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309|回复: 1

[你言我语] 【智囊团】李广生:当孩子们异口同声时,课堂上最可怕的事情就发生了【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5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智囊团】李广生:当孩子们异口同声时,课堂上最可怕的事情就发生了

■李广生 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

那一节小学语文课,学习《田忌赛马》这篇课文。快结束时,老师问孩子们:田忌是个什么样的人?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有智慧的人。

我忽然意识到,课堂上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在我看来,课堂上最可怕的事情是异口同声。哪怕正确答案,由孩子们的小嘴一起喊出来,脸上洋溢着快乐的表情,我也会感到某种不安——这洪亮的声音和快乐的表情后面,是否隐藏着某种东西?是否有些非常宝贵的东西,被遮蔽、掩盖,甚至被扼杀?

有的教师喜欢听到异口同声的回答,回应以满意的微笑,有的学生也喜欢和别人一起,异口同声地回答问题。异口同声通常会换来皆大欢喜,可怕何在?

异口同声是一种“安全”的声音,对也好、错也罢,都无所谓、没有风险——因为大家都这么说,即便错了,也不是某一个人的错。对教师来说,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出正确答案,则意味着自己的教学很成功,所以很满意。由此可见,异口同声掩盖了责任,思考的责任,与之相伴的是人云亦云,***思考和个性表达的缺失。

另一方面,它也掩盖了事实,学生真的都懂了吗?——也许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是“滥竽充数”。这就是它的可怕之处。

更可怕的是,打破这一和谐局面的质疑的声音因此被视为另类或遭到排斥,创新的萌芽因此被扼杀。这样一种“安全”的状态极容易催生惰性,它们是惰性的温床。异口同声发出的音量很大,但就本质而言,它们是“靡靡之音”,是催眠曲,让思维沉睡、灵感暗淡。

有没有比异口同声更可怕的事情?

有!

dd0e097251b94c6b8ba72d0399b307f3.jpeg

教师热衷追求异口同声,孩子们就会“爱”上异口同声

那就是对异口同声的习惯。习惯了异口同声,习惯成自然乃至于麻木,会扭曲课堂的价值追求,误以为课堂只是“解惑”的地方,而忽视对质疑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因此认为获得比探索更有乐趣。对未知的探索是唯一一扇通向未来的门,质疑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异口同声将导致我们永远徘徊在门外。满足于对已知的获得,将导致孩子安于现状。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一旦习惯了异口同声,许多孩子不仅会放弃思考,而且会选择屈服,在人云亦云中被裹挟着随波逐流。在强大的习惯面前,他们会主动放弃用思考证明自己的存在、用思想证明自己的价值。这习惯像一道无形的枷锁,禁锢着孩子的思维,可能会伴随他们的一生。

比习惯于异口同声更可怕的是什么?是对异口同声的热衷。达成共识能够让教师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一节课即将结束之际,孩子们依然争论不休,依然没有异口同声地喊出结论,教师便有些担忧,是不是自己没有讲明白?如果这个时候某个孩子突然提出质疑,甚至会让某些教师恼怒,把不满撒到他的头上。

教师热衷追求异口同声,孩子们就会“爱”上异口同声。这种由“爱”而生的力量要比习惯的力量更加顽固,对思维的禁锢更加厉害。如果说习惯于异口同声是给思维戴上枷锁,那么热衷于异口同声则是在心灵埋下羁绊。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引发学习真实发生的开关,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质疑,就没有学习。课堂上此起彼伏的异口同声,是学习的假象——学习并未真实的发生,或是发生的不是真实的学习。

站在讲台上,教师问学生:“是不是这样?”下面异口同声的回答:“是!”这真的意味着他们学了、并学会了吗?实际上很多孩子是习惯性的、应激性的、跟着别人不假思索的回答。如果此时你换个口气再问他们:“真的是这样吗?”下面地回答还是异口同声的,但结果可能截然相反。他们用这种方式逃避学的责任,掩盖学的敷衍。

