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412|回复: 1

[资料资源] 眩晕探讨(1)耳石症侧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7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xzp_dragon 于 2017-1-7 12:32 编辑

耳石症侧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前庭-眼反射机制

左耳

右耳
图1:人耳半规管的正常解剖示意图,双耳有3对,共计6个半规管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试验(Dix-Hallpike和Roller试验)诱发出眩晕及其眼震的形式对耳石症的侧别进行大体的判断。通过眼震的观察,一方面可以确诊耳石症;另一方面可以判断发病的耳别及累及的半规管。耳石症表现出的眼震形式主要包括:水平向左、向右,顺钟向向地性或离地性,逆钟向向地性或离地性。本期内容,我们主要从前庭-眼反射的机制,来进一步为大家解析不同半规管的耳石症是如何诱发出具有特征性的眼震形式的。

一、前庭-眼反射的定义(Vestibulo-ocular reflexes,VOR)
前庭-眼反射,是指当**前庭外周器官(半规管和耳石器)后,如下图2所示,引起前庭神经兴奋,兴奋的电活动信号传递至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核通过交叉性或非交叉性的纤维,经同侧和对侧的内侧纵束,投射到外展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和动眼神经核,引起其所支配的眼肌运动,从而出现相应的眼球运动,即眼震;如下图2所示。

图2:前庭-眼反射的解剖示意图。半规管和耳石器受**,兴奋后,通过前庭上和前庭下神经,传递至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核团进一步将这种兴奋性信号通过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传递至眼神经核,引起所支配的眼肌运动,从而出现相应的眼球运动,即眼震。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眼外肌的解剖及其受**兴奋后,是如何进一步引起相应的眼球运动的。
二、眼外肌的解剖及其引发的眼球运动
人体每一侧眼球均有6对眼外肌,来维持眼球的正常运动;包括上直肌、下直肌、外直肌、内直肌、上斜肌和下斜肌,如图3所示。

图3: 眼球的解剖示意图。不同的眼肌运动,出现不同的眼球运动形式
各眼肌受**,兴奋后,所引起的眼球运动是不一样的。当内直肌受**时,眼球向内眦部移动;外直肌受**时,眼球向外侧移动,如下图4;当上直肌受**时,眼球呈上转、内旋、内转运动,即上跳性---逆钟向运动,如下图5示;下直肌受**时,眼球呈下转、外旋、内转运动,即下跳性,顺钟向运动;如图6所示。

图4:内直肌和外直肌运动
眼球表现为上跳性---逆眼球分别水平向内眦部和向外眦部运动

图5:右侧眼球上直肌运动,眼球表现为上跳性---逆钟向

图6:下直肌运动,眼球表现为下跳性,顺钟向运动
当上斜肌受**时,眼球呈内旋、下转、外转运动,即下跳性,逆钟向运动,如图7所示;当下斜肌受**时,眼球呈外旋、上转、外转运动,即上跳性,顺钟向运动,如图8所示;

图7:上斜肌运动,眼球表现为下跳性,逆钟向运动

图8:下斜肌运动,眼球表现为上跳性,顺钟向运动
6对眼外肌的运动是相互拮抗和相互偶联,共同维持眼球的运动,根据Sherrington 法则,同侧的内外直肌、同侧上下直肌、以及同侧上下斜肌相互拮抗;即当同侧的内直肌运动时,同侧的外直肌会出现一个相反的运动,从而维持眼球在一个适当的位置。同时根据Hering 法则,左侧内直肌,与右侧外直肌相互偶联;左侧上斜肌与对侧下直肌相互偶联;左侧下斜肌与对侧上直肌相互偶联;相互偶联的眼外肌可以使眼球获得最大化的运动,从而保持视野的足够开阔。
耳石症主要是因为脱落的耳石颗粒滑落至相应的半规管内,导致半规管内的淋巴液相对运动,从而引发了支配半规管的前庭神经兴奋,兴奋的电活动信号,通过前庭上神经和前庭下神经传递至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核通过交叉性或非交叉性的纤维,经同侧和对侧的内侧纵束,投射到外展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和动眼神经核,引起其所支配的眼肌运动。那么半规管受**了,是如何诱发其所对应的眼外肌运动,从而出现特征性的眼反射的呢?首先让我们来了解半规管与眼外肌的空间位置关系,如下图9所示。

图9所示:双侧半规管与双侧的眼外肌的空间位置关系
(一)水平半规管耳石症的眼震形式
根据Flouren’s 定律,半规管与相应的眼外肌处在同一平面;如:外半规管与同侧内直肌和对侧外直肌处在同一平面;当同侧的外半规管受**时,将导致同侧的内直肌和对侧的外直肌受兴奋,从而出现相应的眼球运动。因此,当右侧的水平半规管耳石症时,由于引起了同侧(即右侧)的内直肌兴奋,眼球向左水平移动;以此同时,由于对侧的外直肌也同时兴奋,出现水平向左运动,此时眼球首先表现为水平向左的慢相运动;进而出现水平向右的快相运动。由于临床主要根据眼球的快相运动,来评估眼震的方向,因此右侧的水平半规管耳石症时会表现出一个快向向右的水平眼震,如下图10所示。

