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76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早产儿黄疸怎么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6-7-29 1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具有一些特点,概括地说新生儿胆红素形成相对较多,而对胆红素的代谢、排泄功能又较低,所以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一定时期里会发生生理性黄疸,有病时亦容易出现黄疸,而早产儿的黄疸现象比足月的宝宝更加明显,那么早产儿黄疸怎么办呢?
  宝宝黄疸治疗有光照疗法: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及睾丸用黑布遮盖,用单光或双光照射,持续24—48小时,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公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还有酶诱导剂法:常用苯**,剂量:5—6mg/kg/日。
  宝宝的黄疸大多都能自愈,妈妈们给宝宝多喂糖水可使黄疸加快消退,不必治疗。但遇黄疸较严重时应予光疗并作进一步检查,以防夹杂病理性黄疸。
黄疸的类型及治疗方法
湿热型黄疸可见到小儿皮肤黄而鲜明,其色如枯色,伴见发热、烦躁、啼哭、口渴、呕吐、尿黄、便秘等症状,常用茵陈、栀子、大黄、黄芩、车前子、竹茹、陈皮等中药治疗,伴见高热、烦躁喘促,或抽搐、或昏迷,并且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此型—般病情较重,多为核黄疸病人。中成药可灌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汤药可用水牛角、生石膏、炒栀子、黄连、茵陈、菖蒲、大黄、钩藤等药,水煎服。若患儿已昏迷则中药灌不进去时,
可用茵陈、栀子、大黄、甘草煎汤,保留灌肠,一日一次,或采用针灸,西药抢救等办法综合治疗。
  瘀滞型黄疸可见面目及全身发黄,黄色较深且晦暗,并逐渐加重,身体消瘦,饮食减少,大便溏稀,并伴有皮肤出血而见瘀斑瘀点等,中医认为此为热邪深入,伤及脾胃,瘀阻血分,因此治疗要活血化瘀,养肝健脾,中药可用柴胡、赤芍、白芍、当归、桃仁、红花、川芎、佛手、陈皮、茯苓、山药、鸡血藤等药物。
  脾湿型黄疸的小儿皮肤发黄,日久不易退,其色晦暗,面色无华,体质消瘦,乏力纳少,大便溏软,四肢欠温,治疗可用健脾化湿、和中之法,中药可用茵陈、白术、干姜、党参、山药、茯苓、佛手、菖蒲、郁金、焦山楂等,中成药可用健脾丸,地茵合剂等。
黄疸的特点  
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1、在生后2—3天起出现并逐渐加深,在第4—6天为高峰,第2周开始黄疸逐渐减轻。
  2、黄疸有一定限度,其颜色不会呈金黄色。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无明显的黄疸。若抽血测定胆红素,足月儿在黄疸高峰期不超过12毫克/分升,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分升。
  3、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第2周末基本上消退,早产儿黄疸一般在第3周内消退。
  4、小儿体温正常,食欲好,体重渐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有很多原因可使新生儿发生病理性黄疸。有下列表现之一时常揭示黄疸为病理性:
  1、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
  2、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分升;
  3、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
  4、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
  5、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
  有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此外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脑(常称核黄疸),引起死亡或有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所以一旦怀疑小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2# 沙发
发表于 2016-7-31 09:53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很全面,学习了,赞一个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3# 板凳
发表于 2016-8-5 15:29 | 只看该作者
早产儿在喂养方面有什么特殊要求吗?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小于260天)的婴儿。由于早产的宝宝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完善,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也很低,生后常需要先住院观察,等达到出院标准的时候,才可以回家。
      早产儿出院标准是指
① 出生后达到相当于宫内胎龄34周以上,或体重达2000克以上。
② 能自行吸吮乳汁,吸吮与吞咽、呼吸相协调。体重稳定增长,每天20~30克。
③ 在22~24℃的室温下能维持正常体温。
④ 不需吸氧,生命体征稳定,无呼吸暂停发生。各系统无威胁生命的病理情况。22~24℃的室温下能维持正常体温。
⑤ 不需吸氧,生命体征稳定,无呼吸暂停发生。各系统无威胁生命的病理情况。
     在喂养方面,母乳是宝宝的首选。早产妈妈的乳汁中含有丰富的、易于消化和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是早产宝宝的最佳食品。但是,许多早产儿一出生就转入儿科寄养或治疗,与母亲分离,影响了母乳喂养的正常进行。这种情况下,母亲在院外也应该坚持挤奶,让孩子出院后能吃到母乳。当然,如果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予一定量的早产儿配方奶粉,并根据婴儿体格发育检测结果逐步过渡到普通配方奶粉。
  喂奶时要注意正确的喂奶姿势,帮助宝宝含吸住**及乳晕的大部分,这样可以有效地**泌乳反射,使宝宝能够较容易地吃到乳汁;同时注意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气乘虚而入。用奶瓶喂时,也应让奶汁完全充满奶头。喂完奶后,最好让宝宝趴在大人肩上,用手轻拍宝宝后背,拍出嗝来再把宝宝放下。宝宝放下后头最好偏向一侧,这样即便吐奶也不容易呛咳,避免呕吐物吸入气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0 02:0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