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6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例讨论] 老花眼发生的真正原因(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8-22 2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在前几篇文章中谈了对戴近视镜带来的花眼的认识。很多认识和以往人们对花眼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我将人们经常提到的眼睛的调节能力的笼统的提法,变为向近调节能力较为具体的提法。这样就把调节能力的方向性、和它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又发挥怎样的作用很清楚的显现在人们的面前。同时也将向近调节能力和视力的矫正这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显现在人们的面前。正是这两者相互依存、此消彼长的关系,决定着人们戴近视镜的早花与晚花、花与不花的根本原因。这里还应该指出的是:向近调节能力和矫正视力这组矛盾说到底是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看近与看远的矛盾,当看远的能力提高了,即矫正视力提高了,而看近的能力,即向近调节能力就变得相对弱了;反之亦然。从而揭示了戴近视镜带来的花眼是可消除的和可以预防的。
现在的问题是,上述的认识是仅仅局限在戴近视镜的人群,非近视人群是否也包括在内?答案是肯定的,也包括在内。
我们可以这样想象:所有非近视眼的人眼睛里都安有一架内置的、隐形的“望远镜”,(也可以称为“隐形眼镜”)这不是人为的而是天生的。由于“望远镜”的存在,使他们比近视眼的人看得远得多,但在看近的时候由于也是通过“望远镜”来看,这就和戴近视镜的人一样,必须动用其向近调节能力。一旦动用了这种能力,剩下的问题就和戴近视镜出现的问题一模一样,大量的近点视物,特别是阅读书报、使用电脑等,使这种能力经常处于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运转,必然导致衰退,几十年的衰退的积累造成花眼的发生。这样解释非近视人群花眼形成的原因,虽然也说得过去,但总觉得有很多问题没有说透:比如这里的向近调节能力又和什么相关?它到底调节什么?又是如何调节的?为什么花眼的出现,不同的人群早晚不尽相同?等等。所以只有进一步揭示花眼的真正成因,才能把以上问题回答清楚。
花眼发生的原因有许多是深层次的,为了探究这些原因,有必要引进几个新概念。这几个新概念,有的是我在三年前的一篇文章首先提出来的,在这里只是在名称上做些调整;有的是我最近刚想到的。
第一个概念是:主观远视点。实际上就是每个人通过视力表测定的数字。我们可以将这些数字看成离眼睛一定距离的点。数字越大距离眼睛越远,同时也表明看得越远。人们的愿望自然是主观远视点越远越好。
第二个概念是:客观近视点。把人们正常阅读的距离30cm50cm定为客观近视点。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人不光自己在这个距离段看书、读报、用电脑等(以下统称“阅读”),而且一旦发现有的人,特别是中、小学生看书写字姿势不对时,就会这样说:抬起头、坐端正,和书本保持一定距离。这个保持一定的距离,实际上就是用的客观近视点这个标准尺度。当有的人不得不在近于客观近视点(既30公分以内)“阅读”,这是没戴近视镜高度近视眼的特征。当有的人不得不在远于客观近视点(既50公分以外)“阅读”,这是刚刚花眼的特征。(花眼进一步加深就必须戴花镜或摘掉近视镜才能“阅读”)
第三个概念:主观近视点。是指任何一个人在普通光线下(指室内阳光没有直射的情况下),把所阅读的书本由近向远移动,当找到看清与看不清的分界线,这个分界线到眼睛的距离就是此人的主观近视点。主观近视点的好坏是以离客观近视点的远近来衡量的。近于和过于远离客观近视点都是不好的。因为近于客观近视点,就不能在客观近视点内正常的阅读,需要矫正。而过于远离客观近视点,从后面的分析来看,和花眼的发生密切相关。一旦花眼了,同样也不能正常地进行“阅读”了。高度近视眼和一般近视眼的主观近视点很容易测到(不戴近视镜的情况下)。高度近视眼的主观近视点通常在30公分以内,一般近视眼的在30公分以外,并且随着近视度数的降低,主观近视点离眼睛就越远。用书本移动的方法就很难测得非近视眼的主观近视点,这是因为书本越远移,字体变得越小,光线变的越暗,书本上字体和光线又不能做相应的改变。只要字体相应变大、光线变亮,同样能测出他们的主观近视点,并能测到主观远视点越远,主观近视点越远。
第四个概念是:视力线。两点成一线,将每个人的主观远视点和主观近视点连成一线,就是该人的视力线。视力线离眼睛远近就能够衡量每个人看近看远的综合能力。很明显一个人的视力线离眼睛越远,看远的能力越强,看近的能力越弱,也就是年纪大了容易花眼;反之视力线离眼睛越近,看远的能力越弱,看近的能力越强,也就是年龄大了不容易花眼。
有了以上新概念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探讨人们如何看近、看远、看远看近之间存在何种联系了。
可以通过高度近视眼缓慢矫正过程来了解主观远、近视点的变化情况。一个高度近视眼的人,在视力未矫正前,主观近视点在离眼睛不到30公分处,所以“阅读”就只好在30公分以内进行。假如矫正他的视力,从最低度数一点、一点地增加,可以测到主观远视点不断远移同时,主观近视点也一点、一点的远移,因此他们阅读的书本的距离也由不到30公分处,不断移到30公分、35公分、40公分、50公分。主观远视点远移的同时主观近视点也远移(向近移动也是一样的),实际上是视力线在移动。这一点过去没有人注意到。我在前面文章曾提到过,人们在近视眼矫正时,忽略看近能力的变化,就是指此而言。可以这么说:不知道主观近视点的存在,更不知道主观近视点随主观远视点的移动而移动,是长期不能解开花眼谜团的重要原因。
