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705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谢庆良老师胸椎手法研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2-6 0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张鸿杰 于 2011-2-6 15:22 编辑

胸椎矫正技术共有上、中、下段三种手法,及侧弯特殊手法。胸椎矫正技术的实施,如同颈椎及腰椎矫正技术般,不仅具有治疗效果,亦有保健之功效。但因胸椎矫正技术较属高难度之技术,且施力位置不对,易较易造成伤害,学者应小心勤练之。

胸椎矫正技术注意事项:
1、此技术对老年人,尤须注意,切匆施力过大,尤其更年期后患有骨质疏松症者,更须注意。
2、矫正的手法,应确定置于胸椎之两侧横突上,若超过横突,将造成肋骨伤害。
3、矫正时以由下往上,依序矫正为佳。
4、矫正时,两脚(尤其前脚)应稳健置于地面。
5、矫正时,以平稳力量下压,切勿以瞬间之粗暴力量。
6、确定患者全身放松,并告之呼吸平稳,切勿闭气。
7、小心患者身上之饰物(如手环)以免受其伤害。
8、尊重患者,切勿因口臭影响患者。
9、肌肉僵硬者,须先使用软组织处理手法。
10、[上段手法]适用于T1-T4。[中段手法]适用于T5-T8。
[下段手法]适用于T9-T12[侧弯手法]适用于X光显示,或明显有胸椎侧弯时。胸椎矫正技术以上段(尤其T1及T2)及下段(尤其T11及T12,甚至L1,L2)属高难度技术,学者尤须勤练。

胸椎矫正技术的杠杆姿势:
1、患者姿势:患者正卧,双手抱胸,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双手肘并排置于胸骨上,尽量靠近床沿。
2、术者姿势:
(1)站于患者右或左侧,双脚尽量张开,采前弓后箭姿势。
(2)重心置于前脚,右手掌由患者之腰椎前突处(或胸椎处)伸入。
(3)将患者双手肘压于术者腋下,左手托住患者后脑。此时须注意:
(a)患者双手抱紧,可使其胸椎得到左右撑开的效果。
(b)将患者后脑托起。可使其胸椎得到上下撑开的效果。
(c)压住患者双手肘时,应以较高处为佳,以免操作时,压到患者的胃部。学者须依些杠杆姿势,实行各种手法。


各种胸椎矫正技术讲解:
1、下段手法:将患者上身抬起约60度,右手成半握拳或“C”字型置于胸椎下段(T9-T12)处,当做杠杆原理的支点,然后利用本身及患者的体重对患者做垂直的施压。愈往上则角度愈小。
2、中段手法:将患者上峰抬起约30度,右手成半握拳或“C”宇置于胸椎中段(T5-T8)处,当做杠杆原理的支点,然后利用本身及患者的体重对患者做垂直的施压。愈往上则角度愈小。
3、上段手法:将患者上身抬起约15度,右手成半握拳式“C”宇型置于胸椎上段(T1-T4)处,当做杠杆原理的支点,然后利用本身及患者的体重对患者做垂直的施压。愈往上则角度愈小。
4、侧弯手法:若X光显示椎有左侧侧弯时,则依侧弯部位,依上、中、下段矫正要领,配合偏重左侧加压法(即将患者身体向左侧施压或者调整术者手掌左侧较高)实施之。若X光显示胸椎有右侧侧弯时,则如同左侧弯手法,实施右侧加压法。若侧弯太大时,切勿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伤害。
5、变换手法:因身材及其它原因不能使用正常手法时,则可选择下列变换手示勤练施用之。
(1)腹部压肘法:用于太胖的患者或手太短的术者。
(2)单手环抱法:患者近侧手环抱术者腰部,用于太胖的患者或手太短的术者。
(3)左侧矫正法:用于左腿无力的术者,改站于患者左侧操作。
(4)变患杠杆支点法:此法又分为两种手法:
方法一:以右腋压住患者双手肘,右手抱住患者头部,以左手当杠杆支点之矫正手法。
方法二:患者双手交叉抱于颈椎,术者右手前臂横压于患者两手肘处,以左手当杠杆支点之矫正法。(此法可在右手对调术)

15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愧吾无术疗民疾 + 1 不错的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收到15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1-2-6 08:24 | 只看该作者

谢庆良老师胸椎手法研析

一直在用却不知道是谁的手法     感觉不错   挺好用的    图很清晰    受益了    谢过楼主
3# 板凳
发表于 2011-2-6 08:44 | 只看该作者

