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6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正骨版] 手法整复治疗幼儿股骨干骨折17例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6-4 0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手法整复治疗幼儿股骨干骨折17例手法整复治疗幼儿股骨干骨折17例体会
      重庆市丰都县中医院中医骨伤科: 李科
    股骨骨折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但幼儿股骨干骨折较为少见.此型骨折多为高处跌落,交通事故或重物打击等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前者多为横断或者粉碎;后者多为斜形或横断;除青枝骨折外多为不稳定性骨折.一方面考虑到患者年龄小,手术麻醉风险大,另一方面考虑到手术的创伤会在骨折愈合后给患儿留下疤痕.我科主张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下肢皮牵引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幼儿股骨干骨折.自2003年11月至2007年2月以来我科收治17例股骨干骨折,随访3~24M,疗效满意,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1月至2007年2月共收治17例幼儿股骨干骨折。1Y以下2例,1~2Y8例,2~4Y5例,5~7Y2例;青枝骨折3例,横形骨折2例,斜形骨折9例,螺旋形1例,粉碎性2例;中上段8例,中下段9例。均未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1.2  临证分型
    两折端在中上1/3时,除重叠外,移位无一定规律,大部分近端呈外展屈曲倾向,远折端因内收肌的作用下端向内上方移位,两骨折断端向前外成角,向外侧不同程度旋转;中下1/3骨折时,膝关节后方关节囊及腓肠肌牵拉,远折端向后倾斜移位,近端因肌肉牵拉向前下方与远端重叠移位,多数远折端有外旋。
    1.3 诊断标准
    本组所选取病例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①明显外伤史 ②局部肿胀、疼痛、压痛、叩痛、皮下淤斑、大腿部明显畸形、骨檫感、活动功能障碍 ③X线片示股骨骨皮质连续性中断。
    2   治疗方法
    2.1 手法复位方法
   《伤科汇篆·大搛骨》引《陈氏秘传》云:“令患者仰卧绑其胸肋于凳脑上,如左足伤者,直值左足,竖屈右足,医者侧立其右手凳沿上,系其左足之胫骨,着力挽带拔伸患者,复又揣扪患者归原接定······然后帖膏药,外加夹缚”。参考此法,在手法复位时,患儿在家长的配合下采取被动仰卧位,患肢伸直,一助手双手在患者大腿根部卡住,一助手握住远端徐徐牵引,根据患者外旋移位角度作内旋;术者立于患侧,双手掌加压在断端内外侧作对抗挤压,纠正侧方移位。然后根据前后移位方向双手拇指在前侧,其余四指在大腿后侧根据前后移位方向做对抗提位、按压以纠正前后移位,最后,双手十指相扣在断端微微环形挤压。
    2.2 牵引固定方法
    2.2.1 固定方法
    用硬纸板制作夹板,根据患儿体形确定夹板宽度,根据患儿大腿长度制成内、外、后三侧超关节夹板、前侧夹板取大腿同等长度。用绷带撕成宽约1cm布条四根,外敷自制活血化瘀膏药,骨折断端远近两端前后侧上下2cm处根据骨折移位方向反方向对抗加放棉垫,内外两侧相同位置放置棉垫,外用自制小夹板固定。复查X线片了解对位对线情况。两天后复查换药。根据肿胀情况,调整夹板松紧度,12日后再次复查x片无移位。固定4-6周,根据骨痂生长情况,去除外固定,加强功能锻炼。
    2.2.2牵引方法
   选取布胶布以小腿双倍小腿长度为宜,宽为4cm。用一4×4cm正方形木块中间钻孔。居中放置于胶布上,周围用木板相当厚度胶布缠紧,小腿内外侧胶布从上而下居中撕成两条,从踝关节处贴于小腿上,然后用窄布胶带从上而下斜形缠绕,外缠绷带。内外踝部放置棉花,用适宜长度绷带穿过木板小孔,打结。远端悬吊砖块,作水平牵引,重量以4.5kg为宜。
    3  治疗结果
    3.1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治愈 骨折解剖或接近解剖复位,有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功能完全式基本恢复 ②好转 对位良好,骨折线模糊,断端对位2/3以上,行走无疼痛 ③未愈 局部疼痛,局部畸形无改变,功能障碍。
    3.2 结果:
    本组17例随访3-24m,行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小腿皮牵引治疗后按以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治愈11例,好转5例,未愈1例,总效率达94.1%.


   4  讨论
    儿童骨折具有愈合迅速,自行塑型能力强,牵引或外固定后不易引起关节僵硬等特点,故绝大部分儿童肢体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1]。儿童股骨干骨折,尤其是幼儿股骨干骨折,若是闭合性骨折,并且未合并血管神经损伤,一般均为保守治疗之适应症。由于儿童股骨干骨折后邻近骨骺的侧支血循{MOD}增加,可**肢体过度生长,故整复时允许骨折端一定程度的重迭移位。在治疗过程中,骨折在维持对线情况下,短缩不超过2cm,无旋转畸形,均可认为达到功能要求[2]。皮牵引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幼儿股骨干骨折,方法简易,治疗期间调整方便,患儿痛苦小,费用低,特别适合我县这种经济不发达地区采用。
   参考文献
 1 吉士俊,等.小儿骨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54
 2 王亦璁,等.骨与关节损伤.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620
体会(2008第二期《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本帖最后由 cgc850102 于 2008-6-4 12:1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7 20:1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