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286|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康复工程]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疗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6-7-15 1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目前我国体力劳动者中有15%-20%的人患有此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方法/步骤
  1、睡姿:较好的睡眠**应该是仰卧和侧卧位。仰卧时在双下肢下面垫一软枕,以便双髋及双膝微屈,全身肌肉放松,椎间盘压力降低,减小椎间盘后突的倾向。这样的睡姿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较好**。
  2、站姿: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两眼平视,下颌稍内收,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小腿微收,两腿直立,两足距离约与骨盆宽度相同。站立不应太久,要适当进行活动,尤其是腰背部活动,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
  3、坐姿:正确的坐姿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下肢并拢。在上述姿势的基础上尽量将腰背紧贴椅背,这样腰骶部的肌肉不会太疲劳。
自我保健疗法:
  一、动髋:仰卧,先以右腿向脚的前方猛然一伸,同时髋部向右一摆。再做左腿。动作要协调而有力,两腿交替做二十至三十次。
  二、蹬腿:仰卧,尽量屈曲髋、膝关节,足背勾紧(背屈)。然后足跟用力向斜上方(约四十五度)蹬出后,将大小腿肌肉绷紧,放下还原。两腿交替做二十至六十次。
  三、昂胸:俯卧,用双手支撑床上,先从头部后仰开始,同时支撑手渐渐撑起而把胸部向上昂起,最后使劲后仰,力度达到腰部为止。平伏休息,重复五至十次。
  四、鱼跃:俯卧,两手放在腰部,把上身和两腿同时后伸抬起,做成弓状。注意膝部不要弯曲。尽量在这一姿势下维持一段时间,时间越长越好。
  五、下腰和后伸:站立,两腿分开约肩宽,足尖向内。弹动性地向前弯腰,使手触地。然后复位再向后伸腰,也要弹动性地后伸到最大量。反复五至十次,病情好转后加大动作幅度,注意循序渐进。
注意事项
  1、避免过多过度的弯腰及扭转腰椎,不可长时间进行坐位工作。 2、避免背持重物,减少腰椎的受力。 3、急性期病人少活动,下地上厕所时可戴特制医用腰围,加强腰椎的稳定。 4、急性期和治疗期间宜平卧硬板床。 5、推拿**应该到正规的医院骨科和推拿科。 6、注意腰部及下肢保暖,不可贪凉,否则会诱发或加重症状。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2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6-7-15 16:09 | 只看该作者
前年下半年,因为跟着阿姨学跳舞,强度很大,左脚脚踝痛得不能忍受,于是到医院去检查,医生当时听了我的状况后,说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拍了腰部的CT,确诊有两节腰椎有问题,一节比较严重。现在已经过去一年过了,因为没有跳舞了,脚踝不痛了,可是腰要是经常痛得不行,是因为腰椎键盘突出严重了吗?需要去复查吗?
3# 板凳
发表于 2016-7-16 09:51 | 只看该作者
踢飞你 发表于 2016-7-15 16:09
前年下半年,因为跟着阿姨学跳舞,强度很大,左脚脚踝痛得不能忍受,于是到医院去检查,医生当时听了我的状 ...

有可能, 最好是去做复查
4
发表于 2016-7-16 09:53 | 只看该作者
踢飞你 发表于 2016-7-15 16:09
前年下半年,因为跟着阿姨学跳舞,强度很大,左脚脚踝痛得不能忍受,于是到医院去检查,医生当时听了我的状 ...

有可能  最好是复查一下
5
发表于 2016-7-16 11:37 | 只看该作者
我去年去检查也说我的腰椎有问题 ,拔过火罐,拔的时候不痛,长时间不拔了,又痛起来了
6
发表于 2016-7-18 11:05 | 只看该作者
马尾槑槑 发表于 2016-7-16 11:37
我去年去检查也说我的腰椎有问题 ,拔过火罐,拔的时候不痛,长时间不拔了,又痛起来了

椎间盘,它是属于没有血供的组织,一旦受损,就几乎不能自我修复。
一般采取保守治疗,针灸、推拿、药物,但是这些都只能镇痛,并不能根治。
最关键的还是要病因预防,除去不可控的遗传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首先的就是坐姿,由于现代人大量时间是坐着,因此坐姿对于椎间盘影响巨大,尤其是前倾坐姿,重心向前使得压力对椎间盘起到挤压作用。
7
发表于 2016-7-18 17:04 | 只看该作者
康复医护 发表于 2016-7-18 11:05
椎间盘,它是属于没有血供的组织,一旦受损,就几乎不能自我修复。
一般采取保守治疗,针灸、推拿、药物 ...

