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0688|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研究与训诂] 中医秘密不在阴阳而在控制药量+从张仲景方剂配伍规律谈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4-26 0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医秘密不在阴阳而在控制药量

《黄帝内经·素问》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篇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厚朴大黄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厚朴花
【异名】枳朴大黄汤(《赤水玄珠》卷四)。   
【组成】大黄18克、厚朴15克、枳实9克   
【用法】上三味,以水1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   
【主治】支饮胸满者。

《金匮玉函经衍义》:凡仲景方,多一味,减一药,与分两之更重轻,则异其名,异其治,有如转丸者。若此三味,加芒消则谓之大承气,治内热腹实满之甚;无芒消,则谓之小承气,治内热之微甚;厚朴多,则谓之厚朴三物汤,治热痛而闭。今三味以大黄多,名厚朴大黄汤,而治湿热证。上三药皆治实热而用之。

小承气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大黄12克(酒洗)、厚朴6克(炙,去皮)、枳实9克(大者,炙)   
【用法】上药三味,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功用】轻下热结,除满消痞。   
【主治】伤寒阳明腑实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 腹痞满,舌苔黄,脉滑数,痢疾初起,腹中疠痛,或脘腹 胀满,里急后重者。   
【方论】方中大黄泻热通便,厚朴行气散满,枳实破气消痞,诸药合用,可以轻下热结,除满消痞。   小承气汤 【药物组成】大黄、薄荷、杏仁、蝉蜕、甘草、羌活、天麻、当归、赤芍药、防风。   
【处方来源】《银海精微》卷上。   
【方剂主治】小儿胎风赤烂,小儿眼生翳。

厚朴三物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异名】厚朴汤(《千金翼方》卷十八)。   
【组成】厚朴24克、大黄12克、枳实9克   
【用法】上三味,以水1.2升,先煮厚朴、枳实二味,取500毫升,纳大黄,煮取300毫升,温服100毫升。以利为度。   
【功用】行气除满,去积通便。   
【主治】实热内积,气滞不行,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   
【方论】本方与《伤寒论》小承气汤药味相同,但药量不同。小承气汤意在荡积攻实,故以大黄为君;本方意在行气泄满,则以厚朴为主。方中厚朴行气消满;大黄、枳实泻热导滞。三药相合,使气滞通畅,实积消除,腑气得以通畅,则诸证自解。

大黄
性味:苦,寒。   
归经: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   
功效: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   
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2g;泻下通便,宜后下,不可久煎;或用开水泡渍后取汁饮;研末,0.5-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涂。煎液亦可作灌肠用。大黄生用泻下作用较强,熟用则泻下作用较缓而长于泻火解毒,清利湿热;酒制功擅活血,且善清上焦血分之热;炒炭常用于凉血止血。
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   
如用本品泻下通便,煎服时应后下,或用沸开水泡汁,否则药效会减弱。   
服用大黄后,其色素会从小便或汗腺中排泄,故小便、汗液可以出现黄色。
此外,哺乳妇女服用后,婴儿吮食乳汁,可能引起腹泻,因此授乳妇女不宜服用。
由于本品又能活血行瘀,故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间也必须慎用。
厚朴
性味:苦;辛;性温   
归经:脾经;胃经;大肠经。   
功能: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   
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枳实
性味:苦;辛;寒。归经:脾;胃;肝;心经。
功效主治: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结胸;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或炒热熨。
用药禁忌
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
1.《医学入门》:虚而久病,不可误服。   
2.《本草备要》:孕妇及气虚人忌用。   
3.《得配本草》:大损真元,非邪实者,不可误用。

