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6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药方剂] 慢性胃炎的证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3-7 1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慢性胃炎的证治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各种致病因子的经常反复侵袭,发生持续性炎症性病变。其中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黏膜浸润局限于黏膜固有层的表面,腺体完整着为浅表性胃炎。固有腺体萎缩,黏膜变薄,失去分泌黏液功能者为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可伴有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中度以上非典型增生被认为是癌前病变。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临床以胃脘饱胀、隐痛、嗳气、食欲不振、吞酸为主要症状特征。本病迁延反复,治疗颇难,尤其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有癌变的可能。早期有效的治疗对防止恶变有积极的意义。 
  [治法回顾]
  慢性胃炎属中医“痞满”“胃脘痛”等证范畴。就痞满、胃脘痛,远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脏寒生满病”(《素问。异法方宜论》),“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素问。至真要大论》),“木郁发之,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内经》虽未提出痞满、胃痛的具体治法,但这些发病学说对后世治法的问世奠定了部分理论基础。
  东汉张仲景治脾胃病论痞详而论痛略,明确提出“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创造了诸泻心汤治疗方剂,开辛开苦降治疗法门,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欣赏。
  隋代更多地是进行了病因与证型的探讨,治疗鲜有建树,唐宋治痞满、胃痛注重有效方药的临床探索,创制了大量的行之有效的著名方剂,如《备急千金要方》中收载了不少治“气胀”、“满”、“食不消”的方剂,《普济本事方》中记载的枳壳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和胃丸、平胃散、木香槟榔丸、参苓白术散等治胃著名的方剂,组方上体现了消补兼施,行气导滞、健脾和中调治脾胃的治疗思路。
  金元时期,李东垣大倡脾胃元气内伤说,《兰室秘藏》立“中满腹胀论”及“胃脘痛”门,将其病机多归咎于脾胃虚弱。胃寒生胀,脏寒生满,气凝胃痛,治疗偏重消补兼施,辛开苦降,制消痞丸、枳实消痞丸等著名的方剂,并推崇洁古枳术丸。此外,宋代医家根据《内经》“中满者泻之于内”之说,善用泻下治痞满。丹溪独具慧眼,力挽利药攻下治痞满之流弊,指出利药攻下使中气重伤,脾失运化,痞满更甚的警世之论。河间在论消渴病时提出“脾胃干涸,宜以寒温(疑为“润”之误)之药补阴泻阳(《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火类》)的胃中润泽论,可谓开了养胃阴之先声。
