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83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寒热虚实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1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寒热虚实论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依据。要对症下药,首先要辨清患者是寒、是热、是虚、是实。同是一种病,因患者的不同寒热虚实,检查出是这种病就千篇一律地用这种药,人们虽然认为这样是科学,但是临床上治不好病。或者是小病大医,医死了也是科学。医生,医好了病就是医生,医不好病就不是医生,不管品位多高,名声多大,医术多么科学,医不好病,就不是医生。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药物把人的病治好,就是最科学的治疗。这个医生能达到这个要求就是名医。在临床上连病人的寒热虚实都分不清,尽管是专 家教授,也医不好病。所以临床上分不清寒热虚实的医生,肯定是个不合格的医生。现代医学用科学的仪器和新的所谓的科学诊断方法,确能诊断出人的病,但是诊断不出人的寒热虚实,就无法作理想的治疗。不分清寒热虚实,而盲日用药,实践证明是不科学的医法,是害人的医学。寒热虚实就是这个病人的体质的表现,也就是这个病人的体质。盲目用药,就是病好了,人也死了。故治病要以体质为重。体质好了,病自然也消失了。
寒热,在八卦易经时代,叫阴阳。社会的发展,文字的更新换代,阴阳又变成了寒即阴,热即阳。中医的阴阳和寒热是一个意思。从太极图开始,就认识阴与阳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阴中有阳,阴中有阴。人体内的阴阳也是统一体,人体内之所以有适合人生存发展和适当温度、是因为体内阴阳,即寒热互相制约的结果。人体内的体温正常,就是阴阳即寒热平衡的表现。体内阴阳是物质在内机能的作用下产生,内机能产生的阴阳力,即冷力和热力推动内机能运转,推动生命发展变化。当体内的冷热不平衡,或水随火势使体内的冷热力同时上升,就会因为冷热力失常而致使体内的机能失常。冷热失常,证明体内机能也必然失常。机能一失常内热不能外泄,废物不能外排,必然导致体温上升。同是一种病,有的是因冷力过盛而产生,也有的因热力过大而产生。如果是冷力过大导致的病,再用寒凉药治之,必然越治越重。如果是热力过大造成的病,用热药治之,也必然越治越重。如果是阴阳二力同时亢进增大造成的病就要用寒性和热性药物同时治之,如果单用寒凉药或热性药治之,必然导致阴阳力严重受制,就要清阴提阳。临床治病首先要辨准症才能对症下药,辨证的首关一着是弄清这个病是因为冷力过大而引起的寒性病,还是因热力增大造成的热性病,或是寒热同时亢进引发的热湿性的病,或是寒热同时衰弱引发的寒湿性的病。寒热是生命的动力,也是病的动力。临床上不弄清病之寒热性和患者本身的寒热基础,就无法对症下药。就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治疗。不管是哪一门医学,都要以患者体质和病的寒热为依据用药。不管寒热的医学是不以生命为基础的医学。
寒,中医又分为:少阴,太阴。少阴指秋,意思是说像秋天一样寒冷。也即是轻性的寒。太阴指冬。也就是像冬天一样极寒冷。太阴指寒冷至极。人体内的各种机体也是一个生命机体。这些机体也会因为种种原因造成与其他机体的寒热不平衡现象。因此中医临床上,寒症又有肾寒、肠寒、胃寒、肝胆寒、肺寒、血寒的现象。是肾寒的要温肾,肠胃寒的要暖胃肠。热,中医分为:少阳,大阳。少阳指春,指初步的轻热。大阳指夏,指像夏天一样热。大阳是指极热。肝热引起的病,首先要重于清肝火。肺热要重于清肺火。还有上热,中热,燥热,湿热。在临床辨证时首先要辨清寒与热在什么机体。不管是什么病,首先要辨清寒热、实。虚,指机体自身衰弱,或机能作用减低。机体自身衰弱,一般是这一机体自身所需的物质欠缺,这一种虚,增补这一机体所需的物质就好了。机能作用减低有两个原因:1、机体自身因缺乏所需物质而自身衰弱以至功能作用减低。2、是因为其他机能或自身机体受病毒或寒热过度以影响机能作用,以致功能减低。故分两类。一类是自身因缺乏所需物质;二类是病毒或其他外来影响机体正常工作所致。医治时,一类重在补,二类重在清泻。二类补则病情恶化,一类清泻则病亦恶化。有病必虚,久病更虚,虚者必病病必有邪毒。所以就是虚症也要先清后补。一般在小康之家以上的患者,一类型的虚症少见。实,指风或病毒潜入内部,特别是机体之中,或内部机能亢进,或失调。病情较重。实表或半表里者发烧。实在机体,一般低烧,甚至不烧。在临床上,寒与热,较为容易认识,但是虚与实很难辨别。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根本诊断不出,只有靠中医的临床经验去辨别。实者常常有虚的症状,虚者常有实的症状。这个患者从表面看来很虚弱,但是这种虚往往是营养过度,或热毒、湿热内蕴影响机能而生病。所以不能补,一补病情就加重,必须要清泻,将内部的病毒清泻出去。在临床上,虚,是整体虚,还是其中一部分机体虚,是哪一类型的虚。实,是整体实,还是某个别机体实,是内功能亢进的实,还是外侵入的实。这个虚是寒性还是热性,这个实是寒性还是热性。要将这个患者的寒热虚实辨别清楚才能下药。不认识清楚千万不要随便用药,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不管是糖还是水都不能随便使用。

2# 沙发
发表于 2014-12-29 22:00 | 只看该作者
看病先分病位病性,病位:在表,在里,在半表半里,在脏,在腑,在经,在络。病性:虚热,实热,虚寒,实寒,寒热错杂,气虚,气乱,血虚,血瘀,津液虚,津液滞留,食积。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0 22:3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