————热症属阳盛,而与阳有关的近义词:气、上面、表面、皮肤、六腑;
厚朴大黄汤
小承气汤
厚朴三物汤
——上面三付药方都是行气药,说明:热证与行气药是同气相求(物以类聚)的治疗方法;因为气与热皆属阳性。
——热与寒是一对反义词,也是一对阴阳关系。因此,热病用寒药;厚朴、枳实、大黄皆是苦寒药。苦味入心经,心主火,火太过旺则形成热象之症,寒药主收缩,将热症收缩了就不热了。而行气药有快速行动的特征,所以,在不同功效的苦寒药之中,只有行气药的功效最能够体现疗效明显、疗效最快捷!
行气药也有升降只区别,厚朴、枳实、大黄皆是下降之行气之药。
——寒性的药可以让火热之症得到下降——所以,寒制约了热症则火旺之势就得到减弱(病就会治愈。)。由于是心火旺,所以选择苦寒药;如果是肝火旺则选择酸寒药——因为酸味入肝经,所以,酸寒药是泻肝火之症。心火旺者的临床表现于头脑部位发热,而肝火旺则临床表现于四肢热兼心情烦躁以及手舞足动得很异常。

————寒症属阴盛,而与阴有关的近义词:血、下面、里面、筋骨、五脏;

中医的理论有许多概念,这些概念对于初入中医的人而言,觉得很抽象,很玄乎,不明所以。然而,医易同源,学习中医中药必须先掌握易学知识:**。因为在临床实践之中,**既是诊断症证的依据,同时也是指导用药施治的标准。

司外揣内是中医诊断疾病的第一个依据,通过表面的现象——从望诊、问诊、问诊、切诊之中知道身体内部的变化——水火血气的变化(也就是人们常听到的一句话:身体内部的阴阳变化)。

水火是阴阳的消长关系,犹如翘翘板那样彼消此长、此消彼长;而阴阳平衡则是水火都处于等量关系,谁也不比谁多,或者谁也不比谁少。

血气是阴阳互根关系,犹如翘翘板那样上中有下,下中有上,谁也离不开谁——没有上则没有下、没有下则没有上。而阴阳平衡则是血气都是同质状态,谁也不比谁快,谁也不比谁慢。


阳偏盛则热,阴偏盛则寒,阳偏衰则寒,阴偏衰则热。
阳代表头脑上面、阴代表脚足下面;
阳偏盛则头脑感到热,阳偏衰则各部位皮肤出现冰寒。
阴偏盛则脚足感到寒,阴偏衰则出现心情烦躁起来。

掌握(学习)中医文化的最高宗旨:司外揣内、整体审病——辨证施治、以常度变。
1,整体审病:天人合一、脏腑与症状合一;
2,以常度变:比如,正常舌象与异常舌象。
3,司外揣内:通过表面的现象推理出身体内部的阴阳变化。
4,生病的根本原因:同气相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本身有热象再受热邪就开始发病,治疗方法是阴阳平衡:以寒药治疗热症。
5,治疗疾病的规则:
1),阴阳平衡,热病寒治、寒病热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2),以形补形;虚者补虚、实者祛实、表病解表、里病解里。
3),急病先治标、缓病求本治。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
疾病发生的机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区分为病机总纲、基本病机、和具体病机等不同的层次。
病机,是指能够涵盖各类疾病的病机变化,包括阴阳失调和邪正盛衰两方面。阴阳协调平衡则人体无病,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阴阳失调,是任何疾病过程中都必然存在的病理变化,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主要指气机失调和气化失常。人之所有惟气与血,人体内所有的生理活动都是以气机活动和气化过程为基础的,因此,任何具体的生理活动都是气机运动和气化活动的一部分,都可以用气机运动和气化过程加以概括。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具体的病变部位、致病因素,都会表现为具体的病证,都存在具体的病机变化。
按病变部位分类:脏腑病机、气血津液髓精病机、经络病机;
按疾病病因分类:六气病病机、七情病病机、内生五气病病机、痰饮、瘀血病病机;
按疾病类别、病、证、症的病机分类、外感病病机、临证病机、证候病机、症状病机;

病机学说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整体上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等。   
2.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   
3.探讨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经传变病机、卫气营血传变病机和三焦传变病机等。   
4.研究某一种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感冒的病机、哮喘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等。   
5.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发展的病机。如疼痛的机理、恶寒发热的机理、失眠的机理等等。   
6.研究由于气血津液、脏腑等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综合性病机变化,如内生“五邪”。

