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8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律失常] JAMA Intern Med:**类药物或增加房颤发生风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1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G**S研究的一项最新分析显示,**类药物使用与房颤发生风险升高***相关。[JAMA Intern Med 2015 Apr 27]

    Waqas T. Qureshi博士(北卡罗来纳维克森林医学院)等指出,尽管在房颤动物模型中**类受体表达下调,但以往人群为基础的研究显示**类药物使用与房颤发生风险无相关。Qureshi等进一步探讨了**类药物使用与房颤的关系,共纳入REG**S研究中的24632例参与者,平均年龄为65岁,54%为女性,54%为黑人。

    7.7%的参与者报告服用了**类药物,8.5%的参与者有房颤。在服用**类药物的参与者中,有41.3%服用了二氢可待因酮,24.9%为丙氧酚,20%为***;这些参与者以女性、黑人居多,合并的心血管并发症较未服用该类药物的参与者多。

    服用**类药物的参与者患房颤的几率更高(12.5% vs. 7.6%; P <0.001)。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后,服用**类药物使房颤发生风险升高(OR = 1.35; 95% CI, 1.16-1.57)。无论年龄、性别、种族、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情况如何,结果均一致;进一步调整苯二氮卓类药物和酒精因素后结果未改变(OR = 1.29; 95% CI, 1.11-1.51);丙氧酚具有心脏毒性,排除该药物因素后,结果为未改变(OR = 1.33; 95% CI, 1.11-1.58)。

    研究者解释,内源性**肽开放线粒体三磷酸腺苷钾通道,使线粒体对缺血发作时氧化应激负荷产生抵抗。失去了这种保护机制,氧化应激可能使心房肌细胞产生损害,从而导致房颤。

    本研究的局限性包括:横断面设计,可能不可测量的残余混杂因素,缺乏**类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方面的数据,参与者对先前的诊断可能存在回忆偏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6 02:5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