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73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笔试资源]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一些有用的知识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1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流行病学莫忘记,典型病例少有的。高烧只要超一周,伤寒诊断不能丢。缓脉脾大玫瑰疹,三项至一更怀疑。血髓粪培是常规,肥达递增有意义。
2# 沙发
发表于 2016-7-24 18:55 | 只看该作者
正常听诊区域



胸外气管
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
胸骨两侧12肋间隙、肺尖前后部、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
大部分肺野均可听见,但以**下部及肩胛下部最强,腋窝下部次之,肺尖较弱。
产生机理
是空气进出气管发出的声音
吸入的空气在声门、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湍流产生的声音
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特点的混合性呼吸音
是由于空气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进出移动的结果
鼾音
气管或主支气管
哮鸣音
主支气管以上的大气道
大水泡音
气道、主支气管或空洞部位
中水泡音
中等大小的支气管
小水泡音
小支气管
胸膜摩擦音
下侧胸壁最易听见

3# 板凳
发表于 2016-7-24 18:56 | 只看该作者
用手指在局部按压5s离去,如在离去手指5s后仍不能恢复原状,即为指陷性水肿。
(一)三度分法
Ⅰ度:按上法按压,按压深度指印可明视或用手抚摸有凹陷者。
Ⅱ度:按压后有较深的指印,1Os后仍不能恢复,水肿可明视,皮肤紧张可不发亮(重Ⅱ度可发亮)。
Ⅲ度:短时间(3s内)轻压却能在长时间(10s以上)内不恢复,皮肤发亮,甚至裂口流水等。
(二)四度分法
Ⅰ度:足部及小腿有明显的凹陷性浮肿,休息后仍不消失。
Ⅱ度:除Ⅰ度外,同时伴有大腿水肿,皮肤紧张。
Ⅲ度:水肿波及腹部及外阴,皮肤紧张发亮。
Ⅳ度:全身浮肿,有时伴有腹水。
4
发表于 2016-7-24 18:56 | 只看该作者
1.Q波型和非Q波型心肌梗死:非Q波型心肌梗死过去称为“非透壁性心肌梗死”或”心内膜下心肌梗死“。部分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电图可只表现ST段抬高或压低及T波倒置,ST-T改变可呈规律性演变,但不出现异常Q波,需要根据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指标明确诊断。近年研究发现:非Q波型梗死既可是非透壁性,亦可为透壁性。与典型的Q波型心肌梗死比较,此种不典型的心肌梗死较多见于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此外,发生多部位梗死(不同部位的梗死向量相互作用发生抵消)、梗死范围弥漫或局限、梗死区位于心电图常规导联记录的盲区(如右心室、基底部、孤立正后壁梗死等)均可产生不典型的心肌梗死图形。
2.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临床研究发现: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可以不出现Q波,而非ST段抬高梗死有的可出现Q波,心肌梗死后Q波通常是回顾性诊断。为了最大程度地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今年提出把急性心肌梗死分类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梗死,并且与不稳定心绞痛一起统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以ST段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分类突出了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在Q波出现之前及时进行干预(溶栓、抗栓、介入治疗等),可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或减少梗死面积。另外,ST段抬高梗死和非ST段抬高梗死二者的干预对策是不同的,可以根据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而选择正确和合理的治疗方案。在作出ST段抬高或者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时,应该结合临床病史并注意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ST段改变。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如不及时治疗可演变为Q波型或非Q波型梗死。
5
发表于 2016-7-24 18:56 | 只看该作者
指标
开始增高时间h
峰值时间h
恢复正常时间h
灵敏度%
特异性%
Mb
0.5-2.0
5-12
18-30
50-59
77-95
CK
3-8
10-36
72-96
--------
---------
CK-MB
3-8
9-30
48-72
17-62
92-100
LDH
8-18
24-72
144-240
---------
---------
cTnT
3-6
10-24
240-360
50-59
74-96
cTnI
3-6
14-20
120-148
6-44
93-99
FABP
0.5-3.0
--------
12-24
78
----------
注意:内科学和诊断学的差异.内科学认为肌钙蛋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诊断学认为肌钙蛋白敏感性较高,但是特异性没有CK-MB高,这一点注意!!
6
发表于 2016-7-24 18:58 | 只看该作者
7版内科学P256:一般来说,左右上臂的血压差<1.33-2.66kPa/1.33kPa(10-20/10mmHg),右侧>左侧。如果左右上臂血压相差较大,要考虑一侧锁骨下动脉及远端有阻塞性疾病,例如大动脉炎、粥样硬化。
8版内科学P256:一般来说,左右上臂的血压差<1.33-2.66kPa(10-20mmHg),右侧>左侧。如果左右上臂血压相差较大,要考虑一侧锁骨下动脉及远端有阻塞性疾病。
8/7年制本硕连读内科学教材:在鉴别诊断中没有讲述到该知识点。
实用内科学:在鉴别诊断中没有讲到该知识点。
7版诊断学:正常双上肢血压差别在5-10mmHg,若超过此范围则属异常,见于多发性大动脉炎或先天性动脉畸形等。
8版诊断学:与7版诊断学一致。
7
发表于 2016-7-24 18:59 | 只看该作者
发病前有上感史的疾病


1.急性ITP2亚急性甲状腺炎3.病毒性心肌炎4.急性肾炎 5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6. **N(急进性肾炎):半数以上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病史 7. IgA肾病:发病前有上感少数发生于胃肠道或尿路感染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约50%患者有前驱感染,可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急性起病) 8.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1/3-1/4患者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9. 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是一种浆液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发病前数周常有“上感史”,起病急骤。10.  过敏性紫癜:发病前1-3周有上感史(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最常见)。
8
发表于 2016-7-24 18:59 | 只看该作者
指标/CT
临床特点
意义
血淀粉酶
6-12h8版为2-12h)开始增高,48h开始降低,持续3-5天。
血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即可确诊。淀粉酶高低与病情不平行。
尿淀粉酶
12-14h7版)开始增高,持续1-2
-----------------
C反应蛋白
有助于评估与检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性
胰腺坏死时,CRP明显升高
血清脂肪酶
24-72h开始升高,持续7-10
----------------
血细胞
多数升高
-----------------
血清正铁血白蛋白
腹腔内出血时,红细胞释放血红素--->正铁血红素------>与白蛋白结合成正铁血白蛋白
重症胰腺炎72小时内阳性有助判断病情和预后
血糖
升高(持续>10mmol/L提示胰腺坏死,预后不良)
---------------------
血钙
降低(<1.5mmol/L,提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预后不良)
暂时性低钙血症为<2mmo/L.低血钙与临床严重程度平行。
CT
为确诊胰腺坏死的最佳方法
----------------
B
首选B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1 23:3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