谢庆良老师胸椎手法研析

本帖最后由 张鸿杰 于 2011-2-6 10:53 编辑

个人在运用此手法中的体会:
1、治疗床选用稍微比较软的,在下压时医者的矫正手作为杠杆的支点,要承担较大重量,软基质的床不易伤手。
2、在运用此手法的初期,会出现指间关节的疼痛现象,系手法掌握不熟练,力量掌握不好,造成对指间关节周围韧带损伤所致,熟练之后即可。
3、此手法适应于T1--L2范围,关键在于上抬的角度,在做T1--T3时,初期不易掌握,不要强求,高胸段有很多其他好的手法可以替代,比如董安立、王遵来、于仁波等老师的,安全第一。
4、这个手法下压力比较大,一定要严格掌握好禁忌症,下压时靠医者身体的体重,轻轻下顿即可,千万不要全力猛压,用的是一个复合力,关键在于一个巧力。
5、对于一些身体比较宽胖体型的患者,可将医者胸腹部压到患者肘部,不然,矫正手无法到达矫正位置。
6、矫正手的作用力点:在患椎的两侧横突,宽则容易伤到肋骨。做的时候,以棘突为中心,矫正手将棘突含在手型中心,矫正手的横轴和棘突线吻合。
7、辅助手必需将患者后脑托起,即颈部前屈,可使其胸椎得到上下撑开,有利于矫正。
由于本人没有参加过谢老师的培训,以上体会纯属个人使用心得,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4
发表于 2011-2-6 10:51 | 只看该作者

谢庆良老师胸椎手法研析

学习了,不错,体会体会
5
发表于 2011-2-6 11:08 | 只看该作者

谢庆良老师胸椎手法研析

謝謝分享謝慶良老師胸椎手法研析
6
发表于 2011-2-6 12:51 | 只看该作者

谢庆良老师胸椎手法研析

谢谢张鸿杰老师的精彩讲解和提醒!
老筋献花了
7
发表于 2011-2-6 12:55 | 只看该作者

谢庆良老师胸椎手法研析

个人在运用此手法中的体会:
1、治疗床选用稍微比较软的,在下压时医者的矫正手作为杠杆的支点,要承担较大重量,软基质的床不易伤手。
2、在运用此手法的初期,会出现指间关节的疼痛现象,系手法掌握不熟练,力量掌握不好,造成对指间关节周围韧带损伤所致,熟练之后即可。
3、此手法适应于T1--L2范围,关键在于上抬的角度,在做T1--T3时,初期不易掌握,不要强求,高胸段有很多其他好的手法可以替代,比如董安立、王遵来、于仁波等老师的,安全第一。
4、这个手法下压力比较大,一定要严格掌握好禁忌症,下压时靠医者身体的体重,轻轻下顿即可,千万不要全力猛压,用的是一个复合力,关键在于一个巧力。
5、对于一些身体比较宽胖体型的患者,可将医者胸腹部压到患者肘部,不然,矫正手无法到达矫正位置。
6、矫正手的作用力点:在患椎的两侧横突,宽则容易伤到肋骨。做的时候,以棘突为中心,矫正手将棘突含在手型中心,矫正手的横轴和棘突线吻合。
7、辅助手必需将患者后脑托起,即颈部前屈,可使其胸椎得到上下撑开,有利于矫正。
由于本人没有参加过谢老师的培训,以上体会纯属个人使用心得,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2朵
8
发表于 2011-2-6 14:01 | 只看该作者

谢庆良老师胸椎手法研析

回复 3# 张鸿杰

个人在运用此手法中的体会:
1、治疗床选用稍微软的,在下压时医者的矫正手作为杠杆的支点,要承担较大重量,软基质的床不易伤手。
2、在运用此手法的初期,会出现指间关节的疼痛现象,系手法掌握不熟练,力量掌握不好,造成对指间关节周围韧带损伤所致,熟练之后即可。
3、此手法适应于T1--L2范围,关键在于上抬的角度,在做T1--T3时,初期不易掌握,不要强求,高胸段有很多其他好的手法可以替代,比如董安立、王遵来、于仁波等老师的,安全第一
4、这个手法下压力比较大,一定要严格掌握好禁忌症,下压时靠医者身体的体重,轻轻下顿即可,千万不要全力猛压,用的是一个复合力,关键在于一个巧力。
5、对于一些身体比较宽胖体型的患者,可将医者胸腹部压到患者肘部,不然,矫正手无法到达矫正位置。
6、矫正手的作用力点:在患椎的两侧横突,宽则容易伤到肋骨。做的时候,以棘突为中心,矫正手将棘突含在手型中心,矫正手的横轴和棘突线吻合。
7、辅助手必需将患者后脑托起,即颈部前屈,可使其胸椎得到上下撑开,有利于矫正

张鸿杰老师体会表述的太精彩了!恳请斑竹给加分吧!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9
发表于 2011-2-6 21:35 | 只看该作者

谢庆良老师胸椎手法研析

本帖最后由 路工平 于 2011-2-6 21:58 编辑

实用、好帖谢卫东吗
10
发表于 2011-2-6 23:11 | 只看该作者

谢庆良老师胸椎手法研析

实用、好帖!谢谢
11
发表于 2011-2-6 23:26 | 只看该作者

谢庆良老师胸椎手法研析

不错,不错,分析到位
12
发表于 2011-2-23 10:34 | 只看该作者

谢庆良老师胸椎手法研析

实用、好帖!谢谢
13
发表于 2017-5-24 22:3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们的分析指点
14
发表于 2017-8-24 14:5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好,谢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4 01:3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