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医学论坛

标题: 11岁小孩高度近视!求大神们帮帮忙。 [打印本页]

作者: 陌世沧桑    时间: 2018-7-14 10:02
标题: 11岁小孩高度近视!求大神们帮帮忙。
我小孩11岁,从一年级开始戴眼镜,当时才两百度,后来眼睛度数一路上涨,每年都在增加,换镜片。到去年的时候,已经戴了500度的眼镜了。今年夏天就去给他复查视力,那家医院给出的报告说是600多度了,不过那家医院没有扩瞳直接做的检查。我不放心,又马上辗转到另一家医院去。另一家医院先扩瞳,然后再测视力,说是没有增加多少,只增加了50多。医生建议是可换,可不换镜片。后来医生说干脆不用换吧。但是现在我看他的报告单写着戴眼镜的戴镜视力,右眼才0.6,左眼1.0。我想问一下各位大神,这样两只眼睛不对等的视力,会不会进一步加重他的近视?另外孩子的近视发展这么快,有没有别的办法呀。哎,小孩眼睛真堪忧,现在才11岁,将来还要读初中,高中,学习任务更重,到时候近视继续发展怎么办?下面附有检查单,我看不太懂,请各位大神给予指导,谢谢!医院甲是直接验光的,医院乙是散瞳后检查的。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作者: baohongliang    时间: 2018-7-16 06:37
还是散瞳可靠些!RM-8900结果仅供参考,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医院用!每年超50度建议查查有其他原因没有!可以验配角膜塑形镜!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作者: 陌世沧桑    时间: 2018-7-16 09:18
baohongliang 发表于 2018-07-16 09:18:20
还是散瞳可靠些!RM-8900结果仅供参考,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医院用!每年超50度建议查查有其他原因 ...

非常感谢!重庆这边哪家医院好一些呀,我去看了西南医院,大坪医院,重医儿科医院,都是这样检查的,没做别的什么特别的检查。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作者: 王丙南    时间: 2018-7-16 10:13
这种治疗短视,应该考虑一下神经系统卡压
作者: 一休医生    时间: 2018-7-16 23:06
第一步先分清形成<!--IIYITAG:8:jinshi-->近视<!--IIYITAG:/8:jinshi-->的解剖因素,角膜曲率还是晶体,还是眼轴延长三个因素,可以先检查这些参数后再定出来结果来~
治疗上,建议OK镜  反转拍等~
作者: aiaiyimac    时间: 2018-7-21 00:50
养成良好用眼习惯是关键!
作者: 庆又青青    时间: 2018-7-21 12:44
        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之所以能回答你提出问题,是因对此问题进行较长时间的思考也写出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也曾在这个***给类似的问题做过答复。希望你把这些答复作为参考。1、首先你的孩子视力增加过快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应该的。2、造成这种情况原因与犯了4个错误有关:一是、孩子戴<!--IIYITAG:8:jinshi-->近视<!--IIYITAG:/8:jinshi-->镜过早有关。一年级近视200度说明裸眼视力不是太差完全可以缓戴,晚戴。二、第一次矫正视力提高过大,因为我认为矫正视力提高越大,看近的能力削弱的越厉害。三、未能正确解读,矫正视力的下降。我认为任何时候视力下降的本质就是在削弱看远能力,加强看近的能力,所以第一次矫正后的视力下降,实际上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矫正视力过高是错误的,现在矫正视力的下降是在部分地纠正这种错误。四、矫正视力下降了,又通过换镜片把矫正视力提上去,又一次削弱看近能力,又产生矫正视力的再下降,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我曾说过这几乎是在折腾孩子的视力。以上四个方面是小孩视力快速下降到主要原因。造成的结果可能已经无法挽救了。那么面临如此情况下一步怎么办呢?1,千万不可再提高矫正视力了,如两眼视力想取得一致,可将高的部分降下来,万不可把低的升上去。2,学生看书和写字绝不应背着光线。3,今后仍有可能视力有下幅度下降,不要理睬它,如能看清黑板最好,如不能可采用其他办法。如向前调换座位或配一度数稍微高的眼镜专门用来看黑板。如果照我所说去办理,你的孩子等上完大学近视的度数仍可保持在600度左右。






















作者: 一休医生    时间: 2018-7-21 16:23
庆又青青 发表于 2018-7-21 12:44
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之所以能回答你提出问题,是因对此问题进行较长时间的思考也写出有关这方面的 ...

感谢你的意见~但你的意见好多都不是很正确的,希望慎重发表~

作者: 庆又青青    时间: 2018-7-21 19:04
一休医生 发表于 2018-7-21 16:23
感谢你的意见~但你的意见好多都不是很正确的,希望慎重发表~

我的答复是针对孩子家长提问而发的,并声明仅供参考,既然老师认为“好多都不是很正确的”。能否有针对性谈出您的正确看法。这将对我、对提出问题的家长、及所有关心此文题的人们是最好的“科普”。

作者: 一休医生    时间: 2018-7-22 17:16
1、首先你的孩子视力增加过快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应该的。2、造成这种情况原因与犯了4个错误有关:

