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3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婴幼儿腹泻之中药外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2-22 2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宇宙旋风 于 2014-2-23 07:41 编辑

一、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2岁以下的尤为多见,腹泻同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呕吐给喂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本方采用中药煎汤后洗足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方法简单,操作方
便,治疗效果好,不失为一种颇好的治疗方法。非常适合个人门诊及其社区门诊使用。本方适用于西医非感染性婴幼儿腹泻、中医分型如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寒湿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

如伴有严重脱水的患儿仍需配合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治疗时取鬼针草50克,如果能找到新鲜的最好,新鲜的鬼针草剂量增加5到6倍,然后加水煎汤后待药液温度可耐受时将患儿双足浸泡于内,药液的量以不超过外踝尖为标准。每天早晚各洗泡一

次,同时可取药液擦洗患儿肚脐后用棉球蘸取适量药液放置于肚脐,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天换药一次。

     我个人建议煎药时最好是尊古法使用砂壶煎药,不要懒图省事直接使用搪瓷盆。煎好后倒入小盆内晾置,待药温可让患儿耐受时进行治疗。避免因药液温度过高发生烫伤。


二、幼儿脏腑娇嫩,脾胃常常容易感邪而失其升降之功,水湿下注则泄泻,食积内停也容易导致上吐下泻,两者亦可化热而成热泻  

取山栀子捣成泥状,加少许食盐拌匀后备用。用药时将药泥外敷于劳宫穴上,纱布固定,12小时换药一次。直至吐泻完全停止。如果有脱水的患儿可嘱托家属给患儿频服米汤或口服补液盐以防止

水电解质紊乱。

劳宫穴灵枢 本输:为手少阴经荥穴,与小肠经相表里,有助恢复其分清泌浊之功。**配内关可治疗急性吐泻,山栀子有清热利湿、泻火除烦的功效。

本方适用于症见湿热困脾所导致的婴幼儿腹泻。

病例:患儿1岁零8八个月,夜间洗澡后出现呕吐、腹泻,夹杂未消化食物,前来就诊时精神倦怠,拉黄绿色稀样便,带臭味,小便黄,T38.6,舌淡红,苔薄腻。证属湿热困脾,采用上方治疗,第

二天复诊时患儿家长诉敷药后腹泻一次。查见患儿精神、体温、食欲恢复正常。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宇宙旋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1 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