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医学论坛

标题: 老人服用炙甘草汤后出现腹泻,教训深刻,从此不再给别人建议用药 [打印本页]

作者: 曙光007    时间: 2015-11-15 21:32
标题: 老人服用炙甘草汤后出现腹泻,教训深刻,从此不再给别人建议用药
本帖最后由 曙光007 于 2015-11-16 22:10 编辑

        2012年父亲患<!--IIYITAG:8:xinzangbing-->心脏病<!--IIYITAG:/8:xinzangbing-->,当时误打误撞,从网上搜到一个药方,几副药竟然把父亲的心脏病给治好了(心悸心慌,<!--IIYITAG:8:shimian-->失眠<!--IIYITAG:/8:shimian-->,大便次数多等各种不良症状均已消失)。于是对中医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这几年也给父母建议用药上取得了些小成就,父亲也对我比较信任。就在前段时间,父亲和他的哥哥(我的伯父)无意中聊起这个事,伯父说他从去年开始就经常会出现心悸心慌,一年要住院好几次。再三要求,要让我给他那药方。虽然自己也看了些书,但还真不敢给其他人啥药方,也把顾虑告诉父亲,父亲说是自己的手足兄弟,不会有啥事的,反正用着不舒服马上停掉也不要紧。我就硬着头皮给他寻找,反复思索,不断搜集资料,包括罗大伦博士,都很推崇“炙甘草汤”,我就比较自信地认为“炙甘草汤”应该是适合他的症状。于是就把药方发给父亲,让他转发给伯父。炙甘草汤在《<!--IIYITAG:8:shanghan-->伤寒<!--IIYITAG:/8:shanghan-->论》里记载如下: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炙甘草汤方:“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各种资料在药物用量上五花八门,因受李可对经方用量的影响,就按一两15克,一升200毫升换算,我发的药方是:炙甘草60,生姜45,桂枝30,党参30,生地黄60,阿胶30,麦冬45,火麻仁30,大枣30,水要多加点,加一瓶黄酒或者米酒一起熬煮3个小时以上,煮成3碗,把阿胶烊化倒入药里,每次服用一碗,日服三次。没有想到这个流传千古的药方竟然闯祸了,老人家服药后,出现了肚子痛和腹泻,说**处**辣的,已经住进医院了,医生说这个药方的炙甘草和火麻仁量太大,说啥有毒素了,搞得老人家心理很慌。因为伯父老伴早逝,他本来也是比较爱惜自己身体的,对一些症状反应也非常在意,匆匆住进医院了,我无话可说。父亲很害怕也很内疚,打电话来告诫我不能再随便给人出药方,说过两天再去看望他。我内心也很不平静,对此药方出现的副作用,深感不安。网上搜索到的确有些患者出现了服药后腹泻的情况,说地黄需要先煎,但现在说啥也晚了,只有祈祷上天让老人家快点好起来。我反思自己的问题,对老人家的身体状况不太了解,是否用量真的过大,但因很多资料显示一两算3克的量根本无法治病。这次教训谨记在心,也望经方高手解释一二,教训一下我这个半吊子。
作者: bygzpf1    时间: 2015-11-15 22:23
方子没错,<!--IIYITAG:8:fuxie-->腹泻<!--IIYITAG:/8:fuxie-->主要是生地的事,拉肚子**辣的是出火的反应,出一天就不腹泻啦。脉结代也好啦。
以后开方一两按10克计算最好。经方大胆用就行。

作者: tulerencai    时间: 2015-11-15 22:49
首先要辨证,你能确定是<!--IIYITAG:8:shanghan-->伤寒<!--IIYITAG:/8:shanghan-->引起的吗,寒主收敛,所以要好好分析一下方症是否相符
作者: 曙光007    时间: 2015-11-16 09:23
bygzpf1 发表于 2015-11-15 22:23
方子没错,腹泻主要是生地的事,拉肚子**辣的是出火的反应,出一天就不腹泻啦。脉结代也好啦。
以后开方 ...