  明代医家在继承前人治胃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可靠的治疗方法,如王肯堂提出痞、满、虚、实的征候概念,认为实痞、实满者可消可散;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虞抟对胃痛抨击了“俗医不究其源,以辛香燥热之剂治之”,以致“以火治火”的危害性,从七情内伤,郁积痰火立论,倡导化痰泻火开郁的治疗方法;孙一奎提出胃痛“凡服辛剂及甚者改服酸剂”梅硫丸的独到法药,使酸温治法跻身于治胃法药之列。
  清代医家尤其重视治胃经验的总结,据疾病的新久、虚实、气血、体质等诸多的因素灵活变通,出法取胜。如李用粹认为“证治初宜舒郁化痰降火,久之固中气佐以它药”(《证治汇补。痞满》);张路玉治胃更注重体质因素,认为“肥人心下痞闷,内有痰湿也”,“瘦人心下痞闷,乃郁热在中焦”,“老人、虚人”则多为“脾胃虚弱,运转不及”(《张氏医通。诸气门上》);江涵暾治胃病尤重视虚实寒热的辩治,用药补泻温凉随证变通,在《笔花医镜。卷二》中将治胃药分为“主将”“次将”,补胃、温胃诸药皆列主次之别;治胃高手叶天士立足肝胃,治疗中始终贯穿“以通为主”的原则,认为病初“气结在经”治宜苦辛通降或舒泄气机,久病“血伤在络”,治宜辛柔和络或搜剔缓攻为主。丁甘仁对肝病及胃的治疗,提出“治肝宜柔,治胃宜通”(《丁甘仁医案。呃嗳》),对肝脾的调法,木横土逆之候,多以辛开苦泄之法,土虚木贼之候,则从培土泻木入手,并根据经验提出“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淤”,创见性的提出治痰重在通阳,治淤重在通络,对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具有别开洞天的指导意义。
  [辩治思路]
  1。滞损交加证错杂,精思明辨,法活方圆。
  慢性胃炎病症多虚,但虚中常兼滞,疾病多处于滞损交加的病变过程。对其虚损要区别气虚与阴虚:气虚病位多偏重于脾,脾气虚运化有所不及,谷不为精便为滞,致食滞于胃;阴虚病位侧重于胃,“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日久每致湿热伤阴,形成胃阴亏损而湿热内蕴。又饮食不慎,可壅胃碍脾;情志不舒,可郁滞肝气,甚而化火横逆,诱发或加重病情;久病不愈,多有胃络瘀滞。此外,脾虚津变为湿,湿聚成痰,可酿成痰瘀凝滞。基于上述诸多因素的相互影响,因而临床常见气虚与食滞并存,阴虚与湿热同见。数症交错,相互擎制,证情复杂。所以,辩证中应精细以求其解,不可以谋些固定证型限定手眼,要善于把握疾病的病机主线,常中达变,法活方圆,才能取得可靠疗效。
  2理虚通补别阴阳,阳虚温气,阴虚释津。
  慢性胃炎迁延日久,疾病有虚得一面是必然性,理虚当言其补,然“胃以通为补,脾以运为补”,治胃虚当以“通补为宜,守补为謬”。疾病进入以虚为主的病理阶段,不是中阳虚寒,气不温运,便是胃阴匮乏,脾不释津。故理胃虚当先分辨阳气虚还是阴津虚,阳气虚多中阳受损与寒凝气机并存,平素中阳不足,每因受寒、劳累、饮食不慎而诱发,中气不能幹旋,气滞血涩,治当甘补温运,扶阳通滞;阴津虚多为湿热内蕴伤阴,或胃腑土燥津伤,先伤胃阴继伤脾津,脾不释津,致胃腑阴津匮乏,络脉涸涩,阴虚与胃络凝瘀相兼,治当滋通并用,滋阴释津,通降散瘀。
  3。治实通运分食湿,食滞消运,湿浊宣化。
  依据“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的生理特点,对胃的实证治疗总宜通泄邪气。慢性胃炎以虚为主,其实多为因虚致实,在疾病的初中期或复发阶段,实证的一面多为食滞与湿阻,脾气若虚,运化有所不及,常累及胃的腐熟和降,导致食滞内停,症见脘腹饱胀不适,饭后尤甚,嗳气食臭等,治食滞宜消食助运,但纯消运则易耗脾气,纯补脾则有碍食滞,故宜纳消运于补脾之内,消运可用炒枳壳、槟榔、鸡内金、炒莱菔子、炒谷芽。脾为湿土之脏,脾胃有病,则运化不及,津凝变湿,每致湿浊内生,症见脘胀不知饥,口淡不知味,口黏苔腻,治湿浊宜宣湿化浊,但纯宣化则每易耗脾气,纯补脾则湿阻胀满愈甚,故宜植宣化于补健脾气之内,宣化湿浊用白蔻仁、炒白术、偏于寒湿用砂仁,偏于湿热用佩兰,湿阻呕恶用藿香、苏梗。
  4。久痛屡发治痰瘀,治痰通阳,治瘀通络。