减少集体应答的次数,让学生知道问题面向大家,答案属于个人

如何避免课堂上出现异口同声?最直接的办法是:不给异口同声创造机会,不让异口同声发出的洪亮的声音成为课堂的一道风景。

减少集体应答的次数,让孩子们知道,问题是面向大家的,答案却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尊重并认真对待每个人的答案,耐心倾听他们做出的解释。对于答案背后的思维过程的澄清是必不可少的,追问是较为有效的办法。答案可能是相同的,个性化的思维过程,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角度,也许就隐藏在相同的答案的背后。不仅仅关注结果,不仅仅追求正确,异口同声将失去存在的土壤。

教师的态度从来都是课堂的***,引导着学习的方向。减少对异口同声的热情,教师做到这一点,孩子们就会减少不假思索的回答。什么样的答案才是好的答案,当学生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时,教师的神态是怎么样的,学生的答案出现错误时,教师是怎么做的,这些细节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的思考。教师必须要承认这一点:你的所作所为逃不过学生的眼睛,就连你面部的细微变化,他们也能及时准确的捕捉到。“我到底喜不喜欢异口同声?”“我到底需不需要用异口同声证明自己的教学效果?”这个问题教师要认真的问一下自己。

不要表扬与鼓励混为一谈

直接指向事件本身的评价,远比表扬或鼓励更有价值。

在《正面管教》一书中,作者区别了表扬与鼓励的作用,提醒教师和家长,不要把表扬和鼓励混为一谈,不要用表扬替代鼓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已经遭到不少人的质疑。鼓励就是最好的办法吗?也不尽然。

表扬和鼓励共同的局限性在于对孩子施加外部驱动。表扬通常是针对人,鼓励通常是针对行为。例如,一个孩子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说“你真棒!”这是表扬,表扬他这个人;教师说“你真善于思考!”这是鼓励,鼓励思考这种行为。这还不够,还需要再深入一步。如何才算是善于思考呢?如何引导这个孩子更加善于思考?如何启发其他孩子也善于思考?

教师说“他从相反的一面进行思考,得出这个结论,非常值得探讨。”这就是直接指向事件本身的评价,把“思考”这种行为转化为一种事件,并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它既不是表扬,也不是鼓励,但揭示了思考的方向、指出了思考的价值,对其他孩子来说更有启发。他们可能会想,既然他可以从相反的一面去思考,那我能不能再从其他方面进行思考呢?这样一来,异口同声就被个性化的思考所取代,课堂上就会出现更多的不一样的声音。

寻找“持不同政见者”,让他们开口说话,让“持不同政见者”不仅拥有机会,而且拥有尊严,课堂上异口同声的现象就会逐步减少。教师一味的要求或鼓励孩子们发出不同的声音,总是显得干巴巴的力不从心。特别是面对习惯了异口同声的孩子,教师会觉得无计可施,怎么也点亮不了他们思想的火花。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发现并培养几个“持不同政见者”,让孩子开口说话,让孩子影响孩子,让孩子激发孩子。

他们的出现就像是往平静的湖面投下几颗石子,即便翻不起浪花,也能激起层层涟漪。打破沉静之后,也许会出现你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旦出现僵局,似乎唯有异口同声时,千万不要着急,不要急着引导、启发。搞不好就变成逼着孩子说假话、说胡话。此时,你的眼前要冒出一张面孔,脑海出现一个名字,你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他,叫出他的名字,说:“下面,我们听听张三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异口同声会阻碍学习、遏制创新、养成惰性,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更可怕的是习惯并热衷于异口同声。因此,“生命课堂”提出建设“有质疑的课堂”。

编辑:校长会(xiaozhangclub)

来源:微信公号“教育人生”,已获得原创作者授权。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于 2017-9-8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走上社会就知道了,领导最喜欢异口同声,如果孩子在学校里不学会的话,走上社会就要吃苦头了,这怎么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3-28 19:5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