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98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骨质增生的再认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4-19 0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骨质增生的再认识 
王平祥
   【摘 要】 骨质增生是机体的一种固有筋膜成骨化代偿的结果,其发生必须在肌肉韧带附着面或附着点处以及肌肉韧带的牵拉力超出附着面或附着点本身的受力强度时,在长期的较强的牵拉力作用下, 其固有筋膜成骨化代偿性增长而形成骨质增生,增生形成后压迫局部组织所引起一系列症状称为骨质增生症,其治疗以针刀配合抗无菌性炎症药物局部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症 固有筋膜 针刀疗法
对 骨 质 增 生 的 再 认 识
1. 对骨质增生发生机理的新认识:现代医学及现代许多医学人士认为骨质增生是人体受到不平衡力的作用或各种原因导致关节或局部产生超常压力时,人体通过自身代偿性保护机制,把大量的钙磷物质运送到受压力破坏的地方,加强软骨强度而产生的骨质堆积现象称为骨质增生[1]。
  笔者从事疼痛治疗十余年来,治疗了大量的骨质增生症和软组织损伤患者,总结了许多患者的发病年龄及发病过程,以及从事的职业等,发现,其中二十岁以下的骨质增生患者,就占10%左右,如此年龄就发生骨质增生,不好用骨质退行性改变来解释,然而他们都是强体力劳动者;又如颈椎骨质增生症的患者中教师相对发病率较高,因此笔者认为骨质增生是肌体的一种固有筋膜[2]成骨化代偿的结果。其发生必须要有以下两大前提才能产生骨质增生:一是要在肌肉韧带的附着点或附着面上;二是肌肉韧带的牵拉力超出附着面或附着点本身的承受度,从而导致固有筋膜成骨化的代偿。
  所谓固有筋膜它是介于成骨细胞和肌细胞之间的一种含有大量的Ca、P离子的细胞形成的深筋膜,人体内存在着大量的这种固有筋膜,其主要分布在肌肉韧带附着面和附着点的骨面处[3],它既有肌肉的牵拉韧性又既有骨胳的固定坚性,起固定和衔结肌肉韧带于骨面的作用,当这些附着面或附着点受到肌肉韧带强大的、长时间的牵拉时,固有筋膜则代偿性地加固和衔结,以防肌肉和韧带脱离骨面,则近骨端的固有筋膜成骨化代偿以达到加固的目的,而远骨端的固有筋膜代偿性增长,以达到衔结作用,随着牵拉力和牵拉时间增强、增长,固有筋膜不断地成骨化代偿性增长,因而形成骨质增生。肌肉韧带的牵拉力越强,牵拉时间越长则骨质增生就越明显,因此人们通常将较长的称为骨刺,较大的称为骨赘。骨质增生是人体正常的保护性生长,一般是不会产生症状的。
2. 骨质增生症:骨质增生形成后如压迫局部组织、或神经血管,形成无菌性炎性水肿,而导致的局部组织疼痛或局部组织所支配的其它组织麻木、酸胀、疼痛等症状时则称为骨质增生症。
在临床上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在疼痛领域,许多医生把骨质增生同骨质增生症以及局部软组织损伤等混为一谈,只要有X线或CT扫描提示有骨质增生的,他们均会把其他原因引起的局部疼痛认为是骨质增生所致;二是有许多医生把骨质增生认为是老年性退变,属不治之症,轻描淡写地把患者打发了,其实笔者在医疗活动中发现骨质增生发生年龄最小的为17岁;三是在社会活动中许多不懂医学知识的群体错将骨质增生当为某种要命的疾病而成天焦虑不安。
其实骨质增生不是病,更不是什么绝症,它是人们在生活活动中肌体的一种正常的代偿平衡机制,因此不要一提到骨质增生就紧张得谈虎色变。因此在治疗关于骨质增生方面的疾病时,一定要诊断清楚是否属骨质增生症。
3. 对骨质增生症的治疗:有较多的方法,曾所谓是百家争鸣,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随着针刀医学的发明和发展,广大针刀医学工作者总结了很多经验,以针刀的“松、切、撬、铲、拨”等手法为骨质增生症的治疗提供了大量的方法和理论基础[4-6]。
  笔者自96年开始使用针刀疗法以来,认为这种闭合性手术,它不但可以降低肌肉韧带的牵拉强度,减轻局部压力,剥离粘连,疏通阻滞,调整力平衡等,还有促进局部细胞新陈代谢的作用。
