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2691|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三伏贴的组方和应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独钓湘江雪 于 2013-7-1 19:41 编辑

这是我的新浪博客2010年6月14日发表的文章,有人只截取一小部分发表在爱爱医。我现在把 全文发表到外治板块。供大家参考!

于三伏天上午11时以前为佳,因此时阳气生发。初、中、末伏各贴药1次,连贴三年。

药物配方:
1、哮喘
     取穴  肺俞、百劳、膏肓
     1、药物  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麝香1.5克,生姜汁适量。

(1)消喘膏。白芥子30%、甘遂30%、细辛10%、干姜10%、麻黄10%、元胡10%,上药共研细末,以鲜姜汁调成糊状,摊于圆型硫酸纸或薄膜纸上。纸面积约为10mm2

(2)甘遂姜汁膏。组成为:白芷、白芥子、甘遂、半夏各15g。共研细末,等分成三包,每次用一包,以鲜姜汁调成厚糊状,摊成药饼四只备用。

(3)毛莨、天文草(均为鲜叶),各取3~5叶,捣烂成泥,加鲜姜汁调匀,做成直径2.5mm的药饼。
2、虚寒性便秘
     取穴  神阕、足三里、气海
     药物   巴豆2克,吴茱萸6克 ,肉桂3克 ,生姜汁少许。
3、风湿性关节炎
     取穴   曲池、足三里、外关、 阳陵泉、绝骨
     药物   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独蒜头任选一种。
4、高血压
     取穴  神阕  涌泉
     药物  吴茱萸60克,槐花30克,珍珠母30克,米醋适量。
5、过敏性
鼻炎
     取穴  肺俞、百劳、膏肓
     药物:白芥子5克,细辛、甘遂、玄胡各2克,麝香1.5克,姜汁适量。

(一)取穴:  

    常用穴:分3组。1)大杼、膏肓;2)风门、脾俞;3)肺俞、肾俞。


操作:  

    敷药制备:按白芥子50%、细辛30%、甘遂20%的比例称取药物,共研细末,用鲜生姜汁调和,分做成直径1厘米大小的药饼备用。

    于每年初伏、二伏、三伏进行治疗。每次选一组穴。贴敷时,先将麝香少许撒于药饼面上,用4厘米2大的胶布,将药饼贴于穴位上。可敷贴1~3小时,如病人感觉灼热难忍,宜提前将药饼除去。小儿贴药半小时即可。上述三组穴位,轮流选用,3次为一疗程,每年完成一疗程。

(二)取穴:  

    常用穴:印堂。

    备用穴:内关。


操作:  

    敷药制备:斑蝥一味(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生用,去头、翅研末,亦可炒酥研末过筛,装瓶备用。

    一般仅取印堂穴,效不佳时改用内关穴。令病人取仰坐或仰卧位,常规消毒穴位,待干燥后,用一块1厘米见方之胶布,中间剪一黄豆大小孔,贴在穴位上。以斑蝥粉适量,加水、蜂蜜、醋调为糊状(不宜太稀,以免流溢他处),将药物直接涂于小孔内的皮肤上。亦可用干斑蝥粉置于孔内。然后再取1平方厘米之胶布覆盖在原胶布上。24小时后去掉。每周1次。


6、慢性支气管炎

    (一)常用穴:分2组。(1)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2)天突、神阙、膻中、命门、灵台。

    备用穴:喘息加大椎、定喘;脾虚加足三里、丰隆;肾虚加肾俞、膏肓。

    操作:  

    敷药制备:(1)参龙白芥散:白芥子、细辛、甘遂、吴茱萸、苍术、青木香、川芎、雄黄、丁香、肉桂、皂角各等量,红参为1/10量,每10克药用海龙1条。均研细末,密封保存。使用前加适量麝香、冰片。用时以鲜姜汁调成糊状,做成直径1厘米的圆饼。

    (2)白芥子、细辛、白芷、甘遂、轻粉各等分,研细末,用蜂蜜做成蚕豆大药饼。

    治疗时,每次取一组穴位,两组穴位交替,据症加穴。药物亦选一组合。用参龙白芥散,应先令病人取适当位置,每穴拔罐5~10分钟(7岁以下只拔神阙,其它穴贴药)。然后,贴上药饼,用胶布固定,20小时取下,个别痒甚者3小时取下。于每年夏天入伏起头伏的10天中任选一天贴穴,以后每隔10天贴1次,共3次;冬季入九起,头九的9天内任选1天治疗1次,以后每隔9天贴1次,共3次。一年连治6次为一疗程,连治二个疗程以上。

    第2组药,可于平时贴敷,每次选1穴(双侧),先拔罐5~10分钟,然后用生姜涂擦穴位,令热,置饼于其上,以胶布固定。每次贴24~48小时,3~4天贴敷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7~10天。

(二)取穴:  

    常用穴::风门、肺俞、膏肓

    备用穴::定喘、心俞、肾俞、天突、膻中、足三里。

    操作:  

    敷药制备:(1)白芥子、细辛、甘遂、洋金花各等分, 麝香按6‰兑入。

    (2)白芥子2g,、延胡索2g、,生甘遂1g、,生川乌1g、,牙皂1g、,桂枝1g、公丁香0.2g。焙干,研细末过筛。

    上述两药任选其一。使用时将药粉用生姜汁 (或麻油)调成泥状。

    在每年夏天初、中、末三伏的第一天贴敷。每次选2~4对穴位,治疗时取坐位,对选定的穴位常规消毒后,先用毫针直刺穴位,背俞穴向内斜刺,使局部产生酸麻、胀感,不留针。然后用制备的药膏2~3g左右,置于橡皮膏中央,贴在穴位上。也可不经**直接贴敷,2小时后局部有烧灼感或蚁走感时揭去药膏,以局部微红或微微起水泡为佳,若贴敷局部反应不明显,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但一般不超过24小时。
还有很多寒性疾病,可以根据具体病情配方!

