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9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资源] 儿童抽动障碍的中医治疗方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2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儿童抽动障碍的中医治疗方案  胡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辨证分型
    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其标为风火痰湿,其本在心肝脾肺肾五脏,尤以肝经最为密切,然临床所见常常虚实夹杂、多脏合病,故辨证时应详察风火痰湿孰重孰轻,五脏归属孰盛孰衰,虚实寒热孰主孰次。发作期常以清肝泻火、祛风化痰为主,缓解期多以健脾、滋养肝肾为主。临床分以下四型。痰热扰神,肝风内动:此型常兼见外感症状,属肝风挟痰证。多起病急骤,除抽动障碍外,常伴性情急躁易怒,头晕头痛,咽喉不利,小便黄赤,大便黏腻不爽或干结,舌红,苔白腻,脉弦。治宜清热化痰,平肝熄风。药用芦茅根、菊花、射干、僵蚕、钩藤、天竺黄、黛蛤散、胆星、龙胆草、石决明、白蒺藜、菖蒲、郁金、莲心等。
    脾虚湿盛,肝气不疏:此型多见素体脾虚,或劳倦、忧思伤脾,属脾虚痰湿证。症见抽动无力,时发时止,情绪不稳,胸闷喜叹息,面黄纳差,精神萎靡,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治宜健脾祛湿,舒肝熄风。药用焦神曲、草蒄、砂仁、谷稻芽、生苡仁、茯苓、白术、僵蚕、钩藤、半夏、化红、龙胆草、石决明、白蒺藜、菖蒲、郁金、莲心等。
    肝肾阴虚,虚风内动:此型常见于体弱多病、形体消瘦的患儿,属阴虚血亏证。表现抽动常以眨眼频繁、摇头为主,伴双眼干涩,焦虑,抑郁,手足心热,性情急躁,夜睡不安,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滋补肝肾,养血熄风。药用生熟地、生龙骨、生牡蛎、生磁石、珍珠母、白芍、当归、生石决明、白蒺藜、菖蒲、郁金、莲心等。
    心脾两虚,痰闭清窍:此型属气血不足证,除抽动症状外,多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精神倦怠,面色无华,夜眠多梦,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宜补益心脾,豁痰开窍。药用生黄芪、黄精、茯苓、白术、当归、僵蚕、钩藤、石决明、白蒺藜、菖蒲、远志、益智仁、酸枣仁、珍珠母等。
  常用中成药
    静灵口服液:主要以熟地黄、山药、茯苓、丹皮、龙骨、知母、黄柏等药物组成。滋阴潜阳,补肾健脑,宁神益智。适用于肾阴不足,肝阳偏旺之儿童多动、抽动症。用量:3~5岁半支/次,2次/日;6~14岁1支/次,3次/日;14岁以上1支/次,3次/日。30天为1个疗程,连续2~3个疗程。
    小儿智力糖浆:调补阴阳,开窍益智。主要以龟甲、龙骨、远志、石菖蒲、雄鸡等药物组成。用于阴阳失调所致的小儿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及抽动障碍。用量:≤5岁1支/次,6~8岁1.5支/次,3次/日;≥9岁2支/次,2次/日。疗程1~3个月。
    多动宁胶囊:潜养肝肾,开窍,宁心安神。主要以熟地黄、龟甲、山茱萸、龙骨、僵蚕、化橘红等药物组成。适于肝肾阴虚所致儿童抽动多动,伴冲动任性,烦躁易怒。3~5粒/次,3次/日。疗程2~3个月。病案举例
   
  患者,女,12岁,不自主眨眼1年,近半年逐渐出现耸鼻,咧嘴,喉中吭吭发声,肩膀不自主抖动,平素性急易怒,倦怠乏力、纳食欠佳,二便正常,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证属脾虚湿盛,肝气不疏。治宜健脾祛湿,疏肝理气。药用:生黄芪20g,茯苓10g,白术10g,半夏6g,化橘红6g,天竺黄10g,黛蛤散10g,僵蚕10g,钩藤10g,生石决明20g,白蒺藜10g,菖蒲10g,郁金10g,莲心4g,龙胆草4g。
    患儿服药4周,面部不自主动作较前减少,喉中偶有吭吭声,予前方去莲心、龙胆草、半夏、化橘红,加生龙骨、牡蛎、远志、益智仁以加强滋养肝肾之阴、开窍醒脑之功。连服2个月,患儿抽动症状已不明显。又服药6周,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患儿病情稳定,未见反复。
    总  结
    儿童抽动障碍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中医的治疗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从“肝风”、“痰风”论治在实践中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发作期以熄风化痰为主,药用菊花、钩藤、蝉衣、天竺黄、黛蛤散等,缓解期以健脾养血为主,选用黄芪、神曲、草蔻、砂仁、生龙骨、牡蛎、当归等,而清肝、平肝、开窍之品,常贯穿疾病始终,如石决明、白蒺藜、菖蒲、郁金、远志等。
    临床根据抽动部位轻重不同,方药也可随症加减,如眨眼者可加菊花、钩藤,耸鼻可加辛夷、苍耳子,扭颈加葛根,喉内作响加射干、僵蚕,肢体抽动加天麻、木瓜、白芍、甘草,性情急躁加莲心、龙胆草等。因小儿为稚阳之体,生机旺盛,加之本病又有阴虚不能制阳的特点,故用药时还应时时注意顾护患儿阴津,尽量慎用或少用辛温刚燥、走窜之品,如防风、柴胡、全蝎、蜈蚣等,以防伤阴耗血,加重病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4 02:2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