当主观近视点移到50公分处,和客观近视点重合了。这位高度近视眼在此处获得“阅读”最好的视力线。由过去不得不在客观近视点以近“阅读”,变成和其他人一样可以在客观近视点以内正常“阅读”了。为了简便起见我们把这条视力线称为阅读线。从“阅读”的角度来说,这个视力线不应再向远移动了。可是人们不仅有看近(阅读)的需求,还有看远的需求。而阅读线的主观远视点也就在0.3左右,远没有达到看远的需求,所以近视镜的度数还要增加。这是很矛盾的事情,看近或“阅读”已达最佳位置不需要视力线再远移,而看远的需求又必须远移。这个远移必然使主观近视点远离最好的位置。这个矛盾说到底就是看近和看远的矛盾,这个矛盾可以称为人的视力的现状和变化的最基本的矛盾。上面提到的近视眼矫正过程中出现的向近调节能力和视力矫正的矛盾就是由这个基本矛盾演化而成的。而且这个矛盾将贯穿近视眼的矫正、不花到花眼的全过程;也将贯穿于非近视眼从不花眼到花眼的全过程。
以下我们就重点分析这组矛盾发展和变化。当以上高度近视眼为看得更远而继续增加近视度数,主观近视点自然也向远处移动。这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阅读”的书本等不再随主观近视点的远移而远移,而且此后无论矫正的视力增加多少,主观近视点远移多少,“阅读”的距离始终都停留在50公分以内。不再远移。这就给我们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这样;二是为什么能这样。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比较简单:这是客观的要求。前面我们给客观近视点定义时,就指出几乎所有的人“阅读”时的距离保持在50公分到30公分以内,在这个距离之内阅读属正常,近于、远于这个距离“阅读”属不正常。这就是阅读的距离不再随主观近视点远移而远移的原因。至于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和前面提到的向近调节能力密切相关。向近调节能力的出现,是伴随近视眼的视力矫正出现望远镜的效应和非近视眼固有的“望远镜”的效应而出现的,其作用就是将看远处调节到“阅读”的近处。现在有了主观近视点的概念,向近调节就有了具体的对象。所谓的向近调节实际上就是将远离客观近视点的主观近视点向近移到50公分以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得以在客观近视点内进行“阅读。所以表面上看,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在客观近视点内进行阅读,好像在这方面无差别。实际上是有差别的,差别就在于是否动用向近调节能力,动用这种能力多和少的问题。很显然一个人主观近视点离客观近视点越远,“阅读”时,向近移动的距离越长,动用的向近调节能力就越多,反之亦然。
既然所有的人在“阅读”时必须将每个人的主观近视点移到50公分以近,向近移动的必须的最短距离可以这样计算出来:就是用他的主观近视点的实际距离减50公分所得的距离差。当一个人的向近调节的距离大于和等于这个距离差,“阅读”就不存在问题。非近视眼从年轻到中年一定的年龄段和刚佩戴近视镜的人到中年一定年龄段属这种情况。但是在当今社会中,为了学习、工作、***的需要,近距离的“阅读”每天大量发生,而且这种“阅读”每次持续的时间又很长,必然使向近调节也大量长时间的发生。负荷过重的运转使向近调节能力的衰退成为必然。假如一个人,(戴近视镜的近视眼或非近视眼均可)年轻时的主观近视点测得是70公分,“阅读”时需要移动 的距离差最少为20公分,年轻时完成这个移动不成问题,可是几十年下来,由于向近调节能力衰退的原因,向近移动的距离由远远大于20公分处逐渐降低倒30公分、25公分20公分最后变成向近只能移动15公分,差5公分才能移到50公分以内。为了弥补这个差距,只好将所阅读的书本不得不向50公分外移动5公分,使阅读在55公分处得以进行。这是刚花眼出现的现象。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近点远移。错了,近点远移是现象,本质恰恰相反,是远点(指远离客观近视点的主观近视点)近移的不够,也就是向近移动距离小于必须移动的最小距离差,花眼发生了。之后向近移动的距离进一步缩短,书本向远移动也无济于事,近视眼只好摘掉眼镜来“阅读”;非近视眼只好戴上花镜来“阅读”。由此可见,花眼发生真正的原因,是一个人的主观近视点越远,“阅读”时向近需要移动的距离就越长,向近调节的负荷就容易过重,就容易过早造成眼睛的老化。向近调节能力过早衰退,造成过早花眼。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眼睛越好花眼也早的原因。这里主观近视点离客观近视点过远是主要的、第一位的原因,而眼睛的老化是从属的,第二位的。可是长期以来,人们把眼睛的老化看成第一位的,而且被看成是唯一的原因。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人们对花眼的性质产生了误判,认为老花眼是生理现象,是不可逆转的。我在前面对戴近视镜带来的花眼的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在佩戴近视镜之初把矫正视力降下来和佩戴近视镜后发现花眼的苗头也将矫正视力降下来,都是为了缩短主客观近视点距离差,更好的保护好我们的向近调节能力,使其免于向近调节运行时负荷过重,就能使戴近视镜带来的花眼既可以消除又可以预防。这个结论同样适合非近视眼,我们的结论可以扩展为:只要缩短主观和客观近视点的距离差,保护好向近调节能力,所有的花眼既可以消除也可以预防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分 +1 收起 理由
徐奇俯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14-8-23 06:57 | 只看该作者
有一定的见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19 21:5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