  然而在骨质增生症中其病理变化过程主要以局部压迫、粘连、结疤、挛缩、缺血性坏死和无菌性炎性水肿。在治疗过程中应以消除局部压迫症状或局部组织受压迫所引起的其它组织的症状,降低肌肉韧带的牵拉强度,改善局部组织的恶性循环,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因此,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常采用针刀局部松解手术配合局部药物注射[7],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特别是跟骨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颈、腰椎骨质增生症等疾病患者,临床症状治愈率为90%以上。
4. 典型病例:黄忠丽,女,58岁,盘县马场乡农民,因双膝关节疼痛5年,活动明显受限,屈伸不利,上坡、下坎为直腿运动,疼痛剧烈,于2003年6月某日到我科就诊。X线提示:双膝关节退行性改变、骨性膝关节炎,即给以双膝关节针刀手术配合药物局部注射,治疗二次后(每周一次)复查,以上症状全部消失。再经X线摄片,骨质增生尚在,但症已消失。随访一年,未再复发。
5. 讨论:现代医学和现代许多医学人士认为骨质增生是人体在受到不平衡力的作用时,肌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下,把大量的钙、磷输送到受压力破坏的地方,加强软骨强度而产生骨质堆积现象,但笔者认为骨质增生应为肌体的一种固有筋膜成骨化的代偿性增长而形成,在其形成后,如压迫局部组织及神经血管等引起的一系列疼痛、麻木、酸胀等症状时才称为骨质增生症,不能将一切骨质增生与骨质增生症等同起来。
  从典型病例中看出,其骨质增生症的治疗,主要是以针刀降低肌肉韧带的牵拉强度,减轻局部压力,再配合局部使用抗无菌性炎症的药物,消除无菌性炎性水肿,缓解局部压迫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并非是切除骨刺不可,所以症状消除了,骨质增生仍在,说明骨质增生不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因素。
2# 沙发
发表于 2005-4-19 09:12 | 只看该作者
以往患有颈肩臂痛、腰腿痛或足跟痛的患者,到医院就医时,经拍X光片检查,多发现有骨质增生,于是被诊断为颈椎病、腰椎骨质增生、膝关节增生或跟骨骨刺。认为病痛是因骨质增生而引起,实际并不那么简单。
  近十年来,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病痛的程度与骨质增生的程度并不相符,普查发现许多颈椎、腰椎骨质增生很明显的人,并没有身体不适的表现,有些人得病后表现很重,骨质增生却不明显。因病痛到医院,经拍X光片检查,发现了骨质增生,就认为找到了病因,这样理解是很片面的。实际在这次病痛的前几年,至少是一年以前骨质增生就已经形成了,不过是这次得病“拍片”发现了而已。当这次病痛治好以后,骨质增生并没有消除,由此可见,骨质增生并不是引起病痛的直接因素。引起病痛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局部超负荷引起。拍X光片检查,除了看骨质增生的程度以外,更重要的是看骨关节的结构与受力关系,判断其结构形成原因,结合临床表现分析与病痛的关系,还要看其它病理改变,如结核、肿瘤、骨质变化等。只有通过询问病史和认真查体及X光片等辅助检查结合起来,综合判断才能找到引起病痛的原因,针对病因治疗,才能取得好的疗效。如果发现骨质增生就吃药,未免太盲目了,况且药物并不能消除骨质增生,反而可能因长期服药造成其它器官的损害。
  近几年的研究证实,骨质增生的形成与三种因素有关,一是与局部压力增大有关,由于负重、不良姿势和习惯、职业、关节周围保护组织退化造成关节失去稳定等因素,造成某一关节局部或部分关节长期受到挤压,局部骨质受压力**后,可产生代偿性增生,如颈椎、腰椎骨质增生。二是与局部过力牵拉有关,骨质增生多形成在韧带、肌腱于骨面的附着点处,增生是由于肌腱和韧带长期过力的牵拉**而引起。三是与免疫异常有关。骨质增生多是慢性损伤的结果,不是引起病痛的原因。
3# 板凳
发表于 2006-8-27 01:10 | 只看该作者
听君一习话,胜读十年书.谢谢你把你的心血发出来分享。
4
发表于 2006-8-27 12:18 |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十分感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7 14:0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