一是、孩子戴<!--IIYITAG:8:jinshi-->近视<!--IIYITAG:/8:jinshi-->镜过早有关。一年级近视200度说明裸眼视力不是太差完全可以缓戴,晚戴。
二、第一次矫正视力提高过大,因为我认为矫正视力提高越大,看近的能力削弱的越厉害。
三、未能正确解读,矫正视力的下降。我认为任何时候视力下降的本质就是在削弱看远能力,加强看近的能力,所以第一次矫正后的视力下降,实际上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矫正视力过高是错误的,现在矫正视力的下降是在部分地纠正这种错误。
四、矫正视力下降了,又通过换镜片把矫正视力提上去,又一次削弱看近能力,又产生矫正视力的再下降,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我曾说过这几乎是在折腾孩子的视力。以上四个方面是小孩视力快速下降到主要原因。造成的结果可能已经无法挽救了。那么面临如此情况下一步怎么办呢?
1,千万不可再提高矫正视力了,如两眼视力想取得一致,可将高的部分降下来,万不可把低的升上去。
2,学生看书和写字绝不应背着光线。
3,今后仍有可能视力有下幅度下降,不要理睬它,如能看清黑板最好,如不能可采用其他办法。如向前调换座位或配一度数稍微高的眼镜专门用来看黑板。如果照我所说去办理,你的孩子等上完大学近视的度数仍可保持在600度左右。
错误一:孩子戴近视镜过早有关。一年级近视200度说明裸眼视力不是太差完全可以缓戴,晚戴。
          孩子的近视治疗一直在争论,大家都可以近视的定义是远处的平行光线,经放松的睫状肌后成像在视网膜前就是形成近视。如果孩子近视在矫正上,就可以考虑视网膜的成像问题,眼底能形成清晰的成像是关键,把清楚的像传到中枢去造成视觉通路上的良好像的质量能视网膜的发育起到关键的作用。双眼看时从远到近会产生调节与[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之比,如果不戴镜,成像不清楚,同时也会破坏调节与[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之比,中枢不光是对图像的捕捉控制,还要反馈信息,这个通过国外的一资料可以查到。但也有一些医生认为不戴眼镜,看远时还可以起到放松睫状肌的作用,我们在临床上会碰到一部分这样的病人,本来不戴镜裸眼视力比较好,但一戴上后再去检查裸眼视力就变差了,就以为是眼镜造成的。所以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建立在200度以内裸眼视力还行,生活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提出的。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这里面涉及视光学的内容,信息传入等问题,不要光考虑裸眼视力,还要考虑整体的眼镜发育问题。

第二个问题  第一次矫正视力提高过大,因为我认为矫正视力提高越大,看近的能力削弱的越厉害。
       这个问题也是与前面的回答的一样,如果一个孩子足矫视力,看近时就会产生一时性的视近不清楚,特别在我们孩子一直低矫的人上容易发现,还有一部分是激光手术的病人, 刚做完手术后第一天,看远清晰,看近却不清晰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近视由于看近时不需要动用调节,患者看近时就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一矫正完以后马上要动用调节时,由于长时间的不运动睫状肌的调节,突然运动故会产生一时性的视近困难啊,很多低矫或欠矫的孩子在视功能检测时都是调节滞后的问题,目前调节异常引起的近视加深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所以在确定近视的基础上,检查合并是否有内外隐斜视在定量上按患者能解决调节滞后的原则给予处方,当然还有一些人会存在调节反应的减弱,所以同时可以增加调节灵敏度的训练或者是看远看近的训练,很快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作者: 一休医生    时间: 2018-7-22 17:18
第三‘“未能正确解读,矫正视力的下降。我认为任何时候视力下降的本质就是在削弱看远能力,加强看近的能力,所以第一次矫正后的视力下降,实际上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矫正视力过高是错误的,现在矫正视力的下降是在部分地纠正这种错误。”

     在正确的验光条件下,不存在过高的现象。你的这种理解存在偏差,需要再进行一个系统的了解后才行~在调节灵敏度活跃的基上,裸眼视力也可以很好的,但是有些人的裸眼视力只要不戴眼镜,都是通过眯眼,斜面,歪头等现象来满足,这样的方法还有待争论。

作者: 一休医生    时间: 2018-7-22 17:25
后面的说啥千万不可再提高矫正视力了,如两眼视力想取得一致,可将高的部分降下来,万不可把低的升上去。

可能存在你的想法。我们的视力是黄斑中心视力,视敏度是按视锥细胞的分布来实行的,有些人天生是2.0的视力,如果不要再提高视力,按目前的临床说法,可能会降底视锥细胞的功能,以前所谓说的弱视复查,就是没有充分的发挥黄斑中心视力,这个是不太正确的观点,需要再重新学习一下,保持双眼平衡是对的,就是把双眼的最佳的黄斑中心视力表现出来,再取得双眼视功能的充分发挥,这是一个视光师该做的事。
      其中也有中医与西医对于眼科争论的结果。西医往往认为眼球就是单一的结构,而中医认为眼球是身体的整体的一部分,我们也在考虑用中医的诊疗模式,开创中国自己的眼科全新理论的创新,从整体到局部,有机会可以看看眼科整合学,我觉得可能也会有一种收获。
作者: 一休医生    时间: 2018-7-22 17:31
<!--IIYITAG:8:jinshi-->近视<!--IIYITAG:/8:jinshi-->的增加的过快的原因就是眼轴与其它屈光间质成份匹配的不正比。按理说外界的物像通过眼的屈光间质后成像在视网膜中心凹上是最好的一种选择,但是由于屈光间质之间的不匹配,导致成像的异常。但为什么会引起成像的异常,就是一种用眼的代偿结果,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就是让眼球处于看近的环境里,久而久之,眼球就按看近的需求就是匹配发育,也就是代偿的眼轴的延长,结果就是近视。目前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改善,但在眼科医师诊所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通过临床验证,不断的纠正其错误的形为,可能会使近视发展的慢一点。目前在临床上标榜近视治疗特效等,都最终都是昙花一现,有理论,但实践效果真的一般般。这是我比较客气的说法。
在确定近视的性质后,一定要给予屈光成份的分析,再给予相应的处置。治疗才可能有点作用。要不然都是说着有用,做着无用的事。
作者: 庆又青青    时间: 2018-7-23 12:28
一休医生 发表于 2018-7-22 17:31
近视的增加的过快的原因就是眼轴与其它屈光间质成份匹配的不正比。按理说外界的物像通过眼的屈光间质后成像 ...