  慢性胃炎久治不愈,疼痛屡发,要考虑痰瘀凝结,即叶天士所推论“必有凝痰聚瘀”。本病若中阳久虚,阳不布津化液,致“饮浊弥留胃底”,久凝成瘀,痰滞胃络,又使胃络瘀滞,痰瘀互结于胃,邪痼病深,久而屡发疼痛饱胀,诱因不显,纳食极差,强食痛胀加重,面白眼眶青滞,舌胖紫黯。多见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及巨大肥厚性胃炎。此症虽是因虚致实,但实已上升为疾病的主要矛盾,痰瘀凝滞胃土,胃不纳食进谷,脾难转谷为精。治痰凝重在通阳开结,药用薤白、瓜蒌、半夏、僵蚕和少量肉桂,通阳化液开痰结;治血凝重在通络,药用丹参、蒲黄、三棱、莪术;痛甚配以乳香、没药、三七或血竭,破胃络瘀滞。
  5。浅表性胃炎湿热症,开泄湿热,解毒抑菌。
  近年来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大多数慢性胃炎有HP生长,在浅表性胃炎中HP检出率最高。笔者观察认为,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HP最具相关性。因此,对HP相关性胃炎属脾胃湿热证者,宜从开泄湿热,解毒抑菌入手治疗。“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薛生白湿热病篇》)是脾胃病的基本规律。浅表性胃炎病初中气尚实,邪易从热化,“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外感热病篇》),故而认为,浅表性胃炎早期具有湿热内蕴的病理基础,其湿热与HP相关,疾病中后期若饮食停滞、气郁化热皆可诱发湿热内生。湿热的病原基础可能与HP的炎症病理反应有关。湿热蕴郁胃腑,胃脘痞满饱胀,嗳气、嘈杂、口苦、苔黄,若伴有胆汁反流者则吞酸反胃。治湿热宜辛苦合用,开泄湿热,开化气机,药用法半夏、干姜、吴茱芋配黄连、黄芩辛开苦降,开泄湿热,佛手、枳壳疏泄气机。此外,针对HP病原菌宜解毒抑菌,选用对HP具有抑制作用的清热解毒药,如黄连、蒲公英、半枝莲、红药子之属抑制hp。
  6。萎缩性胃炎肠化生,激活腺体,抗癌防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腺体破坏萎缩,黏膜变薄,炎症细胞逐渐消失,表面上皮细胞失去分泌黏液的功能,可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治疗的目的应是激活腺体,使之分泌胃酸,及制止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腺体萎缩,胃酸缺乏(尤其是A型胃炎),则纳食不化,脘腹饱胀,依据中医“以酸生酸”及“酸甘化阴”的理论,用酸味的乌梅肉、木瓜、生山楂、白芍,与甘味的甘草酸柔甘守,以酸生酸,激活腺体分泌胃酸,化生阴液,修复胃黏膜。此外,中度以上肠上皮化生与不典型增生有癌变地可能,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当从胃络凝瘀或凝痰聚瘀治,在消散痰瘀的同时,可配三棱、莪术、黄药子、山慈菇、蜈蚣、白花舌蛇草之抗癌中药,早治以防癌变。
  [证治方药]
  慢性胃炎病变复杂,病性多虚实相兼,寒热错杂,病位多涉脾及肝,病机多处于虚实交错、滞损交加之中,治疗颇为棘手。临证首先宜分清虚实主次,再辩明不同层次的虚与实的病理属性,分层论治,则主线明确。.疾病早中期或急性发作期,常以邪实为主,其邪多为湿阻与气滞。其中,湿阻病关脾胃,胃阳偏旺,蕴生湿热,而成脾胃湿热证,治宜清化湿热,解毒抑菌;气滞病关肝胃,肝旺乘胃或胃壅滞肝,皆以肝胃不和的征候出现,治宜疏肝运脾,和降胃气。在此阶段,湿热易耗气伤阴,气滞伤气滞血已在暗损中。疾病的中后期或缓解期,病变以虚为主,但也有因虚致实,实证突出的一面,如气滞日久,气滞易伤阳伤血,气滞不布津阳伤不化液皆聚为痰,血伤营血凝胃络,每致痰瘀凝结于胃,治宜通阳化痰,散瘀活络。以虚为主的阶段为阳气与阴津虚;气病多关脾,脾胃虚弱,寒从中生,易凝胃气,治宜温补中气,健脾和胃;阴虚病主在胃,胃阳旺土燥伤津或湿热久蕴伤津损阴或胃阴不足证,胃阴不足,津易凝血,治宜滋养胃阴,润降散瘀。此外,“治胃宜降”邪实宜注意通降,气虚宜温通,阴虚宜润通,处处照顾胃的通降功能是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1。脾胃湿热