感谢老师的回复,就是因为对经方的深信不疑才大胆使用。的确在选方的时候,因经验不足,没有考虑太周全,老人的体质是否能够承受大剂量;也没有考虑到出现的一些看似负面的反应,若能提早告知,可能会减轻其心理负担。现在住进医院了,里面的医生对此方严重批判,说量太大,是药物中毒了,要查血看有没有残留毒素。老人家对医生的说法深信不疑吗,精神很紧张,血压也升高了,前列腺也不好了。医病不能医心啊。祈祷上天让他赶快好起来。我不是医生,也不怕名声不好,只是担心老人心理负担太重,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作者: magel120    时间: 2015-11-16 09:56
不在其位,不主其事。你既然不是医生,只是爱好者,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也没有师承,就不应给他人开药,自己养养生就好。要不然,误人误己。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作者: 曙光007    时间: 2015-11-16 10:12
magel120 发表于 2015-11-16 09:56
不在其位,不主其事。你既然不是医生,只是爱好者,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也没有师承,就不应给他人开药,自己 ...

教训得是!教训深刻!

作者: yml120    时间: 2015-11-16 20:18
不腹泻才怪呢,麻仁生地这么大的量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作者: 赵庆凯2    时间: 2015-11-16 21:02
阿胶这个剂量也太大了,还有生姜、桂枝,****就是生姜的功劳
作者: xiwang001han    时间: 2015-11-16 21:13
也许这只是一个例子,但对中医学习精神应该学习。在这个即将末落的学科,给她一些鼓励吧!
作者: xiwang001han    时间: 2015-11-16 21:17
yml120 发表于 2015-11-16 20:18
不腹泻才怪呢,麻仁生地这么大的量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其实我感觉麻子仁的用量不算很大,没有症状是,用一点也可能致命,药在中肯。大只是相对的,不对症,引起的副作用。
作者: 曙光007    时间: 2015-11-16 22:07
感谢上天,下午跟伯父通了给电话,<!--IIYITAG:8:fuxie-->腹泻<!--IIYITAG:/8:fuxie-->已止,精神状况良好,已无大碍,此事也得到了他的谅解。
但还是想搞明白,即使出现腹泻这样的副作用,对他心悸的疾病是否会有治疗效果,倘若有效,也不惘担惊受怕一回。量大的相对性该如何掌握?可能受李可对经方剂量定义的影响,照搬换算《<!--IIYITAG:8:shanghan-->伤寒<!--IIYITAG:/8:shanghan-->论》的量,没有考虑到年老病人的身体承受力应该酌减。总之,此后不敢再敢有给他人建议用药的举动。
作者: G2847    时间: 2015-11-17 07:46
回复 5# magel120

说的对,药物既有中毒反应,也有玄冥反应,没有系统学习,对其理解不深刻,才出现遇证慌张。换个角度说,是药三分毒,没有把握清楚用了就是毒药。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作者: ccdepi    时间: 2015-11-17 08:02
谢谢楼主无私奉献经验!!!!!
作者: 曙光007    时间: 2015-11-17 08:22
G2847 发表于 2015-11-17 07:46
回复 5# magel120

说的对,药物既有中毒反应,也有玄冥反应,没有系统学习,对其理解不深刻,才出现遇 ...

此事已基本平息,但愿这是玄冥反应。

作者: pengweiyou    时间: 2015-11-17 08:32
没有经过系统的中医理论学习就开这么大剂量的方,应该认真反思一下。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作者: 临飞墨    时间: 2015-11-17 08:53
这量太大了,煮一锅了,让人看着心理就不认可。到底是寒泻还是热泻不一定吧,**热呢。这种量接受不了
作者: 白骨道人    时间: 2015-11-17 09:19
曙光007 发表于 2015-11-17 08:22
此事已基本平息,但愿这是玄冥反应。

玄冥反应的话,现在病应该大为缓解了。

作者: GUO200807    时间: 2015-11-17 09:40
如果老人家是<!--IIYITAG:8:yinxu-->阴虚<!--IIYITAG:/8:yinxu-->阳旺体质,不会引起那么大的动静。我感觉没有10分把握,最好是量小点,不至于副作用那么大。
作者: euhaiming    时间: 2015-11-17 10:11
哪有什么毒素,生地用量在30克以上,很多人用后就会出现<!--IIYITAG:8:fuxie-->腹泻<!--IIYITAG:/8:fuxie-->了,何况60克,何况还有火麻仁!当下有些西医信口开河,但凡有些许不是就说中药有毒云云,而不说自己不懂!不过,如果没有系统学习过还是不要轻易给人开方才好,要知道,用中药时间越久就会越谨慎,毕竟药物的药理作用容易掌握,毒理作用常被忽视。中医治病,务必辨证论治,谨守其量,无知则无畏,人命关天,别大意啊
作者: 问一子    时间: 2015-11-17 10:27
本帖最后由 问一子 于 2015-11-17 10:31 编辑

