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890|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家医案] 遍访当地名医,终无结果的疑难病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5-1 2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病人女,60岁,全身游走性疼痛,以双下肢为重,患病10年,病程中喜暖畏寒,脚心冒风,不敢着地,怕凉,终年厚衣,且伴有头晕`心悸,尿频数,排尿时心悸加重,面孔潮红,舌质淡红,苔浊腻,脉沉细.
2# 沙发
发表于 2006-5-1 23:30 | 只看该作者
阳虚不运,水湿上泛,桂枝10龙骨10牡蛎10炙甘草10生姜10细辛3、附子10以三剂一试
3# 板凳
发表于 2006-5-2 17:18 | 只看该作者
请把病史描述的更清楚些,“头晕`心悸,尿频数,排尿时心悸加重,面孔潮红,”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患者都曾接受过什么治疗
4
发表于 2006-5-6 12:46 | 只看该作者
心肾阳虚,用济生肾气丸药常服
5
发表于 2006-6-2 12:27 | 只看该作者
金匮黄芪桂枝五物汤出入。
6
发表于 2006-6-4 00:28 | 只看该作者
为何不考虑乌头汤出入?
7
发表于 2006-6-4 11:31 | 只看该作者
关节有无肿胀变形僵硬?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8
发表于 2006-6-25 00:03 | 只看该作者
用附子汤加肉桂、甘草
9
发表于 2006-8-26 12:50 | 只看该作者
久病必有痰.必有淤,此案属怪症!驱风胜湿祛瘀通络:地龙250.蜂房60.白花蛇1条.全蝎20.乌蛇60克.灵仙15克>研末每服34克日3次!四君子汤加四物汤日一剂!13518680939
10
发表于 2006-8-26 12:51 | 只看该作者
更正:每次用量为3到4克
11
发表于 2006-8-26 14:13 | 只看该作者
痹证日久,心肾阳虚,以补益心肾阳气为主,加用袪风散寒除湿药
12
发表于 2006-8-26 20:52 | 只看该作者
游走者风之性,重浊者水之性!

风水为患,责之肾阳、卫表也!

治法:温肾阳以化气行湿,固表以驱在表之风邪!
13
发表于 2006-8-27 07:45 | 只看该作者
右归丸合驱风除湿药可治
14
发表于 2006-8-27 08:05 | 只看该作者
在我镇上也有一例类似此症的病人,后被诊断为心因性病变引起.
15
发表于 2006-8-27 22:37 | 只看该作者
周痹,又称为行痹,《内经》说的比较明白了。行痹”或“周痹”俗称“走注”,痹证类型之一。临床表现肢体酸 痛,痛而游走无定处。病因风寒湿三邪中以风邪偏胜,而风邪易于游走所 致。故《素问.痹论》说:「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此人有兼夹之证,当细细分析辨证。阳虚明显,当温阳祛风,除湿止痛。治在法不在方,治疗***正确,用药自然有效,每个人的用药各有自己的特点,酌情轻重寒热虚实,黄芪桂枝五物汤,肾气丸,左归丸,乌头汤等方加减应用,如何把握病情的寒热虚实阴阳表里,是最为关键了。加减在这个人身上也显得重要,因为病史长,身体损伤的脏腑功能重,久病及肾,久病多瘀,久病多痰都要有考虑,孰轻孰重,补虚是补三分,是补七分也是较为关键,这需要医者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中不断修正治则和药物、剂量等,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不知然否?
16
发表于 2006-8-27 23:38 | 只看该作者
蒙古疗法,审慎使用:

查病人脊柱、骨盆是否有不在解剖位置的部位,15楼的观点我赞同,但是我认为成因是由于脊柱受损压迫引发的植物神经紊乱造成的,风邪是由受损部位入侵,先治本,用美式整脊手法,然后治标,针药并用,配合药罐治疗。
17
发表于 2006-8-28 00:2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病人的西医诊断是什么?是不是甲减?
18
发表于 2006-8-28 12:48 | 只看该作者
治疗这种疾病其实很简明的。我每天都会碰见很多个,我的方法是。穴位埋线。然后化脓灸。效果非常好。90%以上,1次有明显效果。


