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8450|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灸] “平衡针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0 0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平衡针灸”

**肩痛穴治疗肩周炎技术

                (摘录)

                               王文远

适应症

  各种原因引起的肩关节部位的疼痛:包括肩周炎、颈椎综合症、胸廓出口综合症、肩袖损伤、颈肩肌筋膜炎、脆性骨软骨炎、岗上肌腱断裂等引起的疼痛。

治疗方法简介

肩痛穴
定位: 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
解剖:在腓骨长肌与趾纵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布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和腓浅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特点:以**腓浅神经或腓深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感:以触电似针感向足背,足趾和踝关节传导出现的麻胀感为宜。


**手法:(滞针)采用28号3寸毫针1支,行直刺法,进针约2.5寸,可行上下提插**手法,待出现针感即可快速出针,整个**时间应控制在3秒钟以内。病情较重、病情较长的患者可留针以增强针效。留针期间可适当配合肩部运动。


功能:消炎止痛,降压,醒脑,扩张血管,调节内脏,调节胃肠,内分泌。

歌诀: 肩痛穴称中平穴,外丘一寸片腓侧。交叉取穴腓神经,肩部病变与落枕。胸痛腹痛与偏瘫,降压腰痛与昏厥。


技术关键环节

1.定位准确  位于小腿腓侧,腓骨小头与外踝高点的连线上,髌骨中线下5寸处,或髌骨中线与踝连线之中上1/3处。也可根据足三里穴下2寸,上巨虚穴上1寸,以偏于腓侧1寸的原则取穴。

2.交叉取穴  即右侧肩周炎取左侧穴位,左侧肩周炎取右侧穴位。

3.快速进针  针尖与皮肤呈90度角向下直刺2.5寸左右。

4.快速手法  即进针快,出针快,整个**过程控制在3秒钟内。

5.针感要求  以局部酸、麻、胀,并向足部放射为宜,个别患者可传导致肩部,传至肩部者疗效最佳。

治疗时间及疗程

发病2周以内者,每日针1次,14次为1疗程;发病2-4周者,每日针1次,21次为1疗程;发病4周以上者,每日针1次,28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1.在急性炎症期水肿期所引起的肩部疼痛不能进行功能锻炼。

2.在急性炎症期水肿期所引起的肩部疼痛严禁在局部进行机械性治疗,如**、针刀、局封等。

3.对体质虚、体质过敏、伴有慢性病的病人,**肩痛穴后可出现局部痛或不适感,可以通过交叉**膝痛穴缓解。

特点

1.取穴少,痛苦小。

2.见效快,疗效高。

3.操作简便,易于普及。

4.安全性较高。

5.突出人体自身平衡。

本法具有安全简便易行,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适宜于广大农村,值得推广。
2# 沙发
发表于 2007-11-20 10:01 | 只看该作者
讲的很细,要是38个穴位都有就好了
3# 板凳
发表于 2007-11-20 15:29 | 只看该作者
:handshake
4
发表于 2007-11-20 16: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习 了
5
发表于 2007-11-21 12:03 | 只看该作者
:) :) :) :) :)
6
发表于 2007-11-25 10:18 | 只看该作者
:victory: 谢谢
7
发表于 2007-11-25 17:2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
8
发表于 2007-11-25 19: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习 了 :handshake
9
发表于 2007-11-25 19:56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平衡针灸学员, 我会把38个穴位一一介绍给大家
10
发表于 2007-11-25 19:57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平衡针灸学员, 我会把38个穴位一一介绍给大家
11
发表于 2007-12-22 18:26 | 只看该作者
說得很詳細,感謝您的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5 08:3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