         谢谢一休老师详尽的解答,对我有极大的启示。一定好好学习,深刻理解。

作者: 一休医生    时间: 2018-7-29 14:11
庆又青青 发表于 2018-7-23 12:28
谢谢一休老师详尽的解答,对我有极大的启示。一定好好学习,深刻理解。

客气,互相学习,共同来把眼科的新思路给提上去~
作者: 陌世沧桑    时间: 2018-7-30 14:29
非常感谢,这个问题确实很棘手,各方面的意见我都要综合考虑一下。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作者: 陌世沧桑    时间: 2018-7-30 14:33
一休医生 发表于 2018-07-30 14:33:51
第一步先分清形成近视的解剖因素,角膜曲率还是晶体,还是眼轴延长三个因素,可以先检查这些参数后再定出来 ...

嗯嗯,非常感谢。我准备8月份再带去做一系列的眼科专科检查。哦对了,怎么有的医院说扩瞳检查视力对人不好,我7月份做过一次扩瞳,8月份再做扩瞳,这样对小孩影响大吗?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作者: 陌世沧桑    时间: 2018-7-30 14:55
非常感谢两位老师的分析,很全面很具体。庆又青青也很热心。一休老师说的很全面,很客观,我会认真参考里面的建议,8月份在到一家医院去做一个全面的眼科综合检查,到时候有疑问再来请教各位老师,谢谢!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作者: 陌世沧桑    时间: 2018-7-30 15:06
另外我了解到,有一种叫易视康的,叫什么青少年近视眼防控治疗,我小区有个小孩在做那个。说是配有两付眼镜,一副近视,看近用的,一副近视,看远处用的,还配合他的什么治疗仪,我是一个普通内科医生,眼科东西我不太懂,但是凭职业敏感,我觉得这种应该是个噱头。那个小孩说他的度数基本上没有增长,但我持怀疑态度,因为他一直是在那个治疗中心测的视力,并没有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去测。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作者: 一休医生    时间: 2018-8-2 22:20
请到正规的地方先去检查一下~
作者: jy239裴瑞龙    时间: 2018-12-16 11:18
你好!孩子近视从无到有,又进一步逐渐加重,说明还是后天由于验光配镜纠正不到位,度数不合适或者平时用眼不当,过度疲劳引起的,建议尽早带孩子去医院散瞳验光配镜纠正确切度数,是否有散光弱视情况争取配镜误差最低度数!孩子小待18岁以后方可激光准分子手术!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作者: gby郭滨颖    时间: 2018-12-20 13:17
孩子应该每半年散瞳一次,如近视度数超过50度就应重新配镜。如果眼睛弱视,就应该做弱视训练。平时注意用眼卫生,坚持做眼保健操,避免用眼过度疲劳

--------------------
此消息发自iPhone版诊疗助手
作者: 赳赳久    时间: 2018-12-20 14:33
当今小朋友学习用眼程度大大超标,加速了群体的<!--IIYITAG:8:jinshi-->近视<!--IIYITAG:/8:jinshi-->普及。本人小学时没日没夜看书不爱活动就近视,双眼裸视300度。做过针灸治疗,短期效果不错,长期无效。一辈子没常带近视眼镜。如今近7旬视力尚可看报做细活。
作者: 二傻2    时间: 2018-12-22 20:24
一休是视光这方面的专业,听他的建议不会错,7楼完全是自己主观臆断
作者: 庆又青青    时间: 2019-1-13 15:14
二傻2 发表于 2018-12-22 20:24
一休是视光这方面的专业,听他的建议不会错,7楼完全是自己主观臆断

