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63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静脉切开术改良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4-13 2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center]静脉切开术改良法[/center]
黄晓玲 2004-8-3 18:06:44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99年第4期第20卷
  小儿外科及小儿科临床上在对患儿的抢救或手术过程中,往往必须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起有效的输液通道。然而有些病情危重(如休克、严重脱水或大出血)的患儿,由于其体内有效血容量大大减少,血压下降,导致患儿原来就很细小的静脉血管更加萎瘪,这就使得常规的用输液针进行穿刺的输液方法难以奏效,经常是反复多次地穿刺也不能成功。这样不仅损伤了血管,增加了患儿及家长的痛苦,而且还延误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在此情况下,临床常采用静脉切开术来建立起有效的输液通道[1,2],静脉切开术多在四肢浅表静脉(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大隐静脉)进行。以大隐静脉切开术为例,方法是在患者内踝前上方,局麻后作一与静脉走行方向平行或垂直的切口,长约1~2 cm,在皮下组织中找到大隐静脉,分离出1~2 cm长的血管,然后用血管钳挑起该血管,结扎静脉的远心端,用同样的方法将另一丝线引过该静脉的近心端,暂不结扎。应注意将静脉周围组织剥离赶紧,以免误扎并行的隐神经,引起局部长期疼痛。斜行剪开静脉壁1/3~1/2,将粗细合适的塑料管或硅胶管插入该静脉管腔内约5~7 cm深,结扎静脉近心端,但作此手术后该血管也因结扎栓塞而失去正常生理功能;也可因血管栓塞、血管变硬而发生疼痛,甚至发生静脉炎;血管结扎后,虽然有其他侧枝循环存在,但对末梢的血液回流仍难免有一定影响。
  为了克服常规的静脉切开术操作麻烦、费时、损伤较大、有后遗症等缺点,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种操作简便、快速、有效、无后遗症的静脉切开术改良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在需要作静脉切开的部位作常规消毒,局麻之后切开皮肤,切口只需0.5~1.0 cm长,找到静脉后,不必分离、提出、暴露该静脉,在直视下用套管针从该静脉前壁直接插入血管腔内,深度为3~4 cm为宜,拔出针芯,外接输液吊瓶,缝合皮肤,外固定,即可输液。当结束输液时,只需将套管针拔出,局部压迫约2~3分钟即可。
  与常规的静脉切开术相比,静脉切开术改良法有以下优点:
  1. 切口小(只需0.5~1.0 cm),找到静脉之后不必分离、提出、暴露静脉血管,因而操作简便,损伤小,痛苦小,切口愈合后瘢痕小,较为美观;
  2. 不必结扎静脉血管,也不必剪开血管壁,对血管损伤小,而且该静脉血管始终保持通畅,因此有效地预防了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形成;
  3. 由于改良法简便、快速,故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起有效输液通道,不仅减轻了患者痛苦,而且为抢救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朱维继,吴汝舟,主编. 实用外科手术学. 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5.
  2 上海第二医学院《常用手术图解》编写组. 常用手术图解.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1. 6.

[ 本帖最后由 zhbwxy 于 2006-10-2 21:32 编辑 ]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3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8-1-1 23:14 | 只看该作者
经典
但是找静脉有的时候还是比较困难的
特别是大出血后休克的病人
3# 板凳
发表于 2008-1-2 11:44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啊 下次遇见的时候试试啊 ~~~~~``就怕主任不让着样弄啊 ~~~
4
发表于 2008-1-2 20:45 | 只看该作者
聪明!!
传统的静脉切开,与罩管针很好的结合,
好方法!!!!
5
发表于 2008-1-15 11:57 | 只看该作者
的确聪明!
6
发表于 2008-1-15 12:55 | 只看该作者
早就用过了。很不错。
7
发表于 2008-1-16 17:04 | 只看该作者
只要对自己有信心就一定可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3 14:2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