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1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专业活动] 为什么宝妈们实践中医要谨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7-4-9 1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为什么宝妈们实践中医要谨慎?
                            中医师徐风瑞
    家有宝宝,很多宝妈加入到中医爱好者行列中,或者说,原本就是中医爱好者,有了宝宝,升级成宝妈。
宝妈学中医,本身不是坏事。
可是,宝妈中医实践,应该谨慎。
    中医是一门极其复杂精密的学科,专业学习中医的医师,至少是五年以上的中西医学习经历,然后实习几年,跟师,等等才能合格毕业。并且即使毕业了,不等于能够熟练开方,能够形成一整套符合临床的思维那又是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所以宝妈们学习中医,存在很多陷阱,这些陷阱自己很难觉察。我在临床中多次见到宝妈学中医伤害宝宝的案例,所以建议宝妈实际操作中医要谨慎。
    宝妈学习中医常见误区
思维偏执某个流派
    初学中医,一定是从某个经典某个流派开始的,因为视野不开阔,这个时候有可能形成固化思维,认为中医就是某某派,把某个流派当成中医的全部,这里面也有网络神医夸张语言的推波助澜,比如认为经方派是天下唯一正宗,或者认为天下疾病统统需要扶阳等等。这是在学医的初期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不可以拘泥受限。情绪激动的去攻击其他流派。或者选择医生只选择扶阳或者只选择经方医生,都是不恰当的。应该认识到符合实际情况的中医才是好中医,而不是偏执某个流派。
用药或者做治疗不分轻重,不知道后果
    宝妈学中医,婴幼儿成了第一个药物或者治疗试验品。由于学医初期不能分清药物实际性质,也不知道药物毒性以及对身体的损坏程度,于是用药或者做治疗不分轻重,往往下手过猛。这方面不恰当案例甚多,有的宝妈长期给三岁孩子吃附子理中丸,有的宝妈给湿疹五岁孩子,大量吃麻黄附子细辛汤,有的宝妈长期给孩子吃金匮肾气丸等等。
    有些药物的损害是隐匿的,长期才能逐渐看出来,宝妈们由于不能准确掌握,或者听信了网上**的独断式语言,“某某方治疗某某必效”“一剂知二剂已”“天下病不过就是某某某某”“某某病吃某某必然好,断根”。
    任何中医方剂的使用都有大量的前提条件,根本不是网络上几句话能说的清楚的。可以说任何一个方剂的使用场景都可以专门写出几十万字的几本书。这种细腻的前提条件需要多年的领会摸索才能稍微掌握,根本不是见到某个症状某个病甚至某种证型就用某个方剂这样简单的对应关系。
    中医方剂有细腻的使用条件,根本不是简单直接对应的关系。
    孩子成为了宝妈激进中医思想的试验品,很多都是不应该的。
    猛烈艾灸,拔罐,猛烈拍打,吃补品,偏方,都是值得谨慎警惕的。以前有奶奶给孙子明目,吃鱼胆死亡案例。现在的宝妈们有专门给孩子吃青蛙腿的,有专门吃鳖的,有长期喝蜂蜜的,有大量吃鸽子的,已经分别造成了不同的问题。
    中药并不是没有副作用,专业医师每天都要小心谨慎行医,面对一两岁的孩子,宝妈们下手是很难自己知道轻重的。
    所以宝妈们在执行某一项自己的“研究成果”的时候,要谨慎再谨慎!!!
思路偏向湿寒虚
    学医的初期,由于不能全面通盘理解人体,很多人都有偏向,宝妈们大部分继承了“虚寒湿”学派的精华。在宝妈心理,一眼望过去,宝宝们都是一身虚寒湿,要补虚,健脾,健胃,温阳,祛湿,学术偏向明显。
    这也是不符合临床实际的。要等到继续深入学习,才会明白这里面的错误。
    就像我们专业的中医师,看看自己五年前的处方,觉得羞愧难当。但是专业医师一开始并不是直接把药用到两三岁的孩子上去的。
    孩子身体稚嫩,宝妈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了第一个学医的试验品,这里面是有风险的。
诊断不完整,常常看一眼就做出独断
    无数人想把中医学简化,最好看一本书就能学会。网络神医们的言论也是如此。
    宝妈们心思都在宝宝身上,又学了中医,很容易见风就是雨,在没有全面衡量的前提下,就开始下诊断,甚至开始动手治疗,几乎个个都是如此。
可是
鼻子山根青筋真能单独代表寒吗?
手掌心热真的就是热吗?
额头青筋真能单独代表寒吗?
舌苔或者白或者红真能单独做出寒热诊断吗?
大便稀就是寒吗?
早晨起来嘴唇白就是寒吗?
不爱吃饭真的就是脾虚吗?
不爱吃饭真的就是胃寒吗?
身体瘦长不胖就是脾虚吗?
手脚凉就是寒症吗?
孩子夜间睡觉汗多就是气虚吗?
能这样片面诊断吗?
    不学中医还可以,学了中医,就喜欢片面的下诊断,看看网友宝宝的照片,甚至仅仅是看到了耳朵或者嘴唇,就能瞬间判断出来寒热虚实,这都是宝妈们的特长。
    但是,细致的专业医师肯定不是这样诊断的,人体的虚寒可以带着邪热,人体的湿热可以兼顾虚寒,人体表面可以是寒的,里面可以是热的,可以上半身热,下半身寒,并且风寒还有层次,还有孩子的身体每天都在变化,偶尔出现的症状甚至都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
    这里面,条目可多了。根本不是看一眼就能诊断的。
    所以宝妈们学医初期,对于自己孩子,诊断要谨慎。
    在大量的治病误区以及学医误区之中,我常常看见各种网络神医的身影,这些极端、片面、攻击、夸张的言论已经确确实实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我们还是要复习两篇文章,张仲景伤寒论序言以及孙思邈大医精诚。当有人在宣扬某某派唯一正宗天下无敌的时候,你看看张仲景自己学医时候“博采众方”四个字,当有人鼓吹“中医无绝症”的时候,你看看张仲景写的“思过半矣”四个字,再看看张仲景定下的死症条文。看看医圣自己的谦虚。当你看见一个孩子嘴唇发白,你正要打算说出“脾虚寒”的片面诊断的时候,想想孙思邈的“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八个字。
    最开始学医的时候,这两篇文章我熟练背诵,多次阅读,直到今天仍然仍然在不断回顾学习,争取继续弥补不足。
    宝妈们学习中医,也可以先把这两篇文章熟练背诵,然后再学不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4 05:2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