一是酒与水各半的比例可能没注意;二是时令,现在入冬,气本来往下了,阴药的比例应该根据病人情况而定;三是第一次服药,尽量不要一次喝的比较多。
生地这个药,其实是比较阴寒的,要么病人有热象,身体较壮实,要么配较多的阳药来制衡。前天晚上我喝了点类似复脉汤的5小勺(生地麦冬百合麻仁桂枝干姜大枣党参甘草白酒1碗水2碗煮取1小碗),当时就胃部不适,到清晨略觉有点热燥。
作者: A891733956    时间: 2015-11-17 12:05
你能确定你用的中药是以前老中医用的中药吗?转基因!化肥!生长激素!中药造假!你知道吗?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作者: yml120    时间: 2015-11-17 12:32
火  麻  仁 (《本经》)
火麻仁为桑科植物**的干燥成熟种子。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原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纸土壤或粘质土壤为宜。味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功效润肠通便、润燥杀虫。临床用名有火麻仁、炒火麻仁。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气味甘平无毒,主补中益气。
《药性论》:使。治大肠风热结涩及热淋。子五升,研同叶一握捣相和,浸三曰,去滓,沐发,令白发不生,补下焦主治渴。又子一升,水三升,煮四,五沸,去滓,冷服半升,日二服,差。
《日华子本草》:补虚劳,逐一切风气,长肌肉,益毛发,去皮肤顽屑,下水气及下乳,止消渴、催生,治逆横产。
《药类法象》:辛、甘,润。治风燥,大便不通。
《汤液本草》:味甘平,无毒。
入足太阴经,手阳明经。
《本草》云:主补中益气,中风汗出,逐水利小便,破积血,复血脉,乳妇产后作余疾。长发,可为沐药,久服肥健不老。
《液》云:入足太阴、手阳明。汗多胃热便难,三者皆燥湿而亡津液,故曰脾约。约者,约束之义。《内经》谓:燥者润之,故仲景以麻仁润足太阴之燥及通肠也。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麻子、杏仁之甘,缓脾而润燥。
《本草经疏》:麻子,即**仁,禀土气以生。《本经》味甘平无毒。然其性紧滑利,甘能补中,中得补则气自益。甘能益血,血脉复则积血破,乳妇产后余疾皆除矣。风并于卫,则卫实而荣虚,荣者,血也,阴也。经曰:阴弱者,汗自出。麻仁益血补阴,使荣卫调和,风邪去而汗自止也。逐水利小便者,滑利下行,引水气从小便而出也。好古云:入手、足阳明,足太阴经。阳明病汗多,及胃热便难三者皆燥也。用之以通润。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麻仁之甘以缓脾润燥,故仲景脾约丸用之。
简误:陈士良云:多食损血脉,滑精气,痿阳事,妇人多食即发带疾,以其滑利下行,走而不守也。
《本草蒙筌》:味甘,气平,无毒。或搀粳米煮粥,或佐血药为丸。经入阳明大肠及足太阴脾脏。恶茯苓一味,畏牡蛎白薇。益气补中,催生下乳。去中风出汗,皮肤顽痹;润大肠风热,结涩便难。止消渴而小水能行,破积血而血脉可复。胎逆横生易顺,产后余疾总除。
《本草乘雅》:体直类木,仁滑似髓,肝之肾药也。故益精填髓,润发黑须。
**色黄,气味甘平,为脾胃之体药;枝茎条畅,为脾胃之用药;仁脂濡润,为脾胃之滑剂,湿剂也。故主补中益气,久服
作者: yml120    时间: 2015-11-17 12:33
【现代药理研究】

