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4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案讨论] 终末期肝病治疗进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2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病因治疗


        当肝病进展到肝硬化,即使是失代偿期肝硬化阶段,针对病因的治疗也是必要的,而且是有效的。针对病因的治疗越早进行,效果越好。

    戒酒、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免疫抑制治疗、胆管减压治疗,可以使相关病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肝组织病理学得到改善。荟萃分析表明,有效的抗HBV治疗可延缓肝硬化进展,减少肝细胞癌发生。

    近期文献报告,对150例经治疗获得持久病毒学应答(SVR)的丙肝患者进行长达5年的临床随访发现,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未观察到血清病毒学反弹。对其中49例(包括治疗前有肝硬化者8例、进展期肝纤维化者4例)治疗前、后长期随访的肝穿刺活检结果进行盲法评分发现,82%的患者纤维化分级得到改善,92%炎症减轻,20%肝组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这些结果均说明,有效的病因治疗确实可以使肝硬化逆转或减轻。

抗纤维化治疗

    抗纤维化药物可抑制肝脏炎症,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增殖及成纤维作用,并可增强基质降解,促进HSC凋亡。

    目前初步临床研究显示,可能有效的抗纤维化药物包括:①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现已在酒精性肝硬化和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观察到,该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抗纤维化效果。一项大规模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正在观察厄贝沙坦的疗效;②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激动剂  吡格列酮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研究显示,吡格列酮可抑制HSC的激活与胶原基因表达,目前正在进行治疗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试验;③吡非尼酮  该药可减轻肺纤维化,初步研究显示,其对HCV患者的肝纤维化亦有治疗效果。

自发性腹膜炎治疗

    自发性腹膜炎(SBP)的诊断标准为:腹水培养阳性且腹水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如>250/mm3),并除外腹内、可手术治疗的感染。

    SBP最多见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治疗首选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钠,每8小时2g,静脉滴注。可在诊断后6小时内应用白蛋白1.5g/kg,并在第3天给予白蛋白1.0g/kg。

    SBP的危险因素包括腹水蛋白浓度<1.0g/dl、静脉曲张出血及以前出现过SBP,对于这类患者,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肝肾综合症治疗

    肝肾综合症(HRS)是终末期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其中1型HRS患者预后很差,中位生存时间仅为两周,1月生存率仅为25%。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硬化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但合并HRS的患者术后生存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应尽可能地在肝移植术前治疗HRS。

    除应用白蛋白来增加肾脏灌注量外,近年来临床应用血管收缩药物如特利加压素、米多君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合并1型HRS的肝硬化患者,取得了一定效果。最近有研究表明,血管收缩药物治疗2型HRS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疗效仍需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腹水治疗

    目前,限盐、利尿仍是治疗腹水的首选方法,但对于伴有低钠血症者,治疗则较困难,利水剂的临床应用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

    利希普坦和萨***坦为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作用于远端肾小管,能够增加无溶质水的排泄,因而可用于治疗低钠血症。

    一项纳入11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研究表明,萨***坦可控制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腹水形成,提高血清钠水平。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非肽类血管加压素受体2拮抗剂托伐普坦用于治疗低钠血症,目前在我国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

    难治性腹水是肝硬化治疗中常见的难点问题,大量放腹水(LVP)加静脉输注白蛋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被认为是治疗难治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

    有研究表明,与LVP加静脉回输白蛋白相比,TIPS并不能提高患者生存率,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因此,LVP应作为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一线治疗方法,TIPS可作为二线治疗方法。

    因静脉回输白蛋白价格昂贵且来源紧张,学者们正致力于寻找其他能够预防放腹水后循环功能障碍(PCD)的药物。

    文献报告,特利加压素、米多君、去甲肾上腺素均可降低单纯LVP引起的PCD。其中米多君是a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能够激活外周血管的a受体,增加肝硬化患者的动脉血压和尿量,降低血浆肾素和醛固酮活性,而且可口服给药,故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治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可见于约50%的肝硬化患者,并且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约40%Child-PughA级患者和85%C级患者发生静脉曲张。

    2008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级消化内镜学分会联合制定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止共识》,在控制急性EGV出血,预防EGV首次出血(一级预防)与再次出血(二级预防),改善肝脏功能储备等方面给出了指导性意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基本规范。

    除了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的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经内镜下套扎及硬化治疗外,一些血管增殖及血管扩张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及一氧化氮(NO)供体等,也有可能用于治疗门脉高压。但是,目前对于上述因子治疗EGV的了解均来源于动物试验,尚需通过临床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肝性脑病治疗

    在治疗肝性脑病方面,除了要针对病因治疗、祛除诱因外,还要强调营养支持。目前的观点是,不能过分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机体的合成代谢,抑制分解代谢,保证正氮平衡。

    对于发作期肝性脑病患者,在首日可禁食蛋白质食物,给予葡萄糖以保证能量的供给,随着病情好转,蛋白质量增加至1.0-1.5g/(kg.d)。

    长时间禁止蛋白摄入,不但会加重自身蛋白质分解,增加芳香族氨基酸含量,还会导致肝功能恶化及感染的发生。同时,蛋白质营养不良可使患者全身肌肉总量减少,导致通过肌肉代谢清除氨的代偿机制被削弱,更容易发生肝性脑病。

    需要指出的是,肝性脑病并非静脉滴注入血白蛋白的禁忌症,因为静脉滴注白蛋白并不会经过肠道细菌分解而增加氨的产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3 15:4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