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 ?
8
发表于 2016-7-18 21:28 | 只看该作者
的确就要从生活中做起,很多疾病都是由不好的生活习惯引起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9
发表于 2016-7-19 09:43 | 只看该作者
踢飞你 发表于 2016-7-18 17:04
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 ?

一般采取保守治疗,针灸、推拿、药物,但是这些都只能镇痛,并不能根治。
最关键的还是要病因预防,除去不可控的遗传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首先的就是坐姿,由于现代人大量时间是坐着,因此坐姿对于椎间盘影响巨大,尤其是前倾坐姿,重心向前使得压力对椎间盘起到挤压作用。

10
发表于 2016-7-19 09:45 | 只看该作者
踢飞你 发表于 2016-7-18 17:04
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 ?

也可以手术,但是情况不是特别严重,严重到影响正常生活,一般不建议手术。
11
发表于 2016-7-19 10:17 | 只看该作者
努力使腰部向突出方向弯曲,并在突出部抵住使其复位
12
发表于 2016-8-1 17:10 | 只看该作者
lixiangpc1 发表于 2016-7-19 10:17
努力使腰部向突出方向弯曲,并在突出部抵住使其复位

用什么方法? 能详细说说吗 ?谢谢 !
13
发表于 2016-8-3 10:08 | 只看该作者
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虽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很多,而且大部病人的治疗效果很好,但也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及一些并发症。因此,预防腰椎间盘突出是最重要的。
腰椎间盘突出最重要的原因是本身的退变和外伤。因此,如何延迟腰椎间盘的退变,以及避免外伤是预防突出的根本途径。
(1)加强腰背肌的锻炼。两侧强有力的腰背肌可以稳定脊柱、防止腰背部的软组织损伤和劳损、减轻腰椎的负荷、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减慢腰椎间盘退变的过程。
(2)改善工作环境,注意劳动姿势。某些需要长期弯腰的,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一般站立时增加一倍。如果从井中弯腰提水,则压力增加更高。常期坐位工作的劳动者,如司机等,腰背痛的发病率较高。如何注意劳动的姿势,劳动过程中坚持适当活动,做工间操,对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有所帮助。
(3)劳动部门应有适当的有关规定,限制劳动者的最大负,避免过度负重加速腰椎间盘的退变。从事剧烈腰部运动的运动员和其它工作者,应当加强腰背部的保护,经常进行健康检查,防止反复受损。
(4)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弯腰的活动,尤其有腰部劳损者更应注意。需要弯腰取重物时,最好先将膝关节屈曲,蹲下,避免腰部过度弯曲,减轻腰椎负荷,减少椎间盘突出的可能。
(5)睡硬板床,注意保护腰背部,避免湿冷对腰背部的影响。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时时都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应当坚持锻炼。只要做到这几点,就能有效地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14
发表于 2016-8-4 16:1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习了!!!
15
发表于 2016-8-5 15:21 | 只看该作者
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虽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很多,而且大部病人的治疗效果很好,但也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及一些并发症。因此,预防腰椎间盘突出是最重要的。
腰椎间盘突出最重要的原因是本身的退变和外伤。因此,如何延迟腰椎间盘的退变,以及避免外伤是预防突出的根本途径。
(1)加强腰背肌的锻炼。两侧强有力的腰背肌可以稳定脊柱、防止腰背部的软组织损伤和劳损、减轻腰椎的负荷、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减慢腰椎间盘退变的过程。
(2)改善工作环境,注意劳动姿势。某些需要长期弯腰的,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一般站立时增加一倍。如果从井中弯腰提水,则压力增加更高。常期坐位工作的劳动者,如司机等,腰背痛的发病率较高。如何注意劳动的姿势,劳动过程中坚持适当活动,做工间操,对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有所帮助。
(3)劳动部门应有适当的有关规定,限制劳动者的最大负,避免过度负重加速腰椎间盘的退变。从事剧烈腰部运动的运动员和其它工作者,应当加强腰背部的保护,经常进行健康检查,防止反复受损。
(4)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弯腰的活动,尤其有腰部劳损者更应注意。需要弯腰取重物时,最好先将膝关节屈曲,蹲下,避免腰部过度弯曲,减轻腰椎负荷,减少椎间盘突出的可能。
(5)睡硬板床,注意保护腰背部,避免湿冷对腰背部的影响。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时时都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应当坚持锻炼。只要做到这几点,就能有效地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16
发表于 2016-9-22 19:54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有效果,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5 19:3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