1. 火麻仁有通便作用,能**肠粘膜,使分泌增多,蠕动加快,减少大肠吸收水分,而起泻下作用。
2. 火麻仁有降血压作用。火麻仁乙醇提取物分别给麻醉猫及正常兔灌胃,半小时后均出现缓慢降压作用。
3. 火麻仁有降血脂作用。
4. 火麻仁可降低血清睾酮水平,并能减少**中**的密度,有一定抗生育作用。
5. 火麻仁有致畸作用。火麻仁的石油醚提取物,能引起妊娠安全期雌性大鼠体重降低,阻碍生长,并使四肢畸形。
作者: 做名流名片    时间: 2015-12-14 14:00
甘草这个量也太大了吧!整这个方不是名医谁敢服啊,楼主你真是无知无畏!还有起效未必都是猛药!对症的话10g是常量,照样其效如神。经方都象你这个量我看10人有8人要吃坏,何况你又没有面诊,对病人不了解,而且对老人久病,高的医生都要先投一副探探病,就是防止事故的。古人说:有病不看,常得中医(中等水平的医生)。就是那时的庸医也很多,吃死人的大有人在
作者: CHENNANYI    时间: 2015-12-14 17:35
辨证不对,真要失灵
作者: 短袜    时间: 2017-5-9 21:11
兄弟这个腹泻完全没事的,他们就是还是信任这个证书不完全信任你。当然你也完全没了解,我一开始也用灸甘草汤也出现腹泻**辣辣的,这是水多了只要加点白术茯苓就没事了,反正我加了茯苓白术就没事了。
作者: 短袜    时间: 2017-5-9 21:19
用方剂还是要多看医案,不过一般医生也像你这样的,一开始用灸甘草汤原方,吃了拉肚子加茯苓白术,吃了有点冷加桂枝人参,都是这样来的。不过你这量太大了,这么大的量只有名医级别才能掌握的了,我给自己用最大也就生地24克。你要是量少点老人家一吃也就拉一次或者稀点,这时候加点茯苓白术完事大吉。我不是医生,但是我有早博我就给自己治疗这是我的经验。
作者: 墨鸿鹄    时间: 2017-10-3 16:10
楼主,没事,为你的行为感到骄傲,凡事都必须在实践中进步。更何况你还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宝贵的例子,我等也可引以为参考
作者: 墨鸿鹄    时间: 2017-10-3 16:13
另:就此方看,其实你用的生地量还是在正常范围内的
作者: yi56789    时间: 2017-10-4 22:17
各位,分析下这个案子吧。
作者: 白发三千尺    时间: 2017-10-6 09:13
滋阴的药量太大了。处方还是按现在规定的药量。一两15克不足为信。
作者: fan.barsten    时间: 2017-10-6 20:20
老人家如果脾胃虚寒用大量生地黄也是可以出现<!--IIYITAG:8:fuxie-->腹泻<!--IIYITAG:/8:fuxie-->的,一般用药过后也会自然停止的。大剂量用白芍也会出现类似情形。
作者: yi56789    时间: 2017-10-7 14:51
回复 2# bygzpf1


我觉得是巧合。病人本身有火。
作者: zhuangyao    时间: 2017-10-7 15:02
生地量太大,以前看过姜春华的书,说生地越大量越不会<!--IIYITAG:8:fuxie-->腹泻<!--IIYITAG:/8:fuxie-->,结果用几个都拉肚子,书上说的都是扯淡!
作者: chgwslbc    时间: 2018-1-8 22:08
走17年春节后初4初5下午打牌,突然感到心动心慌,没当回事,因为中午吃酒,饭也没吃好,晚饭后,9点15分,有人约我打麻将,我先去厕所蹲坑,起来后,快接近房间时突然感到无力,心慌不严重,进屋突觉不适,晕倒。后自己醒来。连夜去医院,医生诊断为房颤,让我静躺,我难受,起床慢跑,30分钟后恢复,再做心电图正常。5日下午抽烟半盒再次感觉心动,无其他不适,担心再晕倒,所以去了医院,定为房颤。
我用这个药方可以吗?抽烟过多会导致心律不齐吗?
作者: chgwslbc    时间: 2018-1-8 23:00
5日是2018年元月5日,上周6晚
作者: ZJHQC624    时间: 2018-1-9 08:39
曙光007 发表于 2015-11-16 22:07
感谢上天,下午跟伯父通了给电话,腹泻已止,精神状况良好,已无大碍,此事也得到了他的谅解。
但还是想 ...