病机的制约因素:
一是患病机体的体质强弱,
二是与致病因素的性质有关。
病邪作用于人体,正气奋起抗邪,正邪斗争破坏了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导致阴阳失调,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气血紊乱,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从张仲景方剂配伍规律谈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
辨证、立法、选方、用药是中医诊治疾病具体思维过程,也是中医治疗学最大的特点。 但是,在临床工作中,不少医者只强调辨证、立法、选方,对于用药缺乏周密的思考,忽略了古方原来配伍和剂量比例的原则性,固此临床效果往往不理想。这就提醒我们,在正确辨证立法的前提下,选方用药,不仅要注意药物之间君、臣、佐、使正确配伍,以及药物之间刚柔相济,动静相伍,升降相因,气药和味药之间相须配伍原则,更要注意药物之间剂量的比例。做到处方用药,药味精专,用量精当。著名中医岳美中说:“中医治病的巧处在分量上。用量的大小要因人因病而定,以适合病人的体质和病情为宜”。在中医方剂中,如果药物之间用量比例改变过大,它的主要作用也会随之改变,治疗对象就不同,方名也不同。如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小承气汤均由大黄、枳实、厚朴三味组成,但用量不同;主治和治疗的目的也不同;故方名也改变。同时,治疗时间有今昔,地理有南北;人体体质有阴阳强弱,药有刚柔升降浮沉;邪气有盛衰;岁运有初终。总之,医者必须在中医整体观,天人合一观,恒动观的理论指导下,配伍用药,决定剂量。“用药如用兵”,只要周密地考虑药物之间配伍以及剂量比例,那么制方遣药,进退有法,转灵多变,用量独出心裁,方剂就成为有制之师。
怎样才能正确掌握方剂的剂量,微到量依证定,这就涉及到古方的学习、继承和运用的问题。古方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它的配伍和剂量都有其严密性和科学性。

张元素说:“仲景之药为万世法”。张仲景《伤寒论》乃中医学的“方书之祖”。《伤寒论》方剂,无论以配方理论,临床实践方面,都具有相当高的成就,既体现了中医基本理论在方剂中具体应用,也蕴存着许多科学内涵。著名的中医专家岳美中教授,就十分强调古方的学习和运用,并认为运用古方在辨证正确的前提下,应按照仲景《伤寒论》方剂原来剂量配伍应用。他说:“有人研究五苓散的利尿作用,发现按仲景原方剂量,利尿效果最佳;若各药等量投入,利尿效果反而明显地减低,所以他在《岳美中医话集》中说:“我们在学习古方时,不但要牢记方内的药物,而且应当牢记药物的剂量,各药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煎服法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到方剂的妙处,再加上临床认证准确,投之取效方捷。

《伤寒论》方剂配伍规律告诉我们,在遣药配伍时,方剂中各药之剂量,依证当重则重,当轻则轻。组成方剂的药物相同,剂量不同;那么功效和主治也就不同。桂枝汤是“群方之冠”,在《伤寒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张仲景以桂枝汤为基础,通过剂量的变化以及加减药物,而衍变成桂枝汤类方。不仅可以运用于治疗外感热病,也可以运用于治疗内伤杂病。在外感病中,几乎六经每一经的经表之证,都有用到桂枝汤的机会。在内伤杂病中如腹痛、虚劳里急、奔豚、喘等病,通过桂枝的剂量之改变,或加芍药、饴糖、龙骨、牡蛎、厚朴、杏子等,其法中之法,精妙无比。为什么桂枝汤有如此神通广大呢?其奥妙在哪里?

