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楼主: 黑糊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关闭 [复制链接]
1#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田**,女,50岁,入秋以来,就双手麻木夜甚,脉来气血分离。当归四逆汤加减:
桂枝20 赤芍20 当归20
细辛20 甘草10 大枣30
木通10 鸡血腾30 威灵仙30
两副。



木通?


我一直是用川木通。

[ 本帖最后由 黑糊糊 于 2008-1-21 22:10 编辑 ]
2# 沙发
发表于 2008-1-22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看黑斑竹的帖子,犹如看杂技,看的心惊,实是确有把握,认证准,下药狠,但并非是以量取胜,要是辨不准,量大便是害,望诊,切诊娴熟,伤寒六经既定,大方向就定了,再随症加减,看的是心服,关于切诊,细看黑斑竹在中基版的脉法,受益匪浅,再看病案,对学习伤寒怎样临症开方更是有益,始信从伤寒入手,学中医就会觉得简单。有一定的中医基础,再静下心来研读伤寒,就不会背了那么多的方子不会用,也就不会觉得学了中医开方难了。
感谢黑斑竹的无私奉献。:handshake
3# 板凳
发表于 2008-1-25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原帖由 wtz1005 于 2008-1-25 16:46 发表
黑老师的病案就是精彩,我治疗一例滑膜炎引起膝关节肿胀的患者,针灸效果就是不好,后来一位网上的老师给开了个方,用着效果很好,这位患者膝关节骨质增生,吃河南配的风湿药(西药装成的胶囊)半年多,膝关节的 ...

河南的药不能吃,是假药。
4
发表于 2008-1-26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原帖由 xiexiecn 于 2008-1-26 18:32 发表
一个建议,版主除了列症状和辨证分析之外,是否可以顺带写上一些自己的鉴别诊断和经验心得呢?比如上面的“咽部不适,干咳”,常用的办法有滋阴(估计肺部问题和咽喉问题多用),也有用半夏厚朴汤的(胃症状引起 ...

你自己细看伤寒,结合脉诊,就会明白黑斑竹的思路。请问斑竹我的回复可以吗?:P
5
发表于 2008-3-5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胡**,女,38岁,稍瘦,“感冒”后输液5天,热退了,现仍时有恶风怕冷,四肢关节痛重,恶心欲呕,饮食减少,心下不舒,疲乏,舌红苔白厚,脉弦缓,来势弱。柴胡桂枝汤加白术:
柴胡40 黄芩30 半夏20
白术20 红参6 炙草6
大枣20 生姜30 桂枝30
一副。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施**,女,33岁,头痛自春节前开始,先服解热镇痛药有效,逐渐无效并胃痛,头胀痛不休,自觉昏晕生着,舌胖大,苔白厚。脉沉缓。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白芍30  白术50 茯苓50 
羌活20  生姜30 甘草10
大枣20
两副。
王**,女,65岁,面浮,心下胀痛,按之痛不增,但胀满,不思饮食,怕喝水,无汗出,微发热,头项强,舌淡胖,脉沉缓。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白芍40  白术60 茯苓60
生姜50  炙草10 大枣20
三副。

太阳病,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腰腿痛
钱**,女,40岁,腰困重酸痛半年余,背部近来酸重怕冷,脉沉缓尺弱。甘姜苓术汤加桂枝:
茯苓60 干姜60  桂枝30
白术40 炙甘草20
一副。
杜**,女,76岁,长期素食,旧有“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近来因一次挑水后症状加重来诊,腰腿活动范围减小,痛从腰部到双大腿后侧,连着小腿外侧,直到足底,酸麻胀痛,睡觉时发凉,需要用热水袋才能暖和,脉沉缓尺弱细。甘姜苓术汤加味:
茯苓40 白术40 干姜40
杜仲30 续断30 补骨脂20
威灵仙30 当归20 细辛10
独活30 炙草10
一副。

