春瘟、暑湿、秋痢、寒哮等、皆有良方。甘公针对不同季节的流行疾病,分别作出不同的方剂、熏剂、吸入剂等,如预防春瘟的“雷公避瘟散”“止痢散”“定喘丹”等等,往往是广为散发,尤以“雷公避瘟散”(鼻腔吸入给药)最为著名。“非典”时期,作为中医世家,后辈曾广为无偿散发,预防感冒、瘟疫甚佳。总之,先辈历史久远,很多方药遗失严重,总结支离破碎,先后请老人回忆、查阅史料、分析手记、病案、著作所得。部分内容为家传,不易外露。之所以上报[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只是为不埋没先辈从医之经历,至于是否评定,恳请各位中医专家、各位领导定夺。

zcmxan 发表于 2016-6-15 19:59

好,长见识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甘肃古代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