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92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离对侧小腿内侧皮瓣修复足背皮肤缺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4-26 2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小腿内侧皮瓣
【适应证】
各种原因所致人体皮肤缺损。
【禁忌证】
1.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
【操作方法及程序】
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仰卧位
手术操作:
1. 皮瓣设计:关键点为内踝上约4、7、9、11cm4处,2. 其中以7cm处最恒定。是胫后动脉主要皮支发出处。皮瓣轴心线为胫骨内侧缘中、上1/3交点与内踝后1cm的连线或胫骨平台内侧缘中点与内踝后1cm的连线。皮瓣解剖面在小腿深筋膜的深面。皮瓣切取范围,上界为膝关节平面;前界为胫骨前嵴;下界为踝关节平面;后界为小腿后侧中线。根据受区需要,以皮瓣轴心线及内踝上7cm为中心在轴心线两侧设计皮瓣。
在内踝后方切开皮肤, 显露胫后血管下端。 切开皮瓣的前缘, 沿深筋膜深面向后分离,注意保留胫骨骨膜的完整。在关键点处此时可见在紧贴深筋膜深面与皮支动脉伴行的暗紫色静脉皮支,并寻此皮支向后仔细分离至比目鱼肌与趾长屈肌之间的内侧肌间膈,直至胫后动脉处。切开皮瓣后缘 沿深筋膜下向前解剖分离至内侧肌间膈, 沿途结扎其它肌支。并在胫后血管深面,将其与深部组织游离。解剖分离胫后血管时,注意将胫神经与血管仔细分离,加以保护并避免损伤主干及肌支。 若需做感觉皮瓣,在小腿上部切 开皮肤时,注意暴露隐神经并适当向近端游离并切 断。 大隐静脉可在皮瓣的上、下两端切开结扎。 完成以上解剖,此时除胫后血管蒂未断以外,皮瓣已完全游离。根据原设计,若切 断血管蒂作移植或切断一侧血管蒂作顺行或逆行带血管蒂皮瓣转移。
供皮区创面直接缝合或取皮片移植 覆盖。
【注意事项】
⒈切取皮瓣时,首先应作内踝后切口,以证实胫后血管是否存在。因为正常人3%~8%可有缺如或变异,此时不得不放弃切取该皮瓣。
⒉术中要正确辨认内侧肌间膈,不要将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间隙误认为内侧肌间膈,以免招致手术失败。
⒊切开深筋膜后,应及时将深筋膜与皮瓣边缘固定,并注意在关键点寻找有无皮支,并寻皮支血管向内侧肌间膈追踪游离。
⒋术中游离胫后血管时,不要损伤胫神经及肌支。
⒌若需作骨皮瓣或骨膜皮瓣时,应注意保护胫后血管骨膜支。
⒍若皮瓣长度>20cm,若做逆行岛状皮瓣时,应保留大隐静脉并与受区静脉吻合,以确保皮瓣的静脉回流。
⒎若皮瓣移植或移位于负重区或感觉功能重要部位,应将隐神经包含在皮瓣内,并与受区皮神经吻合。
8.游离皮瓣可用于修复身体任何部位的创面,但由于需牺牲下肢一根主要动脉,故一般情况下 不宜作为首选游离皮瓣。
9.有胫前动脉损伤应慎用,若胫前动脉及腓动脉同时损伤应禁用。
10.有胫后动脉下段损伤者不能做逆行小腿内侧皮瓣。
11.有小腿内侧皮肤瘢痕或该部位切取过大隐静脉或有胫骨切开复位内固定史者应慎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甘草 +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15-4-28 19:1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1 04:1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