  证候:胃脘灼热胀痛,痞闷饱胀厌食,口苦口臭或呕酸,渴不欲饮,舌苔黄腻或白腻,脉濡滑。
  “胃为之市”,主纳谷消食;“脾为之使”,主转谷化精。脾胃化纳相助以完成纳谷转精的功能。。若饮食不慎或情志不舒等,皆可导致胃壅脾滞。在疾病早期,胃阳尚旺时,胃壅邪从热化,脾滞邪从湿化,湿热蕴结脾胃,气机壅滞。
  治宜:清热化湿,解毒抑菌
  方药:半夏泻心汤(半夏10克、炒黄芩10克、干姜10克、人参8克、黄连6克、甘草5克、大枣4枚)中吴茱芋6克易干姜,去大枣;加川楝子10克,炒枳壳10克、白蔻仁6克(后下)、蒲公英30克、红药子15克
  方中半夏、吴茱芋辛热散结,开泄气机;黄连、炒黄芩苦寒清泄,降泄湿热,辛开与苦降相伍使气分湿热开泄;川楝子疏泄郁热,行气止痛;炒枳壳破滞气而消痞结,白蔻仁化湿浊而消食滞;蒲公英、红药子清热解毒而抑制HP,蒲公英又能健胃,红药子又可化瘀止痛;人参补脾益气,生津益胃护中,以防湿热伤中;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和用,辛开苦降,开泄湿热,化湿以开气,行气以畅中,解毒以抑菌,补中以防变,对慢性胃炎湿热蕴结者有良好效果。
  验按:脾胃湿热证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胃炎急性发作,胃肠功能紊乱,查病原菌大多数有HP生长。治湿热用辛开苦降,开邪化湿,输转气机最能收敛,但不可见有苔腻脘痞而独用香燥之品辛宜展气,每致湿虽化而热不除,变生燥热;不可见脘灼苔黄,或检出HP,便独进苦寒清解,致热虽拔而湿不去冰伏气机。此外,慢性胃炎湿热证病情复杂,有因饮食不慎,伤食碍胃而病发,有因气郁化火,阳热郁结而发,有因寒凝热郁,壅胃碍脾而发,故临床中口苦、泛酸、胃脘反喜温按、脘胀、苔腻,反有冷痛便溏之寒热错杂者也不少见。辛热药与苦寒药配伍组成辛开苦降之剂,不但能开泄湿热,治典型的湿热证,更能平调寒热,治寒热错杂证。
  舌为胃之镜,舌的变化最能反应胃炎的病理特征,有苔为实,主湿滞,无苔为虚,主阴亏。舌苔黄浊或黄白相兼主湿热,属湿浊者用辛开苦降泄湿热;舌苔白腻而厚,或灰白而润主湿浊,属湿浊者用草果或草蔻开化湿浊退腻苔。此外,慢性胃炎属脾胃湿热者大多数有HP生长,针对HP病原菌治疗所就算抑制HP药如黄连、蒲公英、半枝莲、白花蛇蛇草、龙胆草、红药子当变换应用,以免产生抗药性。或根据症状用,如有胃痛用蒲公英、红药子;口苦尿黄用龙胆草、半枝莲;呕酸用黄连、吴茱芋。
  2。肝胃不和
  证候:胃脘胀痛,胀及两胁,嗳气、泛酸或恶心,口干苦,每因烦闷郁怒等情志因素而诱发,舌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胃以降为顺,然胃气通降赖肝气冲和。若肝气郁结,气横所指胃当其冲,致木郁土壅便发肝胃不和,所谓“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肝气犯胃,壅胃碍脾,胃不降而脾不运,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在胃不虚的情况下,壅滞往往有变生郁火之趋势。
  治法:疏肝健脾,和降胃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柴胡10克、枳壳10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香附10克、灸甘草5克)去川芎;加白术10克、砂仁6克(后下)佛手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苏梗8克、蒲公英20克
  方中柴胡、香附疏达肝气;佛手疏肝解郁,理气健胃;川楝子疏泄肝热,行气止痛;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白术、砂仁燥湿化浊,健脾助运;枳壳、苏梗和降胃气;肝胃不和,在肝多热,在胃多滞。蒲公英清热健胃;白芍柔肝泻肝,制肝经郁勃之气,与灸甘草合用又酸甘化阴,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健脾,和降胃气。用于慢性胃炎肝气郁滞,胃失和降,胃气尚不虚者诱很好的效果。