        面对楼主提出的问题,我在7楼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的观点我始终认为是正确的,现在对这些观点,做进一步的阐述,仍仅供参考。为什么呢?这与我资历有关,我岂止不是这方面的专家,甚至于连个专业人员都不算。我的自我定位是:起先是花眼问题的业余爱好(老)者,后来又自我追加一项:<!--IIYITAG:8:jinshi-->近视<!--IIYITAG:/8:jinshi-->问题的业余爱好(老)者。所以对我的观点,包括下面写的内容,应用分析的、怀疑的态度来对待。
          现在回到楼主提的问题上,我们从楼主所叙述事情的经过可以了解到,他给刚上一年级的孩子配的第一幅200度的眼镜,以及后面每年换成增加的近视度数的眼镜,肯定都是经过正确的验光而配就的。按一休老师的意见:这种配镜是不存在过高现象的。所以一休老师分析孩子近视速度过快,认为和这种正确验光、配镜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孩子近视发展的速度过快,与犯了四个错误有关,而这些错误就是这种正确验光下配镜前提下发生的。 孩子从最初的佩戴200度近视镜开始,到前年为止,近视的度数增加到500度,净增加的300度。我认为都是下面三个不平衡所造成的,其中后两种不平衡就是这种正确验光、配镜带来的。                                   第一个不平衡,是部分的少年存在这种现象,裸眼视力与其调节能力不相平衡,并且这种不平衡是视力高了,而拥有的调节能力却低于应该拥有的调节能力。比如弱视儿童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这种不平衡是先天性的。有这种情况的孩子,在短时期内会出现裸眼的视力下降,不平衡的程度越大,视力下降的越大。不平衡程度是可以具体测量的,因过于复杂,在这里只好忍痛割爱了。这种裸眼视力下降与矫正不矫正视力无关。我还总结它具有这样特点,从视力开始下降到完全结束,其矫正视力的最高限度始终保持不变,这也是先天视力下降区别后天视力下降的地方。至于为什么这种不平衡会引起裸眼视力下降呢?这是一个重大的、重要的课题。需要很好加以论述,因篇幅的关系,在这里仅将其逻辑关系简略的介绍一下:一个青少年若存在这种不平衡,按自然法则必须要把这种不平衡转变化为平衡,而完成这项任务的主体是其本人的视力的生长系统,而其能完成这项任务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降低裸眼视力,而增长眼轴的长度等仅仅是用来完成降低视力的手段,而并非是近视的发生的原因。楼主的孩子若存在这种不平衡,300度矫正视力的下降就包含因这种情况而下降的,这部分下降不属于矫正视力引起的。若不存在这种情况,300度的矫正视力的下降就全部是后两种不不平衡造成的,而后两种不平衡又全部是正规验光配镜造成的。
          第二个不平衡,是视力矫正后,我们的视力提高了,但是调节能力没有丝毫的提高,这两者形成的了新的不平衡,显然正规验光配镜这种不平衡也无法避免。这种不平衡的程度,可以用矫正前后视力的差距来表示。楼主的孩子,假定他在矫正前的视力为0.4,矫正后的视力为0.9,那么平衡差的程度可用0.5度来表示。这种不平衡同样必定按照自然法则,由不平衡转化为平衡,即下降的目标就是矫正视力前的0.4,而完成这任务的主体和手段和第一种不平衡的情形是一样的。值得强调的是这种不平衡引起的矫正视力下降与我们是否在近处使用我们的视力无关,这个特点可通过学龄前儿童矫正视力后让其避免一切在近处使用眼力。则我们将发现,他的矫正视力仍然会年年都会下降。若不在近处使用我们的视力,还会出现和前面先天性视力下降类似的情况,即矫正视力最高限度自始至终并不发生变化。
          第三个不平衡、是上述假设条件在不成立的情况下发生的。楼主的孩子矫正视力时上了一年级了,最起码要看书、写字,在近处用眼力的力度,矫正视力前后必定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是我在论述花眼时指出的:一个近视眼在视力矫正前,不存在“主观近视点”过远问题,或仅存在轻微的过远问题,而视力矫正后就会出现严重的过远问题,严重过远问题,本质就是过度使用调节能力问题,这种使用必定会促使调节能力下降,而这种能力的下降就会造成和第一种不平衡一样后果,即裸眼视力的下降,这整个过程就是人们苦苦寻求的视力下降的后天原因。因为在前面说过,它区别于先天裸眼视力下降的地方是在其下降的过程中将伴随其矫正视力最高限度的下降。裸眼视力下降必定使得楼主孩子矫正后的平衡差,由0.5扩大为0.6或0.7,进而使得每年矫正视力下降添加了新的因素。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看到后两种的不平衡是矫正视力后必然要发生的,即使按正确的验光配镜也无法避免。所以我说楼主的孩子矫正视力过早过强,就是建立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至于后面我说的人们对楼主的孩子矫正视力后年年下降解读有误,是指人们并不了解,谁在降低孩子的矫正视力?降低矫正视力的目的是什么?我在上面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孩子的视力生长系统,采用增长眼轴等手段降低矫正视力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缩小矫正视力初就有的,后面因裸眼视力下降又增加的平衡差。这是按自然法则的要求做的。可是人们不能正确的解读它,又通过正确的验光,将降下来的矫正视力又重新补上,使得平衡差非但未能降低,甚至于还有所提高。经一年辛辛苦苦降低的矫正视力等于白降,下一年又从头开始。经几年这样反反复复的进行,孩子得到的就是年年视力下降,如果照此再继续几年,孩子,不等高中毕业,就会成为1000度的高度近视眼。这种恶果就是人为的按正规验光配镜带来的。不仅是楼主的孩子,世上许许多多高度近视眼就是在这种反反复复正确验光配镜的旗帜下“培育”出来的。是不是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完全不是。假定楼主的孩子不进行视力矫正,他又没有第一种不平衡的问题,并且正常的上完大学他的近视不仅11岁近视仍保持200度,甚至于到七、八十岁仍保持200度。而且眼睛绝不会出现花眼。即使有第一种不平衡情况,只是他的裸眼视力略降低点,眼的近视程度也仅会增加200多度。原因很简单,就是因没做视力矫正就不会出现后两种不平衡。我们从这个判断,可以看出孩子做矫正视力,视力提高了会付出多么昂贵的代价。所以我向楼主建议不能丝毫再增加矫正视力的度数了,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能降低现在的矫正视力,这样才有可能保持住现在500度的近视不再加深。
             最后我想和24楼的二傻2老师说几句话。我以上的论述,可能有很多不准确的地方,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即使一个资深的眼科的专业人员,经深思熟虑未必能想得出和写得出,而我作为一个业余手岂能仅凭“主观臆断”就能断出来呼?










作者: chun737498    时间: 2019-1-15 08:48
根据以上的描述,11岁的孩子患有高度的近视,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首先学习时坐姿要端正。书与眼保持一尺的距离。点滴阿托品滴眼液进行散瞳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作者: 庆又青青    时间: 2019-1-25 14:46
chun737498 发表于 2019-1-15 08:48
根据以上的描述,11岁的孩子患有高度的近视,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首先学习时坐姿要端正。书与眼保持一尺的 ...

