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5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子标志物——解开肺癌治疗的达芬奇密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云霄飘逸 于 2014-2-25 16:23 编辑

早在2001年,美国NIH给出的数据显示,肿瘤是药物治疗的众多疾病中有效率最低的,肿瘤治疗无效率高达70%~100%。2002年公布的ECOG 1594研究(1207例)结果显示,标准三代含铂两药方案的有效率为19%,患者1年生存率为33%。2008年公布的比较培美曲塞/顺铂与吉西他滨/顺铂疗效的JMDB研究(1725例)显示,治疗有效率在28.2%~30.6%,患者1年生存率为41.9%~43.5%。似乎直到2008年,肺癌治疗似乎仍处在2001年NIH给出的“70%以上患者治疗无效”这一水平。而热门的靶向治疗又如何呢?BR.21研究(厄洛替尼)和INTEREST研究(吉非替尼)中,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和9.7%。可见,即便有了非常好的靶向药物,治疗有效率也是非常低的。

  今年ASCO年会上的一张非常有趣的幻灯片给出了2003~2010年,靶向药物联合化疗的大样本Ⅲ期临床试验列表,这些研究共计入组1万多例患者,但所有研究结果均为阴性,全部宣告无效。因此,在2006年的时候,我曾将化疗为什么不能结合靶向药物称为需解开的“达芬奇密码”,今天我们知道,解开达芬奇密码的钥匙或许就是分子标志物(Biomarker)。目前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对于大热特热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不加选择地应用于肺癌患者,有效率仍然只能维持在70%以上无效这一水平,而依靠分子标志物检测指导治疗策略,疗效将大大提高。2000年的时候,我们只能将NSCLC分为腺癌、鳞癌、大细胞癌,到2010年,我们可以将腺癌进一步根据分子标志物(KRAS、EGFR、BRAF、PIK3CA、AKIT、HER2、EML4-ALK等)细分,尽管仍有多数患者尚不能进行分子分型,但与2000年比较,毕竟前进了一大步。

  细数肺癌分子标志物之繁花若锦

  EGFR 肺癌治疗领域的分子标志物中首当其冲的就是EGFR突变了。EGFR突变作为TKI疗效预测因子已获多项大样本随机临床研究证实,EGFR突变用于指导TKI治疗的价值已非常明确。西班牙Rosell研究入组的2105例患者中,350例有EGFR 19或21外显子突变,厄洛替尼治疗的患者生存显著优于无突变者,有效率为70.6%,疾病控制率达到89.8%,与上述70%的无效率比较,有天壤之别。

  在INTEREST研究中,未经选择患者中,TKI治疗有效率低于10%,PFS约2个月,OS为7个月;IPASS研究采用临床因素选择患者,有效率、PFS、OS较非选择患者有了明显提高;而IPASS研究中根据分子标志物选择患者,有效率、PFS、OS得到进一步提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9 00:5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