对呀,年纪大了,脏腑功能本来就已经虚亏了,特别是脾胃功能就更不比年轻人了,如此大量的姜枣生地麻仁阿胶不<!--IIYITAG:8:fuxie-->腹泻<!--IIYITAG:/8:fuxie-->才怪了。如果,此方剂减量一半情况可能会是另一境况,起码不会引起如此严重腹泻。其实,姑且不论李可其经方用量是否适宜,就开方用药来说必须以辩证为根本,如楼主这般开药更应该慎之又慎,所以,闯祸的不是
炙甘草汤这仲景经方而是你的鲁莽。


作者: panjc77    时间: 2018-1-17 16:35
本帖最后由 panjc77 于 2018-1-17 16:37 编辑

最致命的就是桂枝30(**热的直接原因),还有麻仁(拉肚子原因),还有炙甘草45,这些量都不是一般的大
作者: 通畅平和    时间: 2018-1-31 10:42
生地60克,太多了。中医用药更要谨慎。
作者: 并日而食    时间: 2018-1-31 13:10
吃中药出现点<!--IIYITAG:8:fuxie-->腹泻<!--IIYITAG:/8:fuxie-->肚疼原本也没有啥大不了的,不必惊慌。自学中医的,自然经验不足,对经方的组方思路本来就是一知半解,出点现象也正常。没有<!--IIYITAG:8:bianmi-->便秘<!--IIYITAG:/8:bianmi-->其实麻仁不需要用。个体反应不一定就是药方错了,而是个体差异,辩证不全导致。经方量通常是三次服用量,根据病情轻重,到底是日三服,还是分三天服就要再根据病人情况定了。没有吃过中药的,体重较轻,通常需要渐进。炙甘草汤主治气血两虚、兼里寒的心动悸,药是不会凉的,说生地凉导致下泻基本不成立。我以为病人原本就有脾湿脾虚的体质。
作者: 东之间    时间: 2018-1-31 20:31
chgwslbc 发表于 2018-1-8 22:08
走17年春节后初4初5下午打牌,突然感到心动心慌,没当回事,因为中午吃酒,饭也没吃好,晚饭后,9点15分, ...

都这样了还抽烟,抽烟能引起心律加快不知道吗?不作死就不会死,赶紧把烟戒了。

作者: 中医习医者    时间: 2018-2-9 21:14
量太大。一两合现在三钱,一副药还得除三
作者: 邓州韩医生    时间: 2018-2-10 16:51
原方原量经方,必须要把方义吃透。心悸病人,一开始可以先用桂枝甘草汤,这个平和一点,就两样药
作者: fanzhaof    时间: 2018-2-13 17:59
回复 42# 中医习医者


书上一两,你用一克,搞笑。
作者: 盘山路啊    时间: 2018-2-16 18:40
量大量小药性的问题。。我觉得还是其次。。。缺乏投石问路的思维方法。。是最可怕的。。
作者: 取法乎上    时间: 2018-2-19 01:52
谢谢楼主奉献
作者: peng9peng    时间: 2018-4-24 09:07
这方,晕。桂枝30,炙甘草60,麻仁30??杀人呢,哥们。中医超难的,千千万万别自以为是,谨慎些。
作者: 谢小芳小芳    时间: 2018-5-17 09:16
回复 11# 曙光007


想得之今后,你伯父,心脏病是否好?
作者: 猪431    时间: 2018-5-17 10:06
同样的病情你干嘛不用跟治你父亲那副药?
作者: 舟砾    时间: 2018-5-17 21:05
事情已经发生了,还是近亲,不用太内疚了,楼主也不是拿过来方就用,也看过书,出现<!--IIYITAG:8:fuxie-->腹泻<!--IIYITAG:/8:fuxie-->,也许是不对症。楼主的剂量我看过2个作者写过,一两合15克,经方。
作者: lyq585858    时间: 2018-5-18 06: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你来了么    时间: 2018-5-18 17:42
清酒7升,水8升,每升200毫升,时间为180分钟。地黄为鲜地黄
作者: l1h71    时间: 2018-5-20 16:30
总体的剂量太大了。
作者: lf19680103    时间: 2018-7-30 17:01
学习了。经方是好,但一定要辩证准确,不会辩证则无从加减,就好比开车,一个方向盘一个路,但有不合,其势必危。所以若非急症,高明的医生都要投石问路、打草寻蛇.......

