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9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健美验案四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4 1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脱友
  
  患者,女,30岁。头发脱落已半年之久,每日梳头时头发大量脱落,洗头时更甚,无痛痒感。曾经多家医院用谷氨酸、谷维素,生发药物治疗,未效。诊见头发稀疏,枯燥失润,触之即落,头屑甚多,面色黄白,肌肉消瘦,精神困倦,伴见心悸失眠多梦,舌质红苔薄白,脉象细数,此系血虚而燥,血不荣发之故。拟以养血润燥,益精生发之法。
  处方:黑芝麻、生地、蒸何首乌各30克,柏子仁、旱莲草各15克,侧柏叶12克,当归、知母各9克,水煎服。
  上方连进8帖,脱发停止,心悸消失,已能安寐,饮食大增。效不更方,继服15剂告愈。
  发乃血之余,血虚不能上荣于发,故发枯脱落;心悸、失眠、多梦者,系心血不足、心肾不交、神不守舍之故。本案用黑芝麻、生地、蒸首乌、当归养血益精;柏叶、知母、旱莲草凉血乌须而黑发;柏子仁养心安神,善治血虚、心悸、失眠。心血得养,水火既济则失眠、多梦、心悸自除;阴血充上荣于发,发根固而自不脱落。
  
  二、雀斑
  
  患者,女,22岁,未婚。脸面起云片状斑1年。初时月经前错,有紫血块,腹痛。继之脸面出现黄褐色云片状斑,以眼鼻处较深,无痛痒感。经多家医院检查治疗,收效甚微,反有扩大蔓延之势。诊见:颜面蝴蝶斑3处,眼鼻处色较深,呈灰褐色,两颊有散在点状雀斑,小米大小,不痛不痒,伴腰痛,白带淋漓,舌红苔白腻,脉象弦数。此属气滞血瘀于孙络,兼有湿热伤及带脉之故。拟以理气、活血、祛湿之法。
  内服方:香附15克,青皮、陈皮、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各9克,当归、墓头回各30克,桔梗6克,水煎服。
  外洗方:柿子树叶20片,浮萍草30克。水煎外洗,每日洗2次,每次洗15分钟。
  外点方:祛雀斑水晶膏:江米20粒,生石灰半酒杯,食用碱面3克。先用温开水将碱面溶化约6毫升,水倾入杯内搅拌稠糊,将江米插入1/2。然后将杯倒伏于净地上,待24小时后,启用上半截熟江米,调和成膏。视雀斑大小,取相等大小的膏粘涂于雀斑上,少停有灼热感,约10分钟左右消失,3日内不要洗去药物。连点3次,其斑自落不留疤痕(黄褐斑勿涂)。
  上方连服5剂白带已除,腰痛大减,脉象细数。照原方去墓头回,加茯苓15克,继服20帖,黄褐斑基本退净,雀斑全部脱落。即服人参养荣丸1丸,七制香附丸1/2包,日服3次,继服15日而愈。次年结婚,二年生子,斑未复发。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由火郁于孙络之血分,风邪外搏,发为雀斑”。实系七情内扰,气滞血瘀所为。本案用《医宗金鉴》之“桃红四物汤”加香附、青皮、陈皮理气行气而解郁,“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墓头回可人脾以泄湿热,又人肝以泻邪火,故能清利湿热,止血止带,是治白带最有效的良药;桔梗为诸药之舟楫,引药上行于面。后加茯苓者,以健脾补中巩固疗效。
  
  三、扁平疣
  
  患者,女,27岁。双手背及背胁部生刺瘊半年。平素喜食辣椒,饮啤酒,体胖惧热,每日沐浴数次,洗手更频,突然发现手背起丘疹状物,不疼不痒,渐大如绿豆,顶端有刺状肉,延及背胁,计有30余个;右手最大如黄豆许,曾用刀剪除去,涂以碘酒,虽平,他处又生。诊见:面色红润双颊微紫,身高1.6米,体重75千克,手背处各有10余个大小不等的疣,无痛痒感。此系外感风热之毒,内动肝火之故,拟以清热解毒、散风平肝之法。
  内服方:金银花、菊花、白鲜皮各15克,黄芩10克,生苡仁30克,六一散10克,水煎服。
  外洗方:白矾、木贼草、生香附各30克,水煎外洗,日2次。
  外涂方:五石膏(煅石膏、西滑石各30克,煅炉甘石12克,枯矾9克,广丹3克,轻粉3克,冰片2克,共研极细粉,凡士林油调成软膏)外涂,日2—3次。
  上方连服15剂,扁平疣消失过半,继服5剂,并用洗、涂药物,疣全部消失。嘱其勿啖辛辣、啤酒2个月,沐浴次数适度减少。1年后随访未再复起。
  扁平疣中医称千日疮,又名瘊子、疣疮。多为外感风、湿、热邪,化毒腐及肌肤,内因嗜食辛辣厚味或气郁起动肝火所致。故用金银花、黄芩、菊花清热解毒、平泄肝火;生苡仁健脾渗湿;白鲜皮除湿祛风;妙在六一散(滑石、甘草)引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风湿热既除,毒解而疣消。
  
  四、肥胖症
  
  患者,女,32岁。全身发胖3年。产后突然腹胀大,腹部脂肪增厚,肚大腰痛,困倦乏力,少腹妊娠纹扩大,行走稍快心慌气喘。身高1.56米,体重62千克,腰围80公分,曾服大黄泻剂、饥饿、冷开水疗法及曲美等减肥药均无效。诊见:面色黄白,心情郁闷,面部有少量黄褐斑,月经量多夹紫黑色血块,白带多,下肢轻度浮肿,腹胀如鼓,舌质青暗,舌边有瘀斑如黄豆大,脉象细涩。此系气血瘀滞,脾肾阳虚之故,拟以健脾温肾、益气化瘀之法。
  处方:生黄芪、生苡仁、蒸何首乌各30克,炒白术、熟地(砂仁拌)、当归、淫羊藿、肉苁蓉各15克,香附子、川芎、巴戟天、枸杞子、熟附于各10克。水煎服。
  配针:神门(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手法:平补平泻,留针15分钟,3日针1次。
  上方服20剂,体重减轻3千克,精神倍增,白带已除,腰痛消失,舌红润,瘀斑消退,脉细数有力。效不更方,继服15剂,腹胀若失,体重减为56千克,腰围为72公分。遂服补中益气丸、金匮肾气丸善后,告愈。
  肥胖属于中医胀证范畴。《灵枢·胀论》云:“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廓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本案产后起胀,属本虚标实,故采取“塞因塞用”之法。方中黄芪、白术、生苡仁补气健脾而利水,“无湿不作胀”水湿去而胀自减,是以为君药;阳虚则阴盛,阳盛则阴消,故用附子、淫羊藿、巴戟天、枸杞子、肉苁蓉以助元阳之火;更有当归、川芎、熟地养阴血兼化瘀;香附理气解郁以调经;何首乌补肾精而益肝血,与淫羊藿合用有壮肾阳而不损肾阴之妙。
头像被屏蔽
2# 沙发
发表于 2014-3-3 21:0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4 04:3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