施**,女,62岁,面无血色,虚浮。扛树后先腰痛,继则背也痛,服西药“芬必得”可以缓解,但再吃无效,在某处开中药三副,吃完没任何转变来诊。现见身体不舒,不自主扭动腰背,时时用手捶打胸肋,叹气,口渴不欲饮水,小便时有不爽,自感脸足浮肿。颜面一天之中会有数次发热绯红。舌淡胖苔薄。脉位浅,左大于右,脉来气微而血涩,尺脉弱甚。旋覆花汤合五苓散加减:
旋覆花30 降香10  茜草30
桂枝6 茯苓20  泽泻10
猪苓10 白术20 独活30
两副。自加葱头一把同煎。

冯**,男,45岁,形苦志苦之人,曾患“第3~4\4~5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失稳”,做过多种治疗。前几天劳作后再发,腰痛连腿,酸、胀、麻、痛、冷、热时作,坐卧不宁,站立时须在特定**才觉稍安。痛甚时怕冷怕热,疲乏无精神,思睡又难于入睡,烦躁,无汗出,畏寒,舌暗淡,苔少。脉沉细弦紧。考虑先治少阴之寒,兼通下焦络脉,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干姜附子汤加味:
麻黄30 细辛30 附片10
干姜20 乌梢蛇30 牛膝30
一副水酒各半煎服,另以蜈蚣5条打粉,三次服完。

柳**,男,58岁,腰冷痛日久,重着难支,夜多小便,面寒舌淡多津少苔。脉沉紧,尺弱。甘姜苓术汤:
茯苓60 白术40 干姜50
炙草15
两副。

余**,女,39岁,腰痛一年,痛无定时,腰冷如坐水中,舌淡苔少,脉沉迟,甘姜苓术汤:
茯苓60 炒白术60 干姜30
炙草30
一副。

收集到一起慢慢学。

[ 本帖最后由 紫菀1028 于 2008-3-13 23:15 编辑 ]
6
发表于 2008-3-6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用当归四逆汤,我还是喜欢用通草,味道好些:P
7
发表于 2008-3-10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有许多事解释不明白,前段时间邻居自诉晚上稍动就出汗身痛,当时病人因是理发师,常常给人染发后过敏浮肿,就取了些黄芪约30克让其煮水服,没想到服后当晚水泻6次多,第二天也不敢再服,但出汗减少,于是第三天又继续服用,结果再没腹泻,连服几天后出汗也好了。
8
发表于 2008-4-1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我的邻居那年因扇电扇面瘫,曾让我抓过牵正散,按课本的量服后没反应,稍加大量就发汗,当时以为是有毒引起,吓的不敢再用 。
是不是发汗是驱邪外出呢?
9
发表于 2008-6-15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有战车的决心也行:P
10
发表于 2008-7-31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发个病案,大家讨论:男,61岁,三年前咳喘胸痛,先后诊断为“支气管炎”,“肺癌”,“肺结核”,治疗三年左右,现确诊为“多发性肺大泡”, “心绞痛”并发“心衰”,前后在昆明多家医院住院十次,体质逐渐下降,由于自觉症状没有缓解,出院回家。现见体瘦,两眼无神,面白(以前面色偏青黑)唇紫微有戴阳,舌红光有细凹纹无苔,气喘不能平卧,全身有水肿,两到三天用一瓶氧气,语声低微,时有轻咳,有少许痰,因不敢用力咯出而咽下。胸胀满,腹胀大不思食,二便如常。脉瞥瞥如羹上肥,三部均浮,脉形濡,数疾而弱短

用真武汤,茯苓30白芍30白术20生姜30附子10会怎样?黑斑竹怎么治的?期待结果。
11
发表于 2008-7-31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江南医师 18:46:09
脾肾阳虚、肺虚---久病、痰浊内停===此病虚实夹杂啊
江南医师 18:46:40
先调理脾肺肾
江南医师 18:52:17
以急着治标为主:化痰利水;桂枝厚朴汤加减:桂枝12  厚朴12  白芍8  麻黄12  沙参18  麦冬15  白术15  茯苓15   泽泻12  生姜4  大枣12  地龙1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7 23:0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