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34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肝病用药重在辨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1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目前,临床治疗肝病的药物和方法众多,但在抗病毒、调节免疫、阻断病情进展等方面的疗效并不乐观。通过多年对肝病的临床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专家认为,中医中药治疗肝病具有一定的优势。从本期开始,他们将从辨证用药、临床治疗重舌诊、重视中医下法在肝病治疗中的作用、临床治疗注意少用药、肝病需要注意阶段性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肝病患者慎用抗病毒药物、配合饮食的调节等几方面探讨肝病治疗及用药的原则。

  中医药治疗肝病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辨证是否准确,这也是中医的精髓所在。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我们认为肝病,尤其是急慢性乙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在临床上最常见的病症分别是:肝胆湿热型、肝郁气滞型、肝郁脾虚型、瘀血阻络型和肝肾阴虚型,或者是各证型相互间杂。在临床治疗时,可以根据辨证分型的结果用药。

  肝胆湿热型  用茵陈蒿、栀子、胆草、金钱草、滑石等清热利湿。

  肝郁气滞型  用柴胡、元胡、川楝子、郁金、木香等疏肝理气。

  肝郁脾虚型  用柴胡、香橼、香附、白术、茯苓、山药等疏肝健脾。

  瘀血阻络型  用丹参、红花、赤芍、桃仁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

  肝肾阴虚型  临床常用黄精、麦冬、山萸肉、生地、玄参等具有滋补肝肾之阴功效的药物。

  在辨证的同时,还应注意根据患者的症状加减用药。

  黄疸  加红花、赤芍、茵陈、栀子。

  鼻衄、齿衄  加地榆、仙鹤草。

  腹水  加芦根、白茅根、翠衣、猪苓等。

  胁肋疼痛  加金钱草、元胡、川楝子。

  腹胀  加香橼、香附。

  胃痛  加白芍、白芨、甘草。

  胃热  加石膏、知母。

  口苦  加龙胆草。

  吐酸水  加水红子、莱菔子。

  口干  加花粉、石斛。

  咽干  加沙参、麦冬。

  咽痛  加山豆根、牛蒡子。

  大便溏结不调  加大黄、黄连、马齿苋。

  头痛  加川芎、藁本、白芷、蔓荆子。

  午后或夜间低热  加百合、功劳叶、地骨皮。

  外感发热重  加麻黄、金莲花、金荞麦。

  汗多  加生牡蛎、麻黄根、浮小麦。

  打嗝重  加旋覆花、代赭石。

  呕吐  加干姜、半夏、橘皮、竹茹。

  手足心热  加青蒿、鳖甲、牡丹皮。

  伴有胸水  加白商陆、葶苈子。

  对于肝癌患者在辨证论治基础之上,我们诊病常用药物有半枝莲、半边莲、虎杖、白花蛇舌草、蜈蚣等。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对各类肝病通过四诊合参、综合分析,根据中医学理论进行归纳判断确立证型,以明确治法、方药。在辨证治疗取得综合疗效的基础上,对症状、体征的改善和消除更为确切和快捷。而症状体征的改善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为最终康复创造必要的条件。这种实际意义上的对症治疗或许唯有通过辨证用药才能达到或实现。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锦纹+2感谢分享,期待精彩
收到2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9-4-3 12:4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谢谢  :handshake :handshake
3# 板凳
发表于 2009-4-3 15:0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谢谢
4
发表于 2009-4-3 20: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5
发表于 2009-4-3 22:5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习了
6
发表于 2009-4-3 23:1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7
发表于 2009-6-16 15:5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资料哟
8
发表于 2009-6-16 22:4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1 23:0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