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医学论坛

标题: 【草原民间中医】每日一味中草药长期更新之钻秆虫 [打印本页]

作者: 草原民间中医    时间: 2016-11-16 03:26
标题: 【草原民间中医】每日一味中草药长期更新之钻秆虫
本帖最后由 草原民间中医 于 2016-11-17 07:30 编辑

钻秆虫
[attach]2020050[/attach]
《全国中草药汇编》:钻秆虫

【药材名称】钻秆虫

【拼音】Zuàn Gǎn Chónɡ

【别名】高粱条螟[成虫名]、高粱钻心虫

【来源】昆虫纲鳞翅目螟蛾科高粱条螟Diatraea venosata(Walker),以幼虫入药。

【生境分布】东北各地。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主治便血。

【用法用量】0.5~1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钻秆虫

【药材名称】钻秆虫

【拼音】Zuàn Gǎn Chónɡ

【出处】《东北动物药》

【来源】为螟蛾科动物高粱条螟的幼虫。寻找有虫口的陈旧秫秸,劈开取虫,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成虫体长1.2~1.4厘米,展翅2.4~3.4厘米。头、胸部背面灰黄色,腹部黄白色。前翅灰黄色,翅外方右多数暗褐色条纹,外缘翅脉间有7个小黑点。后翅银白色。幼虫体长2~2厘米,头棕褐色,前胸硬皮板及末节硬皮板淡黄褐色,胸腹部其余各节淡黄色或黄褐色,背面有淡紫色纵纹4条,各节近前缘有黑褐色斑纹4个,近后缘有2个。

寄主为高粱,玉米、粟、麻、甘蔗等。幼虫在寄主茎秆内越冬。

【生境分布】分布东北、华北、华东及广东、广西等地。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治便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钻秆虫

【药材名称】钻秆虫

【拼音】Zuàn Gǎn Chónɡ

【英文名】grain insect

【出处】出自《东北动物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螟蛾科动物高粱条螟的幼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oceras venosataWalker

采收和储藏:寻找有虫口的陈旧秫秸,劈开取虫,鲜用,或用沸水烫死,晒干。

【原形态】高粱条螟,成虫体长1.2-1.4cm,展翅2.4-3.4cm。头、胸部背面灰黄色,腹部黄白色,前翘灰黄色,翅外方有多数暗褐色条纹,外缘翅脉间有7个小黑点,后翅银白色。幼虫体长2-3cm。头棕褐色,前胸硬皮板及末节硬皮板淡黄褐色,胸腹部其余各节淡黄色或黄褐色,背面有淡紫色纵纹4条,各节近前缘有黑褐色斑纹4个,近后缘有2个。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寄主为高粱、玉米、粟、麻甘蔗等。幼虫在寄生主戏秆内越冬。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性味】咸;寒

【归经】凉血止血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主血热便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或5-10条。

【摘录】《中华本草》








作者: 龙葵子    时间: 2016-11-17 05:42
这药现在还有吗?野生的即使有也被农药杀死了。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作者: 天合斋主人    时间: 2016-11-17 11:29
凉血止血  适合生食
作者: WWRRGG    时间: 2016-11-18 17:38
学习了,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张华安    时间: 2016-12-2 15:17
没有用过,
作者: zrwnh1009    时间: 2016-12-9 13:28
我非常喜欢这档节目,可以弥补自己中药方面的不足!!!




欢迎光临 爱爱医医学论坛 (https://bbs.ii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