      


        2013年6月13日为庚戌日,夏至是6月21日,7月13日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为初伏;7月23日为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即为中伏;8月7日立秋,8月12日为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即为末伏。所以2013年“三伏”为40天。

2013年:(2013年中伏为20天)头 伏:2013年7月13日-2013年7月22日中 伏:2013年7月23日—2013年8月01日闰中伏:2013年8月02日—2013年8月11日末 伏:2013年8月12日-2013年8月21日


效果不错,坚持三年以上的治愈率比较高!
      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碎,过80~120目筛,备用。
      姜汁的制备方法:采用生姜,洗净,粉碎,三层无菌纱布挤压取汁而成。姜汁的浓度各地医院可以根据原有的经验和地域的特点在50%~100%之间适当调整,浓度调整可以通过加适量蒸馏水调配而成。
      生药粉和生姜汁或醋的比例为10克:10毫升,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贴敷时取生药粉用姜汁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
贴敷方法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贴敷时间
    ①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
    ②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分 +1 收起 理由
锦纹 + 1 全面

查看全部评分

收到3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3-7-1 19:39 | 只看该作者

三伏贴的组方和应用

家用的要计算好用量,比如哮喘 取穴有3个穴位,每个穴位有2个(一对)共计6个,每个穴位只需要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即可。你们自己家用按分量计算,根据比例减少即可。我提供的处方药量,一个人用不完的,适合门诊,如果按三伏贴,一年只要贴三次,想要加强,再增加2次。
3# 板凳
发表于 2013-7-3 19:10 | 只看该作者

三伏贴的组方和应用

伏前加强:7月1日 (周一)-- 7月12日
  头  伏:     7月13日(周六)--7月22日
  中  伏:     7月23日(周二)--8月1日
  闰中伏:   8月2日 (周五)-- 8月11日
  末  伏:     8月12日(周一)--8月21日
  伏后加强:8月22日(周四)--8月31日
4
发表于 2013-7-4 10:37 | 只看该作者

三伏贴的组方和应用

好贴。。。。。。。。。。。。。。。。
5
发表于 2013-7-10 10:53 | 只看该作者

三伏贴的组方和应用

甘遂可以用白甘遂吗?
6
发表于 2013-7-11 10:37 | 只看该作者

三伏贴的组方和应用

bucuobucuo不错不错~~~~~~~~~~顶了
7
发表于 2013-7-11 11:16 | 只看该作者

三伏贴的组方和应用

非常感谢啊,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正要用到了
8
发表于 2013-7-11 18:56 | 只看该作者

三伏贴的组方和应用

我只能买到制甘遂,制元胡,会不会影响效果啊?求教
9
发表于 2013-7-13 08:25 | 只看该作者

三伏贴的组方和应用

回复 8# aiyingzi


  外用药最好用生的,效果才好些。
10
发表于 2013-7-13 17:11 | 只看该作者

三伏贴的组方和应用

三伏贴药材包括炒芥子、百部、白芷、细辛、醋五味子、冰片6种。
11
发表于 2013-7-13 21:57 | 只看该作者

三伏贴的组方和应用

辛苦了!归纳得很好,学习了,谢谢。
12
发表于 2013-7-13 22:28 | 只看该作者

三伏贴的组方和应用

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麝香1.5克,是一个人一次的剂量吗,谢谢
13
发表于 2013-7-14 18:49 | 只看该作者

三伏贴的组方和应用

回复 12# 红毛猴


   前面已经详细说明,请耐心仔细看看各楼的内容!
14
发表于 2013-8-14 13:18 | 只看该作者

三伏贴的组方和应用

职业是饭碗,别打碎它!患者是衣食父母,别欺骗他!
这话讲的好   谢谢
15
发表于 2013-8-14 13:29 | 只看该作者

三伏贴的组方和应用

看到的有点晚,明年用吧
16
发表于 2013-8-20 16:44 | 只看该作者

三伏贴的组方和应用

好帖,学习了
17
发表于 2013-8-25 14:10 | 只看该作者

三伏贴的组方和应用

高血压都可以治疗吗?效果怎么样
18
发表于 2013-12-4 23:07 | 只看该作者

三伏贴的组方和应用

太全了!明年试试  感谢楼主无私奉献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19
发表于 2014-6-26 20:1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谢谢楼主分享。自己配药太麻烦了。现在有厂家推荐配制好的外贴膏药  不知道效果怎么样?现在哪家的比较好点、
20
发表于 2014-7-16 08:39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太感谢楼主的分享了,今年入伏,正想自己配贴给家人用用呢
21
发表于 2015-6-15 07:4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的分享   希望以后多多交流此类资料
22
发表于 2015-6-16 09:42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东西!!!
我学习了!!谢谢你
23
发表于 2018-7-12 18:35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啊,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正要用到了
24
发表于 2018-7-28 10:50 | 只看该作者
多谢版主无私奉献,收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 17:0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