可以电话咨询具体方法:13633273220马医生
19
发表于 2006-10-27 22:00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认为是肾虚水泛,水饮凌心。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20
发表于 2006-10-28 09:03 | 只看该作者
感觉上实下虚,痰湿为患为主,当温肾化湿,祛风止痛为先!
21
发表于 2006-10-28 13: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幽兰暗香 于 2006-5-1 22:28 发表
病人女,60岁,全身游走性疼痛,以双下肢为重,患病10年,病程中喜暖畏寒,脚心冒风,不敢着地,怕凉,终年厚衣,且伴有头晕`心悸,尿频数,排尿时心悸加重,面孔潮红,舌质淡红,苔浊腻,脉沉细.

阳虚为沉阴虚见细,久病之后阴阳两虚,苔浊腻,为中焦气机失常浊气上逆.游走性疼痛当为内风,
其余诸证亦可见于阴阳两虚.
治宜阴阳同治,益气化浊和中.参以行血..
观其症状似乎阴阳之中当以补阳为主.
似无成方可寻.如果组方的话:金匦肾气丸加减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22
发表于 2007-4-6 12:09 | 只看该作者
阳虚不运,水湿上泛,桂枝10龙骨10牡蛎10炙甘草10生姜10细辛3、附子10以三剂一试
再加补中益气汤,附桂地黄汤加减可见效
23
发表于 2007-4-6 13:47 | 只看该作者
此病应是桂枝芍药知母汤证.患者全身游走性疼痛,是风湿入侵筋脉关节,痹阻气血所致.病久不解,湿邪下注,所以下肢为重.风湿相搏,清阳不升,所以头晕,湿为阴邪,所以畏寒.湿邪陵心,所以心悸.湿邪阻滞中焦,胃失和降,化热,所以舌红苔浊腻.脉沉细说明肝肾不足.张仲景在论述历节病的成因时说: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主肝.此即说历节病的成因是肝肾不足.
24
发表于 2007-4-7 14:03 | 只看该作者
病人女,60岁,全身游走性疼痛,以双下肢为重,患病10年,病程中喜暖畏寒,脚心冒风,不敢着地,怕凉,终年厚衣,且伴有头晕`心悸,尿频数,排尿时心悸加重,面孔潮红,舌质淡红,苔浊腻,脉沉细.


综观病史为阳虚水泛,宜真武汤加枣仁,远志,茯苓换土茯苓.
25
发表于 2007-4-7 14:41 | 只看该作者
病人女,60岁,全身游走性疼痛,以双下肢为重,患病10年,病程中喜暖畏寒,脚心冒风,不敢着地,怕凉,终年厚衣,且伴有头晕`心悸,尿频数,排尿时心悸加重,面孔潮红,舌质淡红,苔浊腻,脉沉细.
   我认为还是应该是风痹,证属心肾阳虚,水饮凌心,治法:温阳利水,交通心肾,兼以祛风活血。
    方药:制附子15 黄芪 20 制半夏 12 枣皮 15 薤白12 括蒌12 桂枝12 鸡血藤30
       茯苓15  肉桂3G  甘草8 
或可加点川芎。
请各位兄弟批评指正!

[ 本帖最后由 linkaihua 于 2007-4-7 14:52 编辑 ]
26
发表于 2007-4-7 16:21 | 只看该作者
少阴阳虚.感受寒邪.用麻黄附子细辛为主.
27
发表于 2007-4-11 01:20 | 只看该作者
同意。。。。。。。。。。
28
发表于 2007-4-11 07:15 | 只看该作者
少阴阳虚.心肾不交,阴阳格拒,虚阳上越,感受寒邪,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之。
29
发表于 2007-4-11 07:19 | 只看该作者
同时还见有阳虚,膀胱气化不利
30
发表于 2007-4-14 13:41 | 只看该作者
阳虚水泛,水气凌心,真武汤合桂枝汤啊!
附子 茯苓 白术 生姜 桂枝 秦艽 白芍 苍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 00:4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