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56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中药将亡于临床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1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药将亡于临床教育!中药将亡于临床教育!
进入21世纪,虽然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多项鼓励政策,但仍有许多难以化解的瓶颈和误区,严重制约着有着这个五千多年历史的“国粹”。特别是做为中医治病救人物质基础的中药,其质量失控已经成为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心腹大患。所以,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中医将亡于中药”。但中药又将亡于什么?请看本期傅青主先生的解读.....

    中医药传统,在进入近现代后几经沉浮甚至濒临绝境,最终又浴火重生。21世纪,虽然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多项鼓励政策,但仍有许多难以化解的瓶颈和误区,严重制约着有着这个五千多年历史的“国粹”。

    特别是做为中医治病救人物质基础的中药,其质量失控已经成为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心腹大患。所以,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中医将亡于中药”。

    但大家有没进一步思考,中药又将亡于什么呢?

青主以为,中药既不亡于西药冲击,也不亡于现代化,而将亡于医药分家背景下的中药教育缺失!

    医药融会贯通在于教育,这个教育是广义的教育,既包括学校的中药知识学习;更包括广大临床医师的中药教育问题。因为学中医的最终多数会走向临床当医生,那么以上两方面教育其实可以归结为一点——医不懂药,迟早将把传统中医药逼上死路。

医生本应该是中药品质的利益最攸关方,理应医药合一

这个基本逻辑是很简单,即让利益最攸关的环节来把关自己的产品而不是其它。例如吃饭的人绝对不会自己往碗里掺沙子;家长绝对不会让自己孩子用非法渠道“疫苗”。

    那么谁才是中医的利益最攸关方,那就是患者,患者绝对不会去找不治病的医生。什么的医生不治病?无非一是医术差的医生,二是用劣质药的医生。

    也就是说,中医医师才是中药品质的利益最攸关方。医师又如何才能把控自身用药品质呢?那肯定得自觉学习和接受临床用药和鉴别常识,不但一眼就能看得出等级和真伪优劣;还得明白区域药材的药性差异、特长等。

例如四川常用的柴胡苗只能用于发汗,不可用于通达表里;粉葛根只能用于生津止渴不可用于解痉退热;肉桂中的牡桂和菌桂如何使用?芦根和苇茎用药区别等等。

现行体制让医生既无掌握中药的必要,也无可能性
    但现在的中医有几个真正懂中药,又能为自己的用药品质背书?

    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医不懂药”的困局?则是我们现行的中药管理思路和体制,导致临床医生既无学习中药常识的必要,也无学习的可能。因为,这个体系抛弃传统经验,一味用管理西药那一套方法替医生做主,帮医生把关,把其排除在中药品质管理体系之外。这种做法出发点是,中药要像西药一样,医生无需操心药方面的事,由药监和药房来把关即可。

    但这种思路致命缺陷在于:一方面,中药目前根本无法像西药一样标准化,单靠含量指标就是把中药往“三聚氰胺奶粉”之路上逼;另一方面,整个质量管控体系当中,没有一个环节是用药品质的利益最攸关方。

    这其中的根本悖论在于,掌握处方权的医师需把中药品质生命权托付给中药房;中药房只能听命于医疗机构主管领导;主管领导寄希望于中药饮片厂和药监部门监管;中药饮片厂依赖公关和低价来取得{MOD}权……,转了一大圈反正就没医生啥事。但是,这么长的利益链条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如采购回扣、药监管不过来等),又将最终危及医生的用药质量,让医生因药而变庸医。

    这实在是当代中医生的最大的悲哀和不幸了!

港澳台地区的市场倒逼机制配合监管,值得内地借鉴

    那么,我们来对比一下港澳台地区是如何管控中药品质的。这些地区既无GMP,又无GSP要求,但历来是高端饮片的主要消费区。用药品质明显超出内地,甚至有部分大陆民众到这些地方买中药回国内使用。

    港澳台地区的作法其实非常简单,即放开中医门诊和医馆(只要有医师***即可开业,号称“药铺多过米铺”),让医师自己管控中药疗效和品质。至于品质到底如何,那是你医馆、诊所自己的事,反正你用差药不治病就等着失业饿死。从而真正把医生同自己的用药品质绑在一起,倒逼医生学习鉴别知识,买好药用好药,以终端需求方来让中药{MOD}环节提升质量,严把质量关。而香港卫生署等主管机构,则更多从重金属、农残留等危害性方面严格把控,降低用药风险性。

    这种制度不但解放了药品监管部门,让管理人员管理抓的点更明确更务实;也从市场化角度确保中药性价比的最大化,保证了临床疗效,实在是一举多得的良政。

    好在目前国内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中医门诊、医馆和个人工作室等正逐步放开,使用高端中药饮片的个体中医机构也越来越多,事情正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但中医师对中药知识和文化的理解,还远没做到位,以临床教育为核心的中药品质提升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2# 沙发
发表于 2016-9-9 17:16 | 只看该作者
说得有道理。
3# 板凳
发表于 2016-9-13 15:1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理论缺乏科学性,这是中医无法发展的本质原因。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4
发表于 2016-9-14 15:45 | 只看该作者
兄弟,你错了,应该让中药彻底消亡,到彻底失去,[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和患者才会真正采取措施,呼吁没用的
5
发表于 2016-9-29 21:33 | 只看该作者
可不要弄的东方不亮,西方亮,人才留失太多了。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6
发表于 2016-10-1 13:1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医药分家的后遗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4 22:5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