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51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源] 理性对待新药替比夫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2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全标题:《理性对待新药替比夫定》
作者:与天
来源:态度乙肝资讯网
背景——新药报喜,肝民尝鲜

新药替比夫定在国内正式上市。各路新闻铺天盖地,摘录一二:

《健康报:替比夫定抑制乙肝病毒更快更强》、《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疗效优于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可促进乙肝病毒e抗原血清转换》、《美国发现“替比夫定”可有效治疗乙肝》、《替比夫定e抗原血清转换率更高》、《替比夫定:为乙肝患者带来更多希望》、《替比夫定抗病毒疗效优于阿德福韦酯》……等等。

于是乎,许多病友闻风而动,纷纷尝鲜。本文并非否定替比夫定的疗效,亦非发现了替比夫定的重大缺陷,而是呼吁理性对待,避免盲目跟风。



看点一:抗病毒更快更强——快而强不是抗病毒唯一重要的

笔者相信Globe数据是严谨的。替比夫定显示了更快、更强的HBV抑制能力不假。但有两个问题,一是这些报道淡化了替比夫定的用量:600毫克。请比较一下替只要0.5毫克,阿德只要10毫克,拉米也只要200毫克。二是,快而强并非抗病毒唯一重点。乙肝治疗是个长期过程,快几天慢几天不是唯一关心的,在抗病毒能力确切的前提下,不耐药、少耐药是另一个重点,甚至这比力度和速度更重要。拉米的速度就比阿得快,但拉米的耐药过高,不得不淡出历史舞台,就是这个道理。

更强更快一定要以更低的耐药为前提,病毒变异和耐药问题解决了,很多问题就解决了,而不是一味着眼于抗病毒能力的更快更强。

说替比夫定的疗效优于阿德福韦,更是没有根据。如果说速度,的确优于阿德福韦,如前所述,这并不代表疗效就比阿德福韦好。

值得注意的是,比较的对象不是拉米就是阿德,几乎看不到与恩替的比较。拉米本来就不是金标准,以它做参照,比出来的东西并没有什么说服力。不难联想,唯一能与恩替可比的恐怕就是价格了。



看点二:耐药并无实质改善——进步有限

老药拉米抗病毒速度和强度都好,安全性也被证明,但就因为它的耐药率高得让人忍无可忍,所以才期待着更好的药物来取代它。Globe数据表明,总体上替比夫定是比拉米前进了一步,但是并不象宣传的那么理想。耐药方面,1年耐药率仅比拉米低那么一点,仍然属于“很高”的范围,更难忍受的是,它与拉米存在交叉耐药,也就是说,拉米耐药的话,替比夫定也多半耐药。因此它不能用于拉米耐药后的替代。



看点三:价格并无绝对优势——降价可能是唯一出路

恩替卡伟疗效好,耐药低,但价格太贵。如果一种药的综合性能逊色于恩替,如阿德,替比,但价格上有绝对优势的话,那它必然有庞大客户群。替比一个月700来块,比恩替便宜很多,这是它的优势;但比阿德的一个月500以内,又失去了这个优势。恐怕,唯有大幅降价,才可以摆脱这个尴尬境地了。



看点四:安全性好——但需要时间验证

替比夫定的一个“卖点”是它被FDA划入了孕妇妊娠分级的B级,其他核苷都是C级。这个可以粗略地参考为安全性很高。但是,任何一种新药,它的安全性都需要长时间、大量临床应用以后,才可以被确认。就像达非一样,是否存在着引起反常神情动作一开始是没有人注意到的,始终要等到大多数的患者使用后才见真知。当然,从前辈拉米的表现来看,核苷类药到目前还是没有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的。但站在病友自身角度来思考问题,应该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对于不能完全肯定、存在某种潜在风险的药,不妨等别人先去试验——除非对自己目前的情况来说,它是唯一选择(这不仅仅针对替比夫定)。

“新东西出来都宣称好过旧的,汽车、手机、药品概莫能外,我的意见是等“赶时髦的”试了以后再来决定”——一位医生朋友如是说。



看点五:不被一线推荐——只是多了一个选择

在2007年美国乙肝治疗指南中已经明确:替比夫定并不推荐做为一线选择。这是因为替比夫定在疗效上明显不及恩替卡伟,在耐药和价格方面又并不具有绝对优势。因此,它的意义仅仅在于丰富了核苷的种类,为临床提供了更多选择余地,如此而已。



看点六:新闻轰炸——不应左右病友选择

每一种新药的问世,必然伴随着很多正面的新闻轰炸。每一个药物的公司都在宣传自己的药物抑制病毒的能力如何强,耐药率如何低,但随着应用时间的推移,所有的问题都逐渐显现了。

“一般,作为市场营销手段,先找几个专家(一定要到达学霸学阀的级别),让他们出来替这个新产品说话(多少钱不是问题,但一定要说正面的,所谓突破性的进展),然后让主流学术和一些大众媒体热炒这个概念,使得患者充满期待。然后上市后以一个高价位出现,赚个盆满钵满。至于长期疗效嘛……”——另一位医生朋友如是说。



综合:理性看待新药替比夫定

作为抗HBV核苷新药,替比夫定的研发、试验和消瘦都是正规的。有理由相信,它抗病毒的疗效也是确切、客观的。但由于机制、媒体等等因素,很多本来客观的东西进了国门就容易走样。长效干扰素在国外很严谨,在国内就有不少枪文。替比夫定的这些文章是否枪文,笔者不敢妄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这些文章无一不是报喜不报忧。引用一位医生网友的话说,“替比夫定易于拉米出现交叉耐药,变异率也不低,价格也没有绝对优势,我认为,初治不应该用替比夫定的观点是对的”。

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2# 沙发
发表于 2007-8-6 12:28 | 只看该作者
纠正一下,拉米夫丁是100毫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6 02:4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