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5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护理管理] 核对患者身份患者不配合 护士怎么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7-8-10 1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实施治疗前确认病人身份,当护士遇到患者的不配合,我们该怎么办?
话题一、
护士香香:我室友实习时在病房给病人换药,那个病人在床上玩手机。我室友喊了两遍名字,他一开始不理,后来一**从床上坐起来,指着我说:你今天给药换错了试试?!还有这么不讲理的人,也真是醉了,真想立即收拾东西出来!
话题二
繁华如梦:有一次输液的时候,面带微笑的问:您是12床李某某吗?老太太瞪了我一眼,就是不说话,我以为老太太没有听见,又问了几遍,正准备去找家属,老太太一语惊人:叫什么啊,我这么大年纪了,都不知道叫奶奶,一点也不懂事……
点评
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面对的病人形形{BANNED},并不是每个病人和家属都能顺利配合医疗护理工作中的核对工作,护理人员对于这一点,头脑中要有清醒的认识。
给药前请患者或家属参与核查,确认无误后再执行给药,一直都是临床医护人员采取的识别患者身份方式。对此,国家卫计委于2014 年 5 月 1 日正式实施发布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WS/T433-2013)》,从政策层面为临床护士的护理工作提供了指引: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上的“身份识别”。
护理人员如何进行患者身份识别?
至少两种标识认定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患者由至少两种标识认定,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房间号。不得采用条码扫描等信息识别技术作为唯一识别方法。
1. 实施输液治疗前: 至少应使用两种确认病人身份的方法,如姓名、病案号、身份证号等,不准单独使用病人房间号、床号或特定区域代码来识别患者。
2. 执行操作时:「核对腕带信息」及「患者说出姓名」形式进行患者确认。
主动邀请患者参与查对  核对身份时,请病人说出自己的姓名和生日。待病人或家属回答后,住院病人再核对手腕带,门诊病人再核对医保卡或就诊卡上的信息。 这一举措适用于无PDA、未建立移动护士站,完全靠人工核对的基层医院。
   请患者家属参与查对  对意识不清或无法沟通的病人可请家属说出病人的姓名和生日,待病人或家属回答后,住院病人再核对手腕带,门诊病人再核对医保卡或就诊卡上的信息。
特殊患者应对策略 对意识不清或无法沟通的病人又无家属陪同时,必须加强使用其他方式进行病人辨识。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对手术、传染病、药物过敏、精神病人、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的身份识别,除腕带外,还应有如指纹、床头卡、照片等其他身份识别方式,以确保正确识别特殊患者身份。
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的患者和家属都能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从而顺利完成治疗前的核对,确认患者的身份,但像上述话题中,患者不配合护理人员核对的现实情景,时有发生。
面对这种病人,护理管理层面该如何跟进?
跟进应急预案    科室制定出应对这种病人的应急预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病人或家属对护士的核对工作不配合的情况下,当事护士可退出、回避,由护理带教或上一级护理人员、护士长出面应对,转移、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防范关口前移  就诊前获取正确的患者身份并核实,尽量避免将身份信息容易混淆的患者置于同一诊疗单元中。使用开放式问题识别患者身份,避免使用“是”、“否”等被动确认的方式。
管理给予支持   加强对患者识别工作的重视,护理管理者应当在该项工作中给予支持。有具体的管理应对举措,如,同一医疗机构包括分院等应建立统一、简单的患者识别制度及程序。
落实核心制度   评估并消除可能导致患者识别错误的人为因素。要求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并要求急诊、ICU、产房、新生儿室等进行患者交接时,除至少交接两种患者身份信息外,还应交接其他特定身份信息。
增进医患沟通   教导护理人员要在工作中做好护患沟通,做通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鼓励其参与患者识别工作,使其知晓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并在出现错误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源自中国护理管理)

10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0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0 02:3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