                   为了进一步揭示,我们因矫正视力还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再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供参考。1,我们的楼主,去年给孩子在不同的医院验光的结果不同,更侥幸的是,在选择是否增加50度镜片的时候,他们的医生选择了不增加,这个决定会带来今年孩子的视力降低的幅度会大大低于前几年的平均水平。若今年还不增加<!--IIYITAG:8:jinshi-->近视<!--IIYITAG:/8:jinshi-->镜片的度数,那么明年视力下降的幅度还会减少。原因很简单,就是前年的视力下降,缩小了平衡差和主观近视点的过远程度,这两年没有再去扩大它。这也说明了,视力的下降的幅度与视力矫正后平衡差和过远程度增加和减少密切相关的。 2,在上面的帖子中,在讲到三种不平衡中,都谈到视力下降与矫正视力的最高限度关系,这是我独特的认识。这里先不分析前两种不平衡没有伴随矫正视力最高限度的下降的含义。仅分析第三种不平衡伴随着矫正视力最高限度的下降的含义。这种含义有:一是区别于先天性视力下降的重要标志。二是造成花眼的主要原因。我对花眼有这样的结论:“花眼实际是矫正视力超过最高限度的结果”,我对此论述很多了,这里就不重复了。三是作为近视眼,其眼的调节能力相对是弱的,这种弱的调节能力是先天的、遗传的。由于他们看近不存在过远问题,所以眼的调节能力也不会发生下降。但经矫正视力后改变了这种状况,产生严重的过远问题,也就是在近处使用视力时必定需要过分使用调节能力,使这种能力减弱成为必然,这种能力的下降,是近视的原因也是花眼的原因,这种能力的下降从矫正视力开始,因“主观近视点”的过远问题一直到老年都存在着,就会一直延续到中年、老年。这种能力下降只要发生在一个人的生育年龄之前,必定会将比他从上一辈接受的眼的调节能力最高值低许多值遗传下一辈(非近视眼也同样存在这种情况)。这就是青少年先天近视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这就是说第三种不平衡引起视力的下降,不仅影响我们自己的视力下降,必定还要影响到下一代。3,前面说过,即使楼主的孩子在今后永远不再增加近视镜片的度数,视力仍会缓慢的降低,但也并非一直降下去,到二十岁左右将会停止。很多人对此产生了误解,特别是能做近视手术的医院,认为视力相对稳定了,进行手术后,视力也不会反弹了。其实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由于视力生长系统,用于降低视力缩小平衡差的手段:增长眼轴,也和人到身高一样,到一定时间就停止生长,正由于这个原因,降低视力的手段没有了,视力也无从下降了。但是应当看到平衡差全部消除的任务远没有完成,而其主观近视点的过远程度仍旧存在,眼的调节能力仍会下将,使得平衡差非但不可能缩小了,还在不断增加。这就是花眼的量变进到质变的原因。所以花眼也是近视眼按正规验光配镜所付出的昂贵代价。这正如一场完整的剧目,上半场,“近视剧”刚落下帷幕,“花眼剧”又紧接着开场了。其中扮演主角的始总是:“平衡差”和“过远程度”。所以我认为近视和花眼是统一的。
作者: 庆又青青    时间: 2019-2-8 15:17
庆又青青 发表于 2019-1-25 14:46
为了进一步揭示,我们因矫正视力还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再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供参考。1 ...

              从我以上发表的三个帖子里,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一个青少年<!--IIYITAG:8:jinshi-->近视<!--IIYITAG:/8:jinshi-->了,只要做视力矫正必定带来视力下降,这种视力下降是不应该发生的,应该避免的。2、促使矫正视力后视力下降的主体是其本人的视力生长系统,视力生长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维持一个青少年的视力和其眼的调节能力之间的平衡。而视力矫正恰好破坏了这种平衡。3、视力矫正后的不平衡的本质是视力提高了,看远能力增强了,而调节能力变弱了,实际上也就是看近能力减弱了。4,视力生长系统降低矫正视力根据,不在于矫正视力时是否进行正确验光,而在于矫正视力后,矫正视力和其眼的调节能力之间造成了多大的不平衡差,差额越大,今后降低视力的平均数额就越大。5,视力生长系统降低矫正视力的目的,就是缩小因矫正视力带来的不平衡,直到消灭它。降低矫正视力,强的一方减弱了,实际上弱的一方调节能力得到加强,也就是看近能力得以加强。6、视力生长系统是通过增长眼轴和加大<!--IIYITAG:8:quguangbuzheng-->屈光不正<!--IIYITAG:/8:quguangbuzheng-->来完成视力下降的。所以眼轴增长,屈光更加不正是从属于视力生长系统的“需要近视”的。7,不理解视力生长系统降低矫正视力的目的,在矫正视力后的几年中又进行验光增加近视镜片度数,是在使本已缩小的矛盾又得以恢复,使得降低矫正视力的幅度只增不减,最终使得孩子的视力快速下降,这是错上加错,是绝对不应该发生的。
作者: 斜弱视康复    时间: 2019-3-8 17:53
庆又青青 发表于 2019-2-8 15:17
从我以上发表的三个帖子里,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一个青少年近视了,只要做视力矫正 ...

不明白这种误人子弟的言论为什么会被发表出来,<!--IIYITAG:8:jinshi-->近视<!--IIYITAG:/8:jinshi-->的加深大部分是因为眼轴的增长,儿童和青少年度数增长的是因为身体增长、眼周拉长,这是不可逆的,跟长身体是一样的。近视度数的增长会稳定到18岁左右,个别病理性近视除外。不戴镜、不做屈光矫正,会导致更高的近视度数加深,按照你的说法,是因为屈光矫正而度数加深的话,成人戴镜为什么不增长呢

作者: 庆又青青    时间: 2019-3-13 18:58
斜弱视康复 发表于 2019-3-8 17:53
不明白这种误人子弟的言论为什么会被发表出来,近视的加深大部分是因为眼轴的增长,儿童和青少年度数增长 ...

       你在帖子里所谈的看法,有些和我已经发表的看法是一致的,如我也认为,视力的加深是因为眼轴超常增长造成的。是不可逆转的。并且也认为一个人,到二十岁左右,随着身高停止生长,眼轴的增长也将停止。因此,这时<!--IIYITAG:8:jinshi-->近视<!--IIYITAG:/8:jinshi-->眼的视力不再下降,非近视眼的视力也不再下降了,而经视力矫正的近视眼的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也双双停止下降。由于我明白这一情况,所以我在断定一个人做矫正视力会引起视力下降时,特意在前面加上“青少年”的字样,你没留心,所以才发出“成人戴镜为什么不增长”的疑问。另外,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在上述共同的观点的基层上我又稍微增加了几点新的内容:1、眼轴的超长增长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发生,是因为其本人存在着视力和调节能力不平衡的缘故。2、一个人存在这种平衡差越大,视力降低的幅度和总量将越大。3、任何时候视力的降低,都具有削减看远能力的同时也是在加强看近能力,也就是在缩小平衡差。我的这些新认识到底对不对呢?自然需要眼科专家的评判,更需要用实践加以检验。另外,我从您的帖子里还看到,您是不赞成我对青少年近视眼做矫正视力会引起视力下降,要付出昂贵的代价的结论。您主张不做屈光矫正反而会导致更高度数加深。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很正常、也毫不奇怪,也是长期以来就存在的老问题。应静下心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把问题争论清楚,得出正确的结论。只有这样,从小处说,可以给我们的楼主的提问有个较准确的答案,从大处说,可使千千万万近视的人做矫正视力时有一个正确的、科学的办法可依。我说的对吗?
作者: a159123    时间: 2019-3-21 15:13
十一岁的孩子,一年级配镜二百度,而且<!--IIYITAG:8:jinshi-->近视<!--IIYITAG:/8:jinshi-->度随年逐升,换镜片,一年时,近度500,今查近度600多了。不散瞳排除近视准确吗?