  验按:肝胃不和多见于慢性胃炎早期或活动期。胃泌酸功能较高,胃肠功能紊乱较明显。“治胃必疏肝”虽有点绝对化,但“安胃不忘疏肝,理气慎防伤阴”则是治肝胃不和慢性胃炎应该遵循的法则。此证在临床中往往以实证的见症出现,虽肝脾胃同治,但重在治胃。治肝宜疏柔同用不宜独进疏泄,防止疏之太过激发肝经郁勃之阳气;治脾宜化湿展气不宜甘温补气,防止补其有余则壅气生胀满;治胃宜和降而不宜破鞋,破之则伤胃。此证若吞酸吐苦仍为郁火犯胃,和降胃气的同时宜配吴茱芋,黄连辛开苦降开泄郁火,或重用瓦楞子(20克)制酸和胃。
        3。痰瘀凝滞
  征候:慢性胃炎久延屡发,胃脘胀满隐痛,时轻时重,诱因不显,胃纳极差,口淡不知味,或口干而黏,或呕吐黏液,舌胖有齿痕,舌质黯,苔白滑,脉弦滑。
  此证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久虚致实。阳明胃腑虽阳气隆盛,但久病屡发最易滞气损阳,滞气气不布津,损阳阳不化液,津液凝变为痰,又气不运血,阳失温运,营血凝滞成瘀,痰瘀互结,凝滞胃络,即“久病入络也”。
  治法:通阳化痰,散瘀活络。
  方药:消痰化瘀方(自拟):灸黄芪15克、薤白10克、瓜蒌12克、九香虫8克、百合20克、丹参15克、檀香6克(后下)、白蔻仁6克(后下)、草果仁8克、枸橘15克、莪术8克、黄药子15克、灸甘草5克。
  方中灸黄芪温补中阳以补其虚;薤白温通胃阳,散结下气;瓜蒌化痰散结,滑通气机;九香虫温阳畅中,理气行滞;百合滋阴润胃,与温通中阳药物配伍可凝养胃气养胃阴;丹参活血化瘀;檀香辛散通滞气;白蔻仁、草果仁芳香化湿,醒脾悦胃,白蔻仁又长消食滞,草果长于化痰浊,枸橘行气散结,清热解毒,莪术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二者抑制肠上皮化生;黄药子解毒散结抗癌,防止胃黏膜异常化生以致癌变;灸甘草补健中气,调和诸药。
  验按:血瘀胃络在胃病中比较常见,但以笔者临床见之,单纯的胃络瘀血在消化性溃疡中多见,而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则血瘀与痰凝共存者居多。二者虽然在个体化病症上有所偏重,但痰凝阳明燥土与瘀血凝滞胃络,几乎是萎缩性胃炎尤其是肠上皮化生者久虚致实所具有共性的邪实病机特点。其胃炎有累年病史,胃脘胀痛屡发,纳呆不思饮食,舌胖苔滑腻,辩证非虚非积非寒非热者,多为凝痰聚瘀,土气不运,胃络不痛,纳化无礼,病理多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治疗在温通胃阳,消痰化瘀的同时,必用莪术,枸橘、山慈菇、蜈蚣等抗癌防恶变之药。
  4。脾胃虚寒
  征候: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纳差,食后痞满胀闷,大便或干或溏,舌质淡,舌体胖或有齿痕,苔薄白,脉虚弱或迟缓。
  此症多见于慢性胃炎缓解期或伴有胃下垂,或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功能减退,胃酸偏低者。阳明胃腑赖隆裕之阳气以纳食消谷,太阴脾土赖温升之阳气以化谷转精。中阳虚乏,外不能化纳水谷,转输精微致气虚血少,内则温气无力运转中州,致中州气血涩滞,布流缓慢而发本证。
  治法:温补中气,健脾和胃。 
  方药:黄芪建中汤(灸黄芪20克、白芍15克、桂枝10克、饴糖30克(烊化)、灸甘草5克)中高良姜10克易桂枝;加党参15克、白术10克、佛手10克、砂仁6克(后下)、没药10克、乌梅12克、炒莱菔子12克。
  方中灸黄芪、党参甘补温运,温建中宫之气,激发生长之源;高良姜温中散寒,降逆和胃;饴糖温中补虚,甘缓止痛;白术健脾除湿,以助脾运;佛手理气和中;砂仁温中化湿,醒脾和胃;没药活血行气,散瘀止痛;白芍酸甘养阴,与乌梅相伍以酸生酸,激活胃酸分泌,与甘草相伍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炒莱菔子消食导滞,降通胃气。诸药合用,甘补温运为主,补中寓行气,刚中寓柔养,使胃腑得温补而纳降,脾土得温运而健旺。
