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7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摘------专家发现心情不好会破坏免疫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转摘------看过《红楼梦》的朋友大概都不会忘记这样一个场景:为给宝玉治病,贾府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家人试图用这种方式来医好宝玉的病。
        其实,这种“冲喜”的民间土方早在清代初期就已盛行。据《西石城风俗志》记载,婚未及期,婿父母有疾,以舆迎女往视……老百姓经常用这种风俗来消灾去病,这种风俗究竟是否迷信?“心情好,病就好了一大半”的处世态度,到底有无科学依据?
        最近,我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谢坤山,**一个年仅16岁的帅气小伙,身材匀称、体格健壮,但是一场不幸的事故之后,他只剩下一只眼、一条腿和一只手了。虽然身体残疾,但他依然凭借乐观的精神幸福的生活。
        以乐观精神战胜病魔的事情数不胜数,他们为何能够创造生命奇迹?
        乐观的心态会让你的身体状况也随之改变吗?经过数年研究,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研究所裴钢院士带领学生高华、孙悦,终于在身心之间找到了一条相互沟通的“密道”。
        这项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分子细胞》上,这一研究成果科学地解释了人的心理状况会影响身体健康的事实。
        在探讨久虑成疾之前,首先要知道人们生病的根源来自何处。佛教的《金光明经》对人类的发病根源进行了较早的探索。它认为,疾病的发生大致归于三种原因,首先是人体本身体质造成的,第二是饮食和四季时节的调节因素,第三是环境造成的。
        而中国传统中医对疾病根源也进行了细致研究,它归纳出应有三大疾病来源,分别是外因、内因和不内外因。内因主要指的是风、寒、暑、湿、燥、火等因素,其实这也是所谓的季节时令因素。内因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六欲,这里所说的就是人情绪对生理造成的影响。而第三种原因是外伤或意外事故及微生物等其他因素。
       无论是佛经研究还是中国的传统中医,都认为人类生病与周围的环境和人的体质非常相关。那么导致生病的最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营养免疫学家陈昭妃博士认为,人之所以生病,内因起决定作用。
       按照辩证法的观点来解释,不外乎是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外因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各种不利因素,比如细菌、病毒、不良环境等等;而内因才是起决定作用的,那就是人体本身的免疫系统存在问题。换句话说,人生病的关键因素不在细菌、病毒,而是人内部的免疫系统不平衡了。
        既然免疫系统是生病的最终起因,那么人的免疫系统都包含哪些内容,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高华解释说,人们经常提到的免疫力高低就是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大小。
       这种作用指的是人体自身产生的防御功能,也就是说当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等)的侵袭时,人体的防御部队———免疫细胞就会自动识别外来微生物,进而产生一种特殊抵抗力,有效清除微生物,维护人体健康。
       人体的防御部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T淋巴细胞“领导”的“细胞免疫部队”。另一部分是由B淋巴细胞“领导”的“体液免疫部队”。前者主要发挥调节人体免疫反应和直接杀伤外来入侵物的功能,后者则是产生抗体“免疫球蛋白分子”来中和掉外来病原微生物产生的毒素。
       在实际战斗中,“细胞免疫部队”和“体液免疫部队”之间会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协调,并肩作战。如何拥有一个较强的免疫力,并让它发挥更好的作用,就成为我们防止生病和治疗疾病的重要目标。
       科学家为拥有好身体开出了药方:保持良好的心情和作息规律,摄入足够丰富的营养。
       如果充足的营养供给会让免疫细胞强大,那么心理因素到底在其中起多大的作用?有时候我们即使营养充足,为什么还会生病呢?
       专家说,这是因为免疫系统发挥抗病作用时依靠的主要是传输系统,医学上又称为交感神经系统。人脑将各种信号传递给免疫系统细胞,进而指导细胞的重要生命活动,使其发挥正常的作用。倘若信息传递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免疫系统中细胞的活动,进而影响到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能力。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小组成员之一的高华说,“打个比方来解释这个问题,就好像是在与敌人打仗。我们要对敌人的猛烈进攻能够有效的防御,就必须依靠各种信息传递的畅通无阻,一旦我们的信息通道不畅或信息传递失误,无疑都会使我们的抵御行动失败。”
       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人心情不好时,掌管机体免疫功能的分子也会“不高兴”,从而使病毒和细菌有空可钻。
       在细胞信号传导中,有一类叫“G蛋白偶联型”的受体,它是细胞膜表面数量最大的一个受体家族,它承担着大量细胞信号传导的功能。而“β2肾上腺素”受体就是一种典型的“G蛋白偶联型”受体,它在体内的分布极其广泛,也是调控免疫系统能力的主要承担者。
        最近,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裴钢院士在做了相关实验之后,终于对此有了新发现。他们发现,在人体免疫系统中有一种名为“NF- kB”的重要物质,这种物质在免疫系统中掌管着许多基因的表达,并且在机体的免疫功能、应激反应、肿瘤发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发挥着中枢功能的作用。
       如果这种物质首先不能被激活的话,那么当它进入细胞核时,免疫系统中的细胞也不能被激活,从而导致人体的免疫系统也不能正常发挥作用。那么“NF-kB”的激活受谁控制呢?科研人员在实验中发现,它由传递信号的“G蛋白偶联”受体中的一个叫“K-arrestin2”的分子直接抑制。
       高华进一步地解释说,如果人的心情不好,就会导致“β-arrestin2”分子的异常,然后掌管机体免疫功能的“NF- kB”就会不高兴,最终就会直接影响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这时候病毒和细菌极容易“钻空子”,就会导致人生病。
       这一科学发现告诉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情,才是身体健康的第一要素。

    专家简介:
    裴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

[ Last edited by arven on 2005-1-19 at 07:02 PM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8 06:2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