转诊:右视0.6,左视1.0,今加重视力续降。一般来讲,近视儿童在12岁以内配镜纠近均有效果。希望您应该到北京同仁眼科医院进一步检查。
排除慢性儿童晶状体混浊等眼疾。祝孩子<!--IIYITAG:8:yanbujibing-->眼病<!--IIYITAG:/8:yanbujibing-->早日康复。

作者: 庆又青青    时间: 2019-3-21 20:21
       楼主给孩子通过验光配第一副眼镜后,年年验光都增加镜片的度数。这说明楼主是负责的家长,可惜的是楼主的如此做法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当然错不在楼主,而是反反复复正确验光配镜的传统模式错了。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1、我在帖子里说过,对矫正视力出现的视力下降解读不够。这视力下降缩小平衡差,平衡差小了来年视力下降的幅度就会变小。而楼主的孩子在后面几年中将降低的度数补上,使平衡差非但未降低,甚至于还有所提高。这种情况可以这样的比喻,矫正视力产生不平衡差,相当于有了一个伤口,第二年矫正视力下降,使平衡差缩小了,相当愈合了部分伤口。可验光后配镜,相当于把愈合的伤口又重新撕裂开,使得伤口的愈合的工作又要从头做起,而伤口的愈合就是靠增加<!--IIYITAG:8:quguangbuzheng-->屈光不正<!--IIYITAG:/8:quguangbuzheng-->来完成的,所以每年都要增加屈光不正60度左右,几年下来镜片度数增加到550度就不奇怪了。2、孩子从第一次配戴镜片和后面增加的镜片度数,都是在矫正屈光不正,可是结果呢,每次矫正后都发生屈光不正的加重。这好比我的身体发某个问题,通过治疗就是为了减缓和消除这个问题,而矫正视力的结果恰好相反,充分说明传统的以屈光不正作为矫正视力的依据是不对的。去年孩子<!--IIYITAG:8:jinshi-->近视<!--IIYITAG:/8:jinshi-->度数又增加,医生提出可以不增加镜片的度数,就是很好的证明。3、从孩子多次矫正视力取得的效果来分析。在孩子矫正视力后的第一年,矫正视力会降低0.1,(我大概估计的数字)增加镜片度数,会把降低的0.1 视力提上去。可是第二年,提上的0.1又会照样降下来。后面的每次验光增加镜片度数,矫正视力就能提上去,又都会在一年后再降下来,从长远看,这6年矫正视力没有丝毫的提高,只是在很小的范围间波动。但是孩子的屈光不正却实实在在的增加了,近视镜片的度数也实实在在增加了。所以这种反复进行的视力矫正只有坏处没有一点好处。楼主在帖子里提出有没有办法制止近视度数增加太快呢?我坚定回答,完全可以!就是不管屈光不正增加多少,都不能再增加镜片的度数了,而且如果不影响看黑板,完全可以适当降低矫正视力。屈光不正增加了,我不仅主张不增加矫正视力的度数,反而主张可适当降低,有的人,会认为太不可思议了。其实这并不奇怪,根据上面3点分析,我们可得出这样结论:任何时候扩大矫正视力和调节能力的平衡差都是错的,必然带来严重后果;而不增加,甚至于缩小这种平衡差,就是对的,就可有效抑制近视度数的增加。
作者: 庆又青青    时间: 2019-4-16 18:50
庆又青青 发表于 2019-3-21 20:21
楼主给孩子通过验光配第一副眼镜后,年年验光都增加镜片的度数。这说明楼主是负责的家长,可惜的是 ...

            我在上面的帖子里讲到,根据楼主的孩子目前的情况,非但不应该增加镜片的度数,而应在不影响看黑板的情况下,降低现在所戴的500度的度数。这个思路并不是我一时心血来潮突然冒出来的,而是我在二十年前就有了,并且在网上发表的第一篇关于花眼的文章就讲到了:二十年前我决定将当时所戴的<!--IIYITAG:8:jinshi-->近视<!--IIYITAG:/8:jinshi-->425度的镜片降低25度时,并不知道降低近视度数可以消除花眼,仅认为可能对看近能有点好处,可是降低如此小的度数,仍遭到眼镜店的配镜师的质疑,认为我违反了按<!--IIYITAG:8:quguangbuzheng-->屈光不正<!--IIYITAG:/8:quguangbuzheng-->的配镜原则,并要求对此行为的后果负责任才行。最后我答应负责,才使降低近视镜片度数得以实现。事后我想到有人为了消除花眼,干脆摘掉眼镜,把100度或甚至于几百度将成零度,并未经谁的批准,他们照样未发生什么问题。据此道理将我的两眼近视镜片的度数都降了近300度,可以说已经严重违反所谓的配镜原则,不但未发生问题,而且二十多年的花眼基本消除了。从这个过程中,我悟出近视眼的人,一旦按屈光不正矫正的度数,就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不容改变的是完全错误的。不客气的说,正由于这种错误,使得戴近视镜的年轻人,近视度数不断增加,屈光更加不正;使得戴眼镜的中、老年人的花眼产生并不断加深,并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

作者: 庆又青青    时间: 2019-9-5 20:24
庆又青青 发表于 2018-7-21 12:44
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之所以能回答你提出问题,是因对此问题进行较长时间的思考也写出有关这方面的 ...