作者: 左右公主    时间: 2018-8-18 17:47
从五月份到七月中旬一直咳嗽,遇冷气就咳嗽,张口说话时咳嗽。09年得过肺结核,治好了,6月30拍了肺部CT排除肺结核复发。化验了血沉还有其他一些常规血项都正常。医生给开了黄龙止咳胶囊、苏黄止咳胶囊,和另外两种抗过敏西药,不过没吃西药。吃了一星期后只有咽喉不痒了,但是遇冷咳嗽、张口说话咳嗽的症状依旧,后来翻阅罗大伦的书籍,吃了一星期的十全大补丸,症状缓解很多。没有那么怕冷了,睡觉也踏实很多。这期间是与黄龙止咳胶囊同时吃的,直到七月中旬症状全部消失才停药了。可是这几天(今天8.18)心脏疼,头晕,还有点感冒的症状,做心电图检查没问题,适合服用罗大伦说的炙甘草汤吗?另外想问下这个药有没有成药
作者: zhijingren46    时间: 2018-8-18 17:59
一两按3g算就可以了。量确实大,而且各种药物的药量比例也不对。用法用量必须符合要求才行。而且炙甘草汤是把心中形成的瘀血通过肠道排出去的方子,所以好病的时候确实会有胃肠道的反应。
作者: 小白头翁    时间: 2018-8-19 13:50
<!--IIYITAG:8:fuxie-->腹泻<!--IIYITAG:/8:fuxie-->很正常,引邪下行,本是用火麻仁原意,治病不怕难受或好受,最怕无反应,难受是因为药力在发挥作用,好受是环境受到改善,只要反思药对症,大方向无大过错,就要学会守方,如果服药前给患者说明结果会腹泻
患者就不会那么恐慌,患者过于敏感,又不理解正常的药理反应,你又不事先讲明,结果闹出误会,总之你还是对此方理解不够,此方每味药的涵义,为什么用它,用它起什么作用,会有什么症状
作者: CXY51340    时间: 2018-8-20 17:15
麦冬也致泻的,量太大,5G一钱为妥
作者: lc19881205    时间: 2018-8-20 23:18
量太大,喂牛呢,就按教科书的量,没效是辩证不准确,不是剂量小
作者: 硕果123    时间: 2018-8-21 21:58
虽然自己是初入中医门的业余爱好者,也看出这个药方的计量有点冒失了,炙甘草,生地黄,量太大了,老人家怎么受得了
作者: 悟虚悟虚    时间: 2018-9-1 20:27
感恩楼主,阿弥陀佛保佑您逢凶化吉,锦上添花,您有这般识量,未来必是名医,加油!~~~中医最需要这样的人来发扬光大!
作者: llh6788    时间: 2018-10-9 18:07
对于老人来说药量太大了,对症又不是急症按1两5克就行,急症在辩证准确才能按经方量用!尤其脾胃有问题的,有加健脾的药!炙甘草汤小剂量在脾胃不弱的情况下,还是很安全的!煮法服法按原文!
作者: 沈逢春    时间: 2018-10-9 20:50
用炙甘草汤致<!--IIYITAG:8:fuxie-->腹泻<!--IIYITAG:/8:fuxie-->,常见,停药会自行恢复,不必担心,寒凉药用的不当,很多都这样,用药的人和吃药的人不了解这状况,受到了惊吓,医生大概是没学过中医或是落井下石,着实有点可恶。这个侄子大概也不敢问伯父<!--IIYITAG:8:xinzangbing-->心脏病<!--IIYITAG:/8:xinzangbing-->好了没有?这对你也是个打击。希望以后用药仔细,方法要得当。
作者: 红炉映雪    时间: 2018-12-16 20:27
不在其位,不谋其事要!中药需要四诊合参辨证用药的,不是老百姓所说的吃不好也吃不坏!慎之慎之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作者: fynet    时间: 2019-3-2 20:49
一两按9克来可能差不多,生地一斤(8两)你怎么只有60克
作者: lzq5213    时间: 2019-3-8 22:46
阴胜阳药重。阳胜,滋阴药重。得辨证才行。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作者: 白发三千尺    时间: 2019-3-9 09:53
bygzpf1 发表于 2015-11-15 22:23
方子没错,腹泻主要是生地的事,拉肚子**辣的是出火的反应,出一天就不腹泻啦。脉结代也好啦。
以后开方 ...

我就知道会有人说是排毒出火,如果泻一天人也就因为脱水没命了。如果辩证不准确,生地常规剂量也有引起<!--IIYITAG:8:fuxie-->腹泻<!--IIYITAG:/8:fuxie-->的,这绝不是出火,完全是阴柔滋腻的药太多太重引起的。还多亏没有有毒的药,不然剂量这么大命就没了。

作者: 白发三千尺    时间: 2019-3-9 10:04
曙光007 发表于 2015-11-17 08:22
此事已基本平息,但愿这是玄冥反应。

这不是玄冥反应,也不是所谓的出火,就是一个辩证不准确,剂量太大引起的,超出用药规范,别听其他人的忽悠。不是医生,以后不要给别人开方子了。

作者: 若水問東    时间: 2019-5-9 11:35
我認為是***有誤。灸甘草湯用于氣陰兩虛症狀。若病人舌苔黃,舌質淡,盜汗,心煩多夢。當然用了沒事。
作者: uczsyh30289436    时间: 2019-8-31 17:57
只能说你自己不会辩证,乱用药,不要怪药物, 我用此方,在辩证的基础上,治疗很多<!--IIYITAG:8:xinzangbing-->心脏病<!--IIYITAG:/8:xinzangbing-->效果很好, 医院也有用清开灵,双黄连,鱼腥草注射液出事的,都怪药物,其实是自己不懂,不会用,病人本来就是受寒引起的病,你怎么能用这几个清热解毒的注射液呢?
作者: xl心想事成    时间: 2019-9-30 22:21
楼主这样的 是生地麻仁导致的 这是正常现象 拉了后自然会好 你们没有经验的会慌张的 所以中医需要师承和经验支撑 古人说老医少仆 确是。你还需要继续努力 经方会用了 效果好的不得了 祝你学医顺利 加油
作者: uczsyh32640743    时间: 2020-4-15 18:25
生地用量大是通大小便的,而且你用的和原方剂量也不一样,而且没有号脉不能知道病情在哪里,用药没有思路,虽然对症但是治法不一定是一样的,想学的话,最好找个师傅
作者: uczsyh33242524    时间: 2020-9-17 13:21
有痔疮的,或**干燥的,用生姜易上火。
作者: shqmh    时间: 2021-3-21 21:17
一两按9克来可能差不多,生地一斤(8两)你怎么只有60克

楼上fynet说得对
生地的量,楼主没有按经方的量走。
作者: shqmh    时间: 2021-3-21 21:20
生地的量1斤,可是楼主才用了60克
作者: heguilai    时间: 2021-3-29 20:55
我也在自学,去年秋天用了三天下决心给老妈用了45克熟地,因为她下午脉浮,感觉是阴不制阳。我们这有个中医说老人要按小孩儿的计量,三分之一或者更少。自学中医其实挺难的,尤其是没师傅带,与楼主共勉。
作者: uczsyh35340941    时间: 2022-8-22 20:31
回复 4# 曙光007


您给您父亲心脏病药方是否可以分享下
作者: ynsqjszyqnyj    时间: 2022-8-23 10:47
方没有错,但用药量有问题,至今在中医的各种出版物上就没有一个定论,有说一两等于31.25克的,有说一两等于15.625克的!除了朝代的因素,医生的用药习惯,中药的人工种植等都是可变因素。
作者: uczsyh35470324    时间: 2022-11-9 10:50
我看了倪师的医案,医案上面是熟地
作者: hb山金    时间: 2022-12-11 15:11
量有点大了。老年人应稳妥为主,古一两按现3克计。估计很平稳,效如桴鼓。
作者: 罗让    时间: 2023-1-16 00:49
份两都重了
作者: yzw123    时间: 2023-1-24 08:00
生地麦冬火麻仁,你想想
作者: yzw123    时间: 2023-1-24 08:21
1.<!--IIYITAG:8:xinzangbing-->心脏病<!--IIYITAG:/8:xinzangbing-->人心慌心悸胸闷气喘+大便燥结腹胀不通,可用。2.药量不妥,如果有人硬钢就是原方原量,那么服法很重要,一付煎好,每次200毫升,不知再服,又不知,三服。而不是一次一碗,日三服。即小量多次
作者: 大成    时间: 2023-2-8 16:48
药方没错,关键要辩证,还有体质的问题,同样的病在不同体质的