1 张仲景通过剂量的改变而派生他方

桂枝汤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桂枝辛温发散通阳,芍药酸寒收敛和营,两者均用三两,收散之力相当,于发汗中有敛汗之旨,于和营中有解卫之功,主治伤寒表虚及卫不和诸证。如原方中桂枝增至五两,即成桂枝加桂汤,治疗汗多损伤心阳,阳虚阴乘。寒气上冲之奔豚,加桂以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桂枝汤中,桂枝和白芍的用量相等,就有和营解肌的作用;桂枝加芍药汤中,白芍用量比桂枝的用量多一倍,就成为治太阳病误下,转属太阴,因而腹满时痛的方子;小建中汤,白芍比桂枝的用量多一倍,又配用饴糖,就由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作用变成小建中汤补虚温中,益阴和阳作用。

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均由附子、干姜、炙甘草组成,两方姜附用量大小不同,所主病证轻重有别。四逆汤由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半,炙甘草二两组成;强人可用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主治阳虚阴盛之四肢厥逆,恶寒倦卧,下利清谷,呕吐腹痛,脉沉迟或微细之症。通脉四逆汤由生附子大者一枚,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炙甘草二两组成,主治里寒极盛、逼阳于外之手足厥逆,下利清谷,身反不恶寒,面赤,脉微细欲绝之症;阴盛阳衰程度比四逆汤证更为严重;故加大干姜、附子用量,以破阴回阳,通阳复脉,故名通脉四逆汤。

2 张仲景依证定量,通过改变剂量而扩大方剂不同效应

证是立法组方的依据,也是用药剂量的依据,通过调节剂量,可增强对个体治疗的针对性,使之更切合病情。甘草干姜汤与芍药甘摹汤中独重甘草用量,以显其复中焦阳气的功能。麻黄在麻黄汤中为君药,用量达三两,比桂枝多一两,二者相配共奏开腠发汗,祛风散寒之效,治疗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之伤寒表证。若表证更为严重,卫阳郊甚而助里热,则麻黄用量比麻黄汤加倍,配桂枝开泄腠理散表寒,配石膏以发越在里之郁热,组成大青龙汤。又如石膏之用量,在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中用至一斤,且加知母六两,非此则不能息燎原之火,治疗阳明病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之症。在麻杏石甘汤中,石膏用量为半斤;且无凉药相助因其仅是肺热壅盛,热势较上症为轻,故用量亦减。桂枝二越婢一汤石膏用二十两,麻黄升麻汤中仅用六铢,为白虎汤石膏用量的六十分之一。足见张仲景掌握剂量是量依证定,精细严格。

3 张仲景依据病证轻重及体质强弱,掌握猛剂用量

药证虽相应,还应当根据病人禀赋之强弱,阴阳之偏盛,年龄之长幼,性别之男女以斟酌剂量,如四逆汤,体质强耐药者,附子用大者,干姜用量加倍。又如十枣汤中的大戟、芫花、甘遂用量极小。且在服法上,仲景叮咛,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又如桂枝附子汤等风湿方,方后注“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之。”(《伤寒论》174条)而某些方剂中麻黄、细辛、附子的用量特重,这些都体现了证不同而量有异。

历代医家师法张仲景的配伍规律,创出千古不朽的名方。

阳和汤乃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中治疗阴疽名方,世有阴疽活命丹之称,方由在大熟地一两,鹿角胶三钱,白芥子三钱,肉桂一钱,甘草一钱,麻黄五分,炮姜炭五分组成。大熟地为君药以滋补血液,故用量最重,鹿角胶为臣以填补精血,以肉桂清除寒凝之气,取甘草通经脉利血气之义为佐药,用麻黄表散之性以开腠理为反佐药,更使白芥子消除皮里膜外之痰,吸收炎牲渗出物,全方君、臣、佐、使,调剂得宜,故取效甚大。本方配伍周密,用量精当,熟地为滋腻静药,用量一两;麻黄为发散动药,用量五分;大量熟地得小量麻黄,则补血而不腻,小量麻黄得大量熟地,则通络而不发表,一守一走,相反适以相成。方中白芥子、肉桂、炮姜之量,均比熟地、鹿角胶少,体用之间斟酌得当,可谓有制之师。