     我在此帖子里,提出一个新认识 :\"任何时候视力下降的本质就是在削弱看远能力的同时,也在加强看近的能力\"。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有着深刻的含义,这里的\"任何时候\"是既指青少年时期所有发生<!--IIYITAG:8:jinshi-->近视<!--IIYITAG:/8:jinshi-->的时候,同时也指中老年人发生的花眼需要近视来解决时候:1、为什么有的青少年已经近视,而视力仍会下降呢?具体表现为随着上学年级升高,班里戴近视镜的人越来越多。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人,天生存在着眼的视力强了,而眼的调节能力弱了,即看近能力弱了。只有通过近视改变这种强弱关系。这种近视是必然的,人们无法抗拒的,所以我称之为这是先天性视力下降。2、为什么视力很好的青少年视力也会下降。是因为他们的“主观近视点”过远程度太高,又要看书写字等长时间在近处使用眼力,必然带来调节能力下降,造成视力强了,调节能力弱了,最后也只能通过近视改变这种强弱关系,这种近视,是可以预防的,以往我们采用所有防止措施都能对他们的近视发生,起到很好预防的作用。我称此种近视是后天发生的。3,为什么青少年的矫正视力会下降呢?是因为人为的将视力提高了,它变强了,而调节能力不变,相对弱了,自然必定也会用降低矫正视力的办法,来达到加强看近能力的目的。可是人们对此错误理解,认为近视又加深了,需要增加镜片的度数,此举是对这些青少年有害无益。4、为什么戴近视镜的人花眼后,可以摘掉眼镜就能正常阅读,这是因为暂时消减强的矫正视力,提高了看近能力的缘故。由于矫正视力降幅太大,人们无法适应。所以在看近结束后赶紧重新戴上眼镜又回到花眼的视界里。5、为什么非近视眼花眼后,可以戴老花镜进行阅读,这是因为戴老花镜,也暂时消减了看远能力,增强看近能力,暂时解决了阅读问题。同样视力降幅太大,阅读结束后又赶紧摘掉老花镜,再回到原先的花眼视界继续经受花眼的煎熬。6、为什么我主张,适当降低矫正视力和视力,在花眼前可起到预防花眼的目的,花眼后就能消除花眼。这是因为实实在在降低视力和矫正视力,就能实实在在增强了看近能力,花眼自然会得到预防和消除。如果我们能及时降低视力和矫正视力,由于降幅会很小就能解决问题,就会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就会很轻松摆脱花眼给我们带来的痛苦。通过以上论述,可看出,近视即视力下降并非是像人们认识的那样,是很坏的事情,而是在视力同调节能力不平衡矛盾出现的后,它就以或可以以缩小或消除这种不平衡的姿态出现。而这两者的不平衡恰巧是我们发生近视和花眼的唯一的原因。所以我们应对青少年时出现的所有近视给予正确的解读,在中老年后出现的花眼问题,应学会运用近视的此特征予以预防和化解。

作者: 庆又青青    时间: 2020-3-3 08:20
庆又青青 发表于 2019-1-13 15:14
面对楼主提出的问题,我在7楼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的观点我始终认为是正确的,现在对这些观点 ...

                “谁在降低孩子的矫正视力?降低矫正视力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我在上面的帖子里提出的两个问题。紧接着我又回答了这两个问题:是孩子的视力生长系统在降低矫正视力,而降低矫正视力的唯一目的是在缩小矫正视力和眼的调节能力之间的不平衡差。下面就详解这两个问题:1、专家告诉我们,孩子的视力下降,首先要考虑是角膜、曲率、还是眼轴延长的变化是对的,正是它们的变化,引起矫正视力的降低也是对的。但是谁在管控这些变化呢?显然是孩子的视力生长系统。所以视力生长系统是降低孩子的矫正视力的“操盘手”。2、视力生长系统降低矫正视力,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用此手段来管控矫正视力和其对应的眼的调节能力出现的不平衡。3、矫正视力和其调节能力的不平衡即视力强了而调节能力相对弱了。我曾对着两者平衡与不平衡做过多种比喻,其中一个比喻,是将调节能力看成是汽车的载重量。而视力看作汽车运载的货物。当两者处于平衡状态,从本质上讲,此时的视力就是“不超载”的情况下的最好视力。我们可以做这样基本判断。凡是视力和调节能力处于平衡状态,在整个青少年时期将不会发生视力下降,凡是视力下降的必定是两者处于不平衡状态。而且一定是视力处于“超载”的状态。4、楼主的孩子在矫正前假定视力是0.4,矫正后的视力为1.0,若矫正前是平衡的。出现的不平衡差为0.6,若之前是不平衡的,发生的平衡差就需要原有的平衡差再加上0.6。但是不管那种情况发生的不平衡差都属于严重“超载”了。这种“超载”给眼的调节增加困难,是不正确的,也是造成<!--IIYITAG:8:jinshi-->近视<!--IIYITAG:/8:jinshi-->和花眼的主要原因。5、通过以上分析,就能读懂视力生长系统降低矫正视力的真实用意,就是将“超载”的视力降下来,使得矫正视力向不超载的视力即向和调节能力相平衡的视力靠近。是给眼的调节能力减负,或者说在保护调节能力。很显然孩子的视力生长系统是在和矫正视力这个行为唱反调。6、给孩子做矫正视力的视光师们并没有读懂视力生长系统的真实用意,再加上有的孩子矫正视力降低后看黑板上的字有困难,所以又将降下的视力又通过增加镜片的度数提升回去。矫正视力的超载现象越发严重了。这是在和视力生长系统对着干。后面我们看到是两者之间形成了“拉锯战”,矫正视力降下来又升上去,升上去又降下来,结果孩子戴的眼镜度数越来越高。我说过高度近视眼就是这样“炼成”的。所以视力的再矫正是错上加错。应该立即叫停。7、视力生长系统是完不成将全部“超载”的矫正视力,降回不超载的状态,这是因为矫正视力形成的不平衡太大了,再加上视力生长系统生长期是有限度的。我们可以这样想象,视力视力生长系统在退出历史舞台时给我们留下这样话:“矫正视力和调节能力的平衡尚未完成,同志们仍需努力”。我们没有听从它的话,更没有按照这话去做。于是”超载”的矫正视力越来越重,最后由“超载“发展为“超限“了,也就是花眼了。

作者: 庆又青青    时间: 2020-3-3 08:20
庆又青青 发表于 2019-1-13 15:14
面对楼主提出的问题,我在7楼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的观点我始终认为是正确的,现在对这些观点 ...

