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1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执业中药师]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点总结,这是给分题,必须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2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药典籍篇

此篇内容不多,考试最多涉及一分。希望可以通过下面的叙述帮助大家通过一句话了解一部书。

1.神农分三品,最早药学书。《神农本草经》将药品分为上中下三品,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2.弘景本经自然分,书于魏晋南北朝。《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3.官修药典唐本草,开创图文来对照。《新修本草》是第一部官修药典,开创图文对照的编写方式。

4.证类慎微宋元成,图文对照集大成。《经史证类本草》作者唐慎微,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采用图文对照的方式编写。

5.本草载药1892种,明代时珍用毕生。《本草纲目》作者明代李时珍,载药1892种。

6.清代学敏来拾遗,创造本草增之冠。《本草纲目拾遗》作者清代赵学敏,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

7.当代本草属中华,积累时长载药多。《中华本草》当代本草的代表作,载药量最大。

下面的小练习可以帮助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例题1】

下列著作中,以图文对照法编著的是

A.《中华本草》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拾遗》

E.《本草纲目》

【答案】C

【解析】证类慎微宋元成,图文对照集大成。

中药性能篇

此篇内容主要包括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其中前两者是经常考察的内容。

1.四气五味

四气主要注意的是寒凉药物易伤阳助寒,温热药物易伤阴助火。

五味主要注意的是其性能及应用。辛味能散能行;甘味能补能缓能和;酸味能收能涩;苦味能泄能燥能坚;咸味能软能下。此外,现代又总结出两个味,涩味多依附于酸味,同样能收能敛;淡味能渗能利。

各药物除功效外也有其对人体不利的一面,辛味药多能耗气伤津;甘味药多能腻膈脾胃;酸味药多能收敛邪气;苦味药多能伤津、伐胃。

四气五味的配合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气味均一,一气多味。

2.升降浮沉

关于药物的升降浮沉主要注意的是一些特例,例如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蔓荆独升;芫花沉降,苍耳升浮;莱菔子生升熟降。

升降浮沉在临床上的应用:

①顺其病位选择用药:病位在上选择升浮类的药物,病位在下选择沉降类的药物。②逆其病势选择用药:病势下陷选择升浮类的药物,病势上逆选择称将类的药物。

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进一步理解一下所学知识。

【例题1】

患者中气不固,导致子宫脱垂,应该选用地药物是

A.柴胡

B.夏枯草

C.生姜

D.熟地黄

E.磁石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以知道患者的病情属于病势下陷的情况,所以应该选择具有升浮性质的药物,所以本题目选择的是A。其余的选项药物都属于沉降类药物。

功效主治篇

此篇内容在考试中比例依旧是比较小的,最多占一分,下面主要学习一下相关术语的表述以及分类。在学习这些表述及分类之前,要先明白症、证、病这几个概念的区分。

症:指的是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比如恶寒发热、神疲肢倦、流鼻涕等;

证:指的是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可以体现出病因和病机,比如风寒表实证、心脾两虚证等;

病: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比如感冒疟疾、痢疾等。

1.功效的表述:

功效表述分为初级功效和高级功效。其中初级功效表述时,常常与病证或者症状相对应,常见的有治瘘、已心痛、截疟、延年等;高级功效常常与病因和病机相对,常见的有清热、燥湿、补气、生津等。

2.功效的分类:

(1)按中医辨证学分类:

针对八纲辨证: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针对病因辩证:主要分为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劳伤、外伤。

针对气血津液辩证:补气、养血、活血等。

针对脏腑辨证:常见的有泻胃火、清心火等。

针对经络辩证:如和解少阳

针对卫气营血辩证:如疏散风热、凉血解毒

针对三角辩证:如清利下焦湿热

(2)按中医治疗学分类:

对因功效:包括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功效、清楚病理产物。

对症功效:针对患者患病过程的症状,比如患者拉肚子,那么其对症功效就是涩肠止泻。

对病证功效:如截疟、消痈排脓、利胆退黄等。

对现代病证功效: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

简单学习这些理论知识还是不够的,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下实战练习。

【例题1】

属于卫气营血辩证的是

A.行气活血

B.凉血解毒

C.化痰逐饮

D.平肝熄风

E.泻火解毒

【答案】B

【解析】A属于气血津液辩证,B属于卫气营血辩证,C属于气血津液辩证,D属于脏腑辨证,E属于病因辩证。所以本题目选择的是B。

中药配伍篇

几个主要的概念:

单行:单味药材成方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相须:两个药物相互作用,增强疗效;

相使:同样是两个药物相互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一个药为主,一个药为辅,疗效增强的是主药;

相畏:一种药物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

相杀:一种药物的毒性被另一种药物消除,相畏与相杀本质是相同的,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毒的物质在前是相畏如半夏畏生姜;无毒的物质在前是相杀如生姜杀半夏;

相恶:一种药物使另一种药物功效降低;

相反:两药同用,毒副作用增强。

以上几个配伍中:相须和相使属于增效的配伍,相畏和相杀属于减毒的配伍,相恶和相反属于临床用药的禁忌。

另外君臣佐使也是重要配伍的中药内容,相关知识会在下一期为大家进行详细的讲述。

下面我们简单通过题目对以上的概念简单进行一下理解。

【例题1】

黄芪和茯苓共用,增强了其补气利水的效果,两药相配伍属于

A.相须

B.相使

C.相恶

D.相杀

E.相反

【答案】B

【解析】本题目叙述增强的是黄芪补气利水的效果,所以可以知道黄芪是主药,而茯苓是辅药,所以两者配伍属于相使。

2# 沙发
发表于 2017-5-22 17:20 | 只看该作者
中药典籍篇

此篇内容不多,考试最多涉及一分。希望可以通过下面的叙述帮助大家通过一句话了解一部书。

1.神农分三品,最早药学书。《神农本草经》将药品分为上中下三品,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2.弘景本经自然分,书于魏晋南北朝。《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3.官修药典唐本草,开创图文来对照。《新修本草》是第一部官修药典,开创图文对照的编写方式。