图10:右侧水平半规管耳石症,导致右侧水平半规管兴奋时,由于右侧水平半规管与同侧内直肌和对侧外直肌处在同一平面;导致右侧的内直肌和左侧的外直肌受兴奋,眼球出现水平向左的慢相运动;进而出现水平向右的快相运动。由于临床主要根据眼球的快相运动,来评估眼震的方向,因此右侧的水平半规管耳石症时会表现出一个快向向右的水平眼震。以此类推,当左侧耳石症时,出现一个水平向左的眼震。
(二)后半规管耳石症的眼震形式
根据Flouren’s 定律,后半规管与同侧上斜肌和对侧下直肌处在同一平面;当同侧的后半规管受**时,将导致同侧的上斜肌和对侧的下直肌受兴奋,从而出现相应的眼球运动。例如:当右侧的后半规管耳石症时,由于引起了同侧(即右侧)的上斜肌兴奋,眼球出现内旋、下转、外转运动;以此同时,由于对侧的下直肌也同时兴奋,下转、外旋、内转的眼球运动,同侧上斜肌和对侧下直肌相互协同,此时眼球首先表现为顺钟向、下跳性的慢相运动;进而眼球出现相反的快相运动,即:逆钟向、上跳性眼震。由于临床主要根据眼球的快相运动,来评估眼震的方向,因此右侧的后半规管耳石症时会表现出我们临床常说的“逆钟向、上跳性”的眼震,如下图11所示。

图11:右侧后半规管耳石症,导致右侧后半规管兴奋时,由于右侧后半规管与同侧上斜肌和对侧下直肌处在同一平面;导致右侧的上斜肌兴奋,眼球呈内旋、下转、外转运动;同时左侧的下直肌受兴奋,同时,由于对侧的下直肌也同时兴奋,眼球呈下转、外旋、内转运动。由于右侧上斜肌和左侧下直肌相互协同,此时眼球首先表现为顺钟向、下跳性的慢相运动;进而出现相反的快相运动,即:逆钟向、上跳性眼震。由于临床主要根据眼球的快相运动,来评估眼震的方向,因此右侧的后半规管耳石症时,表现出我们临床常说的“逆钟向、上跳性”的眼震。相反,如果左侧后半规管出现耳石症时,则出现”顺钟向、上跳性“眼震。

(二)上半规管耳石症的眼震形式
根据Flouren’s 定律,上半规管与同侧上直肌和对侧下斜肌处在同一平面;当同侧的上半规管出现耳石,受**时,将导致同侧的上直肌和对侧的下斜肌受兴奋,从而出现相应的眼球运动。例如:当右侧的上半规管耳石症时,由于引起了同侧(即右侧)的上直肌兴奋,眼球出现上转、内旋、内转运动;以此同时,由于对侧的下斜肌也同时兴奋,出现外旋、上转、外转的眼球运动,由于同侧上直肌和对侧下斜肌相互协同,此时眼球首先表现为顺钟向、上跳性的慢相运动;进而眼球出现相反的快相运动,即:逆钟向、下跳性眼震(与后半规管的上跳性眼震相反)。由于临床主要根据眼球的快相运动,来评估眼震的方向,因此右侧的上半规管耳石症时会表现出我们临床常说的“逆钟向、下跳性”的眼震,如下图12所示。

图12:右侧上半规管耳石症,导致右侧上半规管兴奋时,引起了同侧(即右侧)的上直肌兴奋,眼球出现上转、内旋、内转运动;以此同时,由于对侧的下斜肌也同时兴奋,出现外旋、上转、外转的眼球运动,由于同侧上直肌和对侧下斜肌相互协同,此时眼球首先表现为顺钟向、上跳性的慢相运动;进而眼球出现相反的快相运动,即:逆钟向、下跳性眼震。由于临床主要根据眼球的快相运动,来评估眼震的方向,因此右侧的上半规管耳石症时会表现出我们临床常说的“逆钟向、下跳性”的眼震。
根据前庭-眼反射的机理,当左侧半规管出现耳石症时会出现与右侧方向相反的眼震。图13示例:左侧不同半规管耳石症时出现的眼震示意图。

图13:左侧不同半规管耳石症表现出与右侧相反的眼震形式
总之,熟悉前庭-眼反射的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不同半规管耳石症所表现出来眼震形式,从而更好的鉴别耳石症的发病侧别及受累的半规管,为临床医生选择进一步的耳石复位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
此消息发自iPhone版诊疗助手

15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5朵
发表于 2017-1-7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耳石症侧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此消息发自iPhone版诊疗助手
1483763191.jpg
1483763196.jpg
1483763201.jpg
1483763206.jpg
1483763212.jpg
1483763219.jpg
1483763224.jpg
1483763232.jpg
1483763267.jpg
1483763280.jpg
1483763289.jpg
1483763295.jpg
1483763301.jpg
1483763307.jpg
1483763314.jpg
148376332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3-28 22:0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