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6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感染科] 【转贴】莱 姆 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莱  姆  病
一、发现经过
1975年首先发现于美国康涅狄格州莱姆镇,故而得名;A C  Steere首先调研;1982年从纽约长岛肩突硬蜱(I.scapularis,原误定为I.dammini)分离出病原体;1984命名为Borrelia burgdorferi(BB)
中国,1982年在东北牡丹江地区首先发现,福建于1990年发现;
**1998年发现;
全国已有22个省(区),60个以上县、市发现莱姆病(至1994年)。
二、流行概况
美国:20世纪90年代病例超过1万,90年代末又报告“类莱姆病”,是首先发现、正式报告病例数最多、为研究投入最多的国家,称为“第二艾滋病”。
中国:预计实际发病数全球最多,但正式报告不多;发现难,检测不普及。1996年全国31个省、区已发现。
福建:1996年发现22个县、市存在莱姆病,预计每年感染者超过1 000例。
二、流行概况
泉州:1997年发现首例莱姆病病人,至今共发现5例病人。1999年开展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首次从职业人群发现莱姆病感染者(安溪半林林场、永春碧卿林场)。2000年对莱姆病的传播媒介和宿主进行调查,首次发现从林区的针毛鼠、白腹巨鼠和野兔体表的粒形硬蜱分离出莱姆病病原体。
三、病原学
形态:疏螺旋体(莱姆病、回归热)
            密螺旋体(梅毒)
            细螺旋体(钩端螺旋体)
BB:单细胞,菌体:表层、外膜、鞭毛、原生质柱;
主要致病机制:与人体交叉反应的抗原成分,引起免疫损伤、慢性炎症;
四、分子生物学特征
1、外膜蛋白OSPA、OSPB,31-32KD,33-36KD,编码基因在49kb线性质粒上;
与E.coliA比较,含有较多摆动位置为A,U的密码子,如AGA,UGU,ACA,AUA,GGA在E.coliA 则很少。 OSPA、OSPB均有原核生物N末端信号肽序列,探针与2.2kb转录子杂交,表明两者同时转录,此现象提示调控信号与原核生物相同,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则较少见。

鞭毛蛋白FLA,有胞间鞭毛(与其他螺旋体相同),仅由1个亚单位组成(与其他螺旋体不同);为强免疫原性蛋白,与人神经母细胞瘤系表面蛋白具共同抗原,
是研究重点,可能与关节炎有关,对诊断有用。

DNA分析:线性染色体DNA、超螺旋环状质粒、线性质粒(疏螺旋体可能是惟一带有线性DNA的生物);
中美菌株比较(M7、B31)
    形态相同、超微结构有别、鞭毛数不同、
    SDS-PAGE蛋白图形明显不同,中国菌株缺少OSPB、美国株无PC蛋白。
五、实验诊断
国内IFA应用最多;
ELISA、DOT—ELISA、    Western Blot;
分子生物学方法;
Borrelia Burgdorferi                                OSPA、OSPB
六、诊断要点
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感染史明确、发病过程清楚、临床表现有相关性、有实验诊断依据;
抗体显示阳性,并非就是现症患者,可能:既往感染、双重感染、血清学交叉反应(钩体病、梅毒、雅司、回归热等)假阳性等;真实患者也可能阴性,可能:检测不出、假阴性、药物干扰等。
七、基因型
目前在基因种上将莱姆病分3型(不含日本型):
1型,B. Sensustricto,与皮肤病变有关;
2型, B. Garinii 与神经病变有关,北京地区80%病例属此型;
3型, B. Afzelii 与关节、肌肉病变有关
临床诊断应根据流行病学、实验诊断、临床表现各方面作综合判断。
八、临床特征
皮肤病变,ECM;
神经系统损害,面神经麻痹、末梢神经炎、多神经炎、神经根炎、眼病变、淋巴细胞性脑炎、脑梗塞、颅神经炎等;
关节、肌肉病变,晚期,致畸、致残率很高,结局往往是终生残废。
九、媒介与宿主
疫源地分4大块:北美东部、西部、欧洲和东亚。媒介、宿主各有不同。
媒介:从硬蜱属、血蜱属、革蜱属、扇头蜱属、花蜱属分离出BB。
经传播实验证实的有:
北美东部:肩突硬蜱、齿形硬蜱;
北美西部:太平洋硬蜱;
欧洲:蓖子硬蜱;
东亚:中国全沟硬蜱、日本卵形硬蜱。
十、防制措施
防蜱灭蜱,个人防护;
环境与公共卫生;
普及宣传教育;
培训卫生人员;
加强重点职业人群的保护。
十一、存在问题
开展研究存在技术障碍;
人、财、物不足;
实验诊断方法不够理想,不普及;
大多数病例不能在早期发现;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严峻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5 20:3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