4.证类慎微宋元成,图文对照集大成。《经史证类本草》作者唐慎微,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采用图文对照的方式编写。

5.本草载药1892种,明代时珍用毕生。《本草纲目》作者明代李时珍,载药1892种。

6.清代学敏来拾遗,创造本草增之冠。《本草纲目拾遗》作者清代赵学敏,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

7.当代本草属中华,积累时长载药多。《中华本草》当代本草的代表作,载药量最大。

下面的小练习可以帮助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例题1】

下列著作中,以图文对照法编著的是

A.《中华本草》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拾遗》

E.《本草纲目》

【答案】C

【解析】证类慎微宋元成,图文对照集大成。

中药性能篇

此篇内容主要包括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其中前两者是经常考察的内容。

1.四气五味

四气主要注意的是寒凉药物易伤阳助寒,温热药物易伤阴助火。

五味主要注意的是其性能及应用。辛味能散能行;甘味能补能缓能和;酸味能收能涩;苦味能泄能燥能坚;咸味能软能下。此外,现代又总结出两个味,涩味多依附于酸味,同样能收能敛;淡味能渗能利。

各药物除功效外也有其对人体不利的一面,辛味药多能耗气伤津;甘味药多能腻膈脾胃;酸味药多能收敛邪气;苦味药多能伤津、伐胃。

四气五味的配合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气味均一,一气多味。

2.升降浮沉

关于药物的升降浮沉主要注意的是一些特例,例如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蔓荆独升;芫花沉降,苍耳升浮;莱菔子生升熟降。

升降浮沉在临床上的应用:

①顺其病位选择用药:病位在上选择升浮类的药物,病位在下选择沉降类的药物。②逆其病势选择用药:病势下陷选择升浮类的药物,病势上逆选择称将类的药物。

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进一步理解一下所学知识。

【例题1】

患者中气不固,导致子宫脱垂,应该选用地药物是

A.柴胡

B.夏枯草

C.生姜

D.熟地黄

E.磁石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以知道患者的病情属于病势下陷的情况,所以应该选择具有升浮性质的药物,所以本题目选择的是A。其余的选项药物都属于沉降类药物。

功效主治篇

此篇内容在考试中比例依旧是比较小的,最多占一分,下面主要学习一下相关术语的表述以及分类。在学习这些表述及分类之前,要先明白症、证、病这几个概念的区分。

症:指的是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比如恶寒发热、神疲肢倦、流鼻涕等;

证:指的是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可以体现出病因和病机,比如风寒表实证、心脾两虚证等;

病: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比如感冒疟疾、痢疾等。

1.功效的表述:

功效表述分为初级功效和高级功效。其中初级功效表述时,常常与病证或者症状相对应,常见的有治瘘、已心痛、截疟、延年等;高级功效常常与病因和病机相对,常见的有清热、燥湿、补气、生津等。

2.功效的分类:

(1)按中医辨证学分类:

针对八纲辨证: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针对病因辩证:主要分为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劳伤、外伤。

针对气血津液辩证:补气、养血、活血等。

针对脏腑辨证:常见的有泻胃火、清心火等。

针对经络辩证:如和解少阳

针对卫气营血辩证:如疏散风热、凉血解毒

针对三角辩证:如清利下焦湿热

(2)按中医治疗学分类:

对因功效:包括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功效、清楚病理产物。

对症功效:针对患者患病过程的症状,比如患者拉肚子,那么其对症功效就是涩肠止泻。

对病证功效:如截疟、消痈排脓、利胆退黄等。

对现代病证功效: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

简单学习这些理论知识还是不够的,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下实战练习。

【例题1】

属于卫气营血辩证的是

A.行气活血

B.凉血解毒

C.化痰逐饮

D.平肝熄风

E.泻火解毒

【答案】B

【解析】A属于气血津液辩证,B属于卫气营血辩证,C属于气血津液辩证,D属于脏腑辨证,E属于病因辩证。所以本题目选择的是B。

中药配伍篇

几个主要的概念:

单行:单味药材成方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相须:两个药物相互作用,增强疗效;

相使:同样是两个药物相互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一个药为主,一个药为辅,疗效增强的是主药;

相畏:一种药物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

相杀:一种药物的毒性被另一种药物消除,相畏与相杀本质是相同的,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毒的物质在前是相畏如半夏畏生姜;无毒的物质在前是相杀如生姜杀半夏;

相恶:一种药物使另一种药物功效降低;

相反:两药同用,毒副作用增强。

以上几个配伍中:相须和相使属于增效的配伍,相畏和相杀属于减毒的配伍,相恶和相反属于临床用药的禁忌。

另外君臣佐使也是重要配伍的中药内容,相关知识会在下一期为大家进行详细的讲述。

下面我们简单通过题目对以上的概念简单进行一下理解。

【例题1】

黄芪和茯苓共用,增强了其补气利水的效果,两药相配伍属于

A.相须

B.相使

C.相恶

D.相杀

E.相反

【答案】B

【解析】本题目叙述增强的是黄芪补气利水的效果,所以可以知道黄芪是主药,而茯苓是辅药,所以两者配伍属于相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4 03:4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