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25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脊柱]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好的治疗方法,腰椎间盘镜的治疗效果,求教各位同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9-14 1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请教各位同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好的治疗方法,
2# 沙发
发表于 2007-9-15 21:54 | 只看该作者
按适应症定才对也不能说那种方法是最好最好还是按治疗常规来治疗吧.但我个人认为无论哪种方法都有鄙利的一面.在各种的治疗方法上休息都是很重要的.
3# 板凳
发表于 2007-9-15 22:24 | 只看该作者
最好是针灸,理疗.一般不要去动.
4
发表于 2007-9-16 11:40 | 只看该作者
每种方法都有适应证,应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及治疗
5
发表于 2007-9-16 11:54 | 只看该作者
我来说说:目前国内众多医院开展椎间盘镜手术,内窥镜设计具有以下缺点:(1)镜头均为单晶片设计,显示器图像是镜头前方30°角视野,是平面图,而非立体的肉眼所见的图像。(2)内窥镜镜头长度不能调节,手术时椎板间隙骨质、黄韧带显示清晰,组织结构容易识别,显露神经根、椎间盘层面时不清,因增加了椎管矢径距离,显示器图像变小,光线变暗,组织识别能力下降。(3)工作通道狭小,不宜2种以上器械放进;手术中椎管内静脉丛出血,不易止血;损伤硬膜及神经根时不易修复;不易横向探查,容易遗漏视野以外的残余髓核。(4)通道末端不适应于椎板表面的固定,易出现定位错误及肌肉挤进通道内遮挡镜头。(5)手术入路尽管使用椎板安全钻可缩短手术开窗时间,但操作与切开手术相比仍有盲目性,偶有钻过钻偏现象出现。(6)尽管许多作者设计了各种切除器,处理间盘纤维化、骨赘、钙化等,但在通道内操作均具有与切开手术相比较大的危险性。故此,椎间盘镜手术有其局限性。


椎间盘镜是为单纯椎间盘切除设计的,适应于单阶段椎间盘突出偏向一侧、无椎管狭窄的病例,特别适用于髓核游离型。其最佳适应证是单阶段突出,突出大小不超过椎管50%,或无明显移位的脱出,既往无手术史〔2〕。随着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器械的改进,目前这项技术的使用范围有所扩展,大多数学者认为,单阶段的各种椎间盘突出症(各种程度和类型),伴或不伴有侧隐窝狭窄,均可采用椎间盘镜技术〔2、5、6〕。但是下列情况应慎用或不宜采用〔2、5、6〕:(1)中央型以及极外侧型突出,因手术视野限制操作困难。(2)年龄偏大,小关节增生严重椎板间隙狭窄明显。(3)中央型椎管狭窄或神经根出口狭窄。(4)椎间盘突出已完全钙化。
定椎间盘镜手术病人临床必须具备下列之一:(1)有比较重的单侧神经根**症状即一侧下肢疼痛、麻木,直腿抬高在60°以内。(2)有明确的一侧下肢间歇性跛行表现,行走在0~500 m之间。(3)以上2条表现必须伴有相对应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认为选择椎间盘镜手术方式时应该尊重其原始设计,不应盲目扩大椎间盘镜的手术适应证,对中央型巨大突出、复发和钙化型突出或并有椎管狭窄者不宜选用椎间盘镜方法。对于影像学检查多阶段突出,术前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定位,确定手术阶段,如需单阶段间盘切除,选用椎间盘镜手术;如需多阶段手术,选用传统手术方式。对于手术前症状、体征与影像学检查不符,有探查可能者,不宜选用椎间盘镜。对于并有马尾神经受损表现者,突出间盘与神经均有粘连,镜下不易分离,且容易出现神经损伤,建议选择切开直视手术。间盘完全钙化病人,镜下利用窄骨凿剔除钙化块操作不如切开开窗直视下剔除,间盘部分钙化病人,多是并有疝出块压迫神经根出现症状、体征,椎间盘镜手术能够完全解除神经压迫。


资料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6
发表于 2007-9-16 19:1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5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5 08:1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