                “谁在降低孩子的矫正视力?降低矫正视力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我在上面的帖子里提出的两个问题。紧接着我又回答了这两个问题:是孩子的视力生长系统在降低矫正视力,而降低矫正视力的唯一目的是在缩小矫正视力和眼的调节能力之间的不平衡差。下面就详解这两个问题:1、专家告诉我们,孩子的视力下降,首先要考虑是角膜、曲率、还是眼轴延长的变化是对的,正是它们的变化,引起矫正视力的降低也是对的。但是谁在管控这些变化呢?显然是孩子的视力生长系统。所以视力生长系统是降低孩子的矫正视力的“操盘手”。2、视力生长系统降低矫正视力,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用此手段来管控矫正视力和其对应的眼的调节能力出现的不平衡。3、矫正视力和其调节能力的不平衡即视力强了而调节能力相对弱了。我曾对着两者平衡与不平衡做过多种比喻,其中一个比喻,是将调节能力看成是汽车的载重量。而视力看作汽车运载的货物。当两者处于平衡状态,从本质上讲,此时的视力就是“不超载”的情况下的最好视力。我们可以做这样基本判断。凡是视力和调节能力处于平衡状态,在整个青少年时期将不会发生视力下降,凡是视力下降的必定是两者处于不平衡状态。而且一定是视力处于“超载”的状态。4、楼主的孩子在矫正前假定视力是0.4,矫正后的视力为1.0,若矫正前是平衡的。出现的不平衡差为0.6,若之前是不平衡的,发生的平衡差就需要原有的平衡差再加上0.6。但是不管那种情况发生的不平衡差都属于严重“超载”了。这种“超载”给眼的调节增加困难,是不正确的,也是造成<!--IIYITAG:8:jinshi-->近视<!--IIYITAG:/8:jinshi-->和花眼的主要原因。5、通过以上分析,就能读懂视力生长系统降低矫正视力的真实用意,就是将“超载”的视力降下来,使得矫正视力向不超载的视力即向和调节能力相平衡的视力靠近。是给眼的调节能力减负,或者说在保护调节能力。很显然孩子的视力生长系统是在和矫正视力这个行为唱反调。6、给孩子做矫正视力的视光师们并没有读懂视力生长系统的真实用意,再加上有的孩子矫正视力降低后看黑板上的字有困难,所以又将降下的视力又通过增加镜片的度数提升回去。矫正视力的超载现象越发严重了。这是在和视力生长系统对着干。后面我们看到是两者之间形成了“拉锯战”,矫正视力降下来又升上去,升上去又降下来,结果孩子戴的眼镜度数越来越高。我说过高度近视眼就是这样“炼成”的。所以视力的再矫正是错上加错。应该立即叫停。7、视力生长系统是完不成将全部“超载”的矫正视力,降回不超载的状态,这是因为矫正视力形成的不平衡太大了,再加上视力生长系统生长期是有限度的。我们可以这样想象,视力视力生长系统在退出历史舞台时给我们留下这样话:“矫正视力和调节能力的平衡尚未完成,同志们仍需努力”。我们没有听从它的话,更没有按照这话去做。于是”超载”的矫正视力越来越重,最后由“超载“发展为“超限“了,也就是花眼了。

作者: 庆又青青    时间: 2020-3-11 10:24
庆又青青 发表于 2020-3-3 08:20
“谁在降低孩子的矫正视力?降低矫正视力的目的是什么?”这是 ...

           对以上帖子再补充两点看法:1、在上面的帖子里我实际上给出了<!--IIYITAG:8:jinshi-->近视<!--IIYITAG:/8:jinshi-->(即视力下降)的定义:一个青少年的近视必定在其视力强了而调节能力相对弱了的不平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是其本人的视力生长系统通过改变视觉的组织(如增长眼轴等)将超过调节能力所限制的视力降下来,使两者趋向平衡的过程。简言之,近视就是其本人的视力生长系统将影响看近的视力降下来。这个定义可以说揭示了近视发生的内在原因,还说明近视是在解决矛盾,并不是在增添矛盾。2、青少年时期出现上述的不平衡,我认为可分这样四种情况:一是、视力超好的青少年,由于其“主观近视点”过远程度很高(即视近费劲程度很高)。在上学后必然有较长时间近处用眼的情况,必定引起调节能力年年的轻微下降,进而引起轻微的不平衡,最后会引起视力轻微下降,这种下降将维持20岁左右,这是典型的后天发生的近视,由于整个降幅很小,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二是、视力在1.0以下部分青少年,在未做视力矫正前的视力下降,是由于原本就存的视力和调节能力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是后天人为造成的,而是先天的,也可以说在视力和调节能力生成过程中不同步造成的。所以这种视力下降属先天的。这种视力下降时间很短,大多数在几年功夫就结束了。三是、矫正视力后,人为制造出严重的不平衡,引起矫正视力年年大幅度下降,对此在上面的帖子我已做了详细的说明。四、是矫正视力后,由于“主观近视点”过远程度猛然升高,又必定引起调节能力轻微的下降,引起裸眼的不平衡,进而引起裸眼的视力轻微的下降,裸眼视力下降和矫正视力下降有所区别,可看成视力生长系在解决整个矫正视力不平衡之外又单独解决的一个小不平衡。后两种矫正视力和裸眼视力的下降的时间将持续到20岁左右。以上四种不平衡确实是我“主观臆断”出来的,需要实践加以检验的。





欢迎光临 爱爱医医学论坛 (https://bbs.ii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