  验按:慢性胃炎脾胃虚寒,治宜恒守温建中气,甘补与温运并驾齐驱,甘补振奋中气,温运鼓舞中阳,阳明燥土得此而旺,太阴湿土籍此而运。“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甘补温运得同时又当升脾降胃,此乃治中虚胃寒之要旨,升脾以黄芪配党参益气升脾阳,降胃用枳壳、佛手、炒莱菔子降气通胃滞。
  慢性胃炎脾阳不足最常与寒凝、湿阻、气滞、瘀血相兼,或因感受外寒,情志不随、饮食不慎而诱发兼症,横生枝节。若兼寒凝,痛甚于胀,吴茱芋、高良姜散寒止痛有奇功;受风屡犯为“风陷虚谷”用高良姜、白芷散寒荡风有良效;情志诱发为木乘虚土,可用香附、柴胡疏木运土;伤食饱胀为土虚谷滞,可用莱菔子、槟榔导滞开胃;苔腻胃呆不知饥为湿困虚土,可用砂仁、白蔻仁化湿醒脾;久病胃痛舌黯多为瘀凝胃络,可用乳香、没药、红药子化瘀通络;萎缩性胃炎长期饱胀厌食胃酸少,可用乌梅、木瓜与灸黄芪酸甘相伍,激活胃腺,生胃开津。
  5、胃阴不足
  证候:胃脘灼热不适,隐隐作痛,口干舌燥,纳食少,嘈杂,嗳气。泛恶,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苔黄,脉弦细数。
  此证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分泌黏液功能丧失。慢性胃炎久病多虚,虚非中气虚,便是阴津乏,胃乃燥土,性喜润降,纳食消谷有赖于阴津濡润,“胃宜降则和”,润则降,涸则滞,阴虚谷海津乏涸滞为患。阴虚津涸且易于热、与瘀相兼。
  治法:滋养胃阴,润降散瘀。
  方药:润降益胃汤(自拟方):太子参30克、石斛12克、乌梅12克、白芍20克、甘草5克、苏梗8克、佛手10克、川楝子10克、片姜黄10克、红药子12克、鸡内金10克。
  本方是治疗慢性胃炎胃阴不足得基础经验方。方中太子参补气养阴益胃;石斛甘凉濡润,生津养胃;乌梅酸甘生津,激活胃腺,白芍、甘草酸柔甘守,化生胃液,柔润胃络,三药共济酸甘化阴,滋养胃之大源,俾“阳明胃土得阴自安”;佛手、苏梗和降胃气,气降则释津自布,“津液来复,使之通降”(《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用川楝子、片姜黄疏泄肝气,活血止痛,以防肝气失之训羁犯胃;红药子活血化瘀止痛;鸡内金消食助胃纳谷,诸药合用,共奏滋养胃阴,润降散瘀之功,对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胃炎不足有很好得疗效。
  验按:胃阴不足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最为常见,但以笔者临床体会,单纯阴虚者鲜见,而异变相兼者为多。胃阴不足,阴亏最易于热同现、与瘀相兼,故此可以认为,本证多异变为阴虚兼热与阴虚兼瘀两端。在疾病中期,若胃阳偏旺,湿热恒多,或情志不舒,气郁化火,阴虚多见与热相兼,症见口苦而干,胁胀不舒,知饥不食,舌红少苔,或检查有HP存在,可予上方加川黄连、蒲公英、佩兰清热化湿;在疾病中后期阴津久亏,胃络枯涩,脉络不畅,阴虚多与瘀相兼,症见胃脘屡发隐痛,眼眶青滞,舌黯脉涩,或检查有肠上皮化生,可予上方加丹参、桃仁、蒲黄、生山楂散瘀活络。此外,需要注意得是,对阴虚兼瘀,散瘀不宜过猛,以免损伤胃黏膜,当用药性平和之活血化瘀药以求缓通胃络。
  慢性胃炎虚证治疗,理虚当言其补,但扶弱阳尚属较易,生胃阴实属恒难,胃阴的生复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滋补过程,胃阴不足又常变证从生,所以,恒守滋养润补的同时,要注意治疗兼证,修剪枝节,巩固疗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28 08:2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