近代名医张锡纯,制方可谓园机活泼,匠心独运。他所制方中,动药和静药比例得当,升降相因,气药和味药相须配伍,如治心病的定心汤,方由龙眼肉一两、枣仁五钱、萸肉五钱、柏子仁四钱、龙骨四钱、牡蛎四钱、乳香一钱、没药一钱,治心虚怔忡。方中龙跟肉一两以补心血,枣仁、柏子仁补心气用量五钱,更用龙骨入肝以安魂,牡蛎入肺以定魄。且二药与萸肉并用,大能收敛心气之耗散,并三焦之气化亦因之团聚。若用药一味补敛,实恐于舒缩启闭运动有所妨碍;故又少加乳香、没药之流通气血者以调和之。张锡纯所制之方,用之效捷,为临床医者所喜用,实为后学之师法。

从上论证,药物的用量对临床疗效有很大的关系。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方剂中的药物剂量比例,重视配伍药物之间剂量比例,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实践中也证明,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举足轻重妁作用,这从历代医家医案中不难得出结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涌其源泉。要想揭开中医方剂剂量之秘,就必须认真学习古医书。古代名医处方用药,都是以药味精专,用量精当为度。关于学习古医书的方法,王琦先生在《经方研究五论》一文中总结说:“重基础,融会贯通;求背诵,了然胸中;明法度,变化有宗;相比较,分析异同;审病机,触类旁通;善综合,方证参用;重实践,不断研究。”只有精通古医书,从中获得处方用药的规律,那么,我们在临证实践中选方用药就会左右逢源,也就会达到海阔天空,“凭鱼跃,……任鸟飞”的境地;也只有精通古医书,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就不会盲目开方,开大方;也只有精通古医书,我们处方用药,就会药味精专,用量精当。临床效果就会“药中肯綮,如鼓应桴” 。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4-4-26 09:19 | 只看该作者
抄书不易,且抄且珍惜。我先抄了。
3# 板凳
发表于 2014-4-26 13:01 | 只看该作者
收了,谢谢了
4
发表于 2014-4-26 22:23 | 只看该作者
。。。。。。。。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根据现***古发现而得出的结论,东汉时期的一两等于现在的15.625克;另一种说法是汉代的一两等于后世的三钱,一钱等于3克,也就是一两等于9克;还有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汉时的一两等于后世的一钱,也就是现在的3克。纵观历代伤寒注家的著作,在经方药量问题上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说法。下面我们就以一首《伤寒杂病论》中常用的方剂“小柴胡汤”为例具体的做一下分析。
小柴胡汤原方:
柴胡半斤   半夏半升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炙甘草三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如果按现***古发现的汉代度量衡标准与现代度量衡的换算关系计算,那么小柴胡汤的用药量大约如下:
柴胡125克   半夏60克   黄芩45克   人参45克 炙甘草45克   生姜45克   大枣12枚
(其中:半夏的药量本文于后面有专门的论述;其余诸药均为近似值,大枣十二枚大约等于45克左右)
。。。。。。。。
5
发表于 2015-2-7 11:08 | 只看该作者
不能顾此失彼,不辨阴阳怎能用药
6
发表于 2015-2-20 11:06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文章,谢谢楼主。先抄了
7
发表于 2015-2-23 11:14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收了,谢谢了
8
发表于 2015-8-6 09:40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收下。
9
发表于 2015-8-6 11:2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不传之秘除了数量还有使用方法,中医药方是一个治疗体系它不单单是几味药物组成,只有理解掌握了药方整个治疗方法,才能正确发挥此药方作用
10
发表于 2015-8-6 15:55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很好,有见地
11
发表于 2015-8-11 09:05 | 只看该作者
高见,不独仲景原方如此,二陈汤等等皆如此。
12
发表于 2016-5-16 11:3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有助于理清思路!
13
发表于 2016-5-19 19:41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药量要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当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14
发表于 2016-5-31 08:00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剂量只要了解中毒极**就可以了,只要心中有数就可根据病情自由发挥
15
发表于 2016-11-20 22:27 | 只看该作者
辨症分阴阳,汤头讲药量!
16
发表于 2017-6-5 23:3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无私分享
17
发表于 2017-6-16 22:4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辛苦了
18
发表于 2017-6-30 18:39 | 只看该作者
阴阳都不辨,病都未分,何从用药?
19
发表于 2017-11-20 14: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4 21:0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