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1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血压] 是否应该限制饮食中胆固醇摄入量?——美国新版膳食指南之我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10-5 2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多年以来该指南一直建议将每日膳食中胆固醇摄入量控制在300 mg以下,但据称新版指南将不会继续设定饮食中胆固醇摄入量的限定标准,其理由是迄今并无充分证据表明饮食胆固醇摄入量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高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也无临床研究证实严格控制饮食胆固醇摄入可以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这一变化必将对美国居民的饮食结构产生显著影响,甚至对我国居民的饮食管理理念产生一定影响。

我们是否应该限制饮食胆固醇摄入?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


上世纪60年代,美国Framingham心脏研究首次通过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高胆固醇血症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以我国人群为基础的研究显示,总胆固醇水平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呈连续正相关。从3.6 mmol/L开始,随着总胆固醇水平的增高,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逐渐增高。与总胆固醇<3.6mmol/L的人群相比,总胆固醇为5.2-6.2mmol/L时,其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增高50%;当总胆固醇>6.2 mmol/L时,其风险增高200%。百年经典学说胆固醇理论认为,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主要成分,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只要将循环中胆固醇水平控制在足够低的水平,就能够显著降低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反之亦然。


2.循环中胆固醇的来源


人体血循环中胆固醇主要来自于两种途径,即体内(肝脏与外周组织)生物合成和饮食摄入。其中体内合成约占70%-80%左右,饮食摄入约占20%-30%左右。因此,为控制循环中胆固醇水平也应从这两个环节入手,即减少体内合成(此即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并控制食物摄入。成人每日从食物中摄入约200 mg即可满足正常生理需要(并非食物中全部胆固醇均能被吸收,正常饮食情况下胆固醇吸收率仅为30%左右)。由此可见,虽然决定体内胆固醇水平的主要因素是肝脏的生物合成,但饮食中胆固醇摄入量也会对此产生很大影响。


3.美国新指南的建议是否合理?


美国新指南并未否认饮食中过多摄入胆固醇是有害的,之所以取消摄入上限,是尤其制定指南的方法学所决定的。近年来美国各种指南的制定过程中“唯临床试验独尊”现象日渐突出,只要没有被随机化临床试验证实的做法均较少推荐。换言之,虽然该指南制定者认为过量胆固醇摄入是有害的,但是由于缺乏研究证据支持300mg/日这一上限,因而取消这一建议。由此看来,不能将此举误解为过多摄入胆固醇无害。


4.哪些食物中胆固醇含量高?


每100g食物中胆固醇含量超过1000mg的食物有动物脑,蛋黄,鹌鹑蛋。鸡蛋、鱼籽、鱿鱼、墨鱼、动物肝肾肥肠等内脏的胆固醇含量均较高(超过100mg,其中100g鸡蛋中胆固醇含量约600-700mg)。这些食物可以适量食用,但不宜过多,长期大量使用肯定会增高循环中胆固醇水平。


5.若患者问及此问题应如何回答?


我的回答是:如果您不喜欢吃降脂药,那就不要过多吃高胆固醇食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 02:2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