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885|回复: 1

[影像] 谁发现了肝素?竟然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8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来源自:心在线网站               编辑:王雪萍

  肝素,作为抗栓治疗的先驱,其问世及发展充满了戏剧性。如同许多伟大的发现一样,肝素也是在不经意间被人发现和认识的。随着对肝素抗凝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多种低分子量肝素(LMWH)和更新型的人工合成药物被不断开发出来,期间历经几十年,发展之路崎岖不平。

  发现肝素

  1916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工作的二年级医学生麦克廉(Jay McLean)在生理学教授豪维尔(W. H. Howell)的指导下,进行体内促凝血物质效价测定的专题研究。在研究中,麦克廉发现,多种组织(脑、心、肝等)的提取物有促凝作用,而且在贮存期间活性减低。

  可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贮存最久的肝脏提取物不但不促凝,反而可阻止血液凝固。麦克廉将此发现向豪维尔教授报告,当时豪维尔表示怀疑,怀疑提取物被盐污染。但随后经重复实验证明,肝脏提取物中确实存在一种强力的抗凝物质。豪维尔教授随后从犬肝脏中萃取出该物质。当时认为该物质只存在于肝脏,故取名为肝素,此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起初,由于价格昂贵,肝素仅用于实验。

  时间来到20多年后,1937年,加拿大查斯发现,人体的许多组织含有肝素,尤其是肺脏,其含量比肝脏还多。查斯从动物的肺组织提取物中分离并纯化出肝素。自从有了从牛肺组织中提取肝素的技术,才有了肝素的大规模生产。

  1938年,研究者开展了第一项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试验,肝素预防血栓形成获得成功。在被发现20多年后,肝素才正式成为预防血栓栓塞的手段,开始广泛应用。自此,肝素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

  获得LMWH

  自从20世纪30年代肝素开始用于临床,经过几十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人们对肝素的抗凝作用机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为开发LMWH提供了理论依据。

  20世纪30年代,Brinkhous及其同事证实,肝素抗凝活性的激活需要一种血浆辅助因子。1968年,Abildgaard将这种因子命名为抗凝血酶III,现在称为抗凝血酶(AT)。

  1976年,研究发现,普通肝素的抗凝活性只与其分子中能与AT形成复合物的一小段结构有关。根据这一理论,1978年,法国Choay研究所发明了全球第一个LMWH。

  LMWH是由普通肝素经物理、化学或酶解聚方法而获得,分子量在3000~8000之间,具有较肝素更优的抗血栓活性,且与肝素相比,其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抗凝效果可以预测且无需实验室监测,出血副作用少,故其适应证不断扩大,临床应用不断增多。

  人工合成戊糖

  随着对肝素抗凝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者分离出肝素片段中与AT高度亲和的片段,并进一步证明,天然戊糖中含有与肝素和AT高度亲和片段相同的序列。经过大量的基础研究,最终人工合成出改良结构的戊糖,即目前临床使用的磺达肝癸钠。

  人工合成的磺达肝癸钠与AT的亲和力较天然戊糖更强,可以更强效地抑制Xa因子,起效更迅速,作用更持久,安全性也更佳。

  从最初发现肝素到人工合成戊糖上市,期间经历了将近百年的时间,这其中有意外和戏剧性的一幕,但更多充满了艰辛、努力和智慧。这些效果更佳、安全性更好的药物,为缓解患者病痛带来了更多希望。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jjmjZy+1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收到1朵
发表于 2016-7-28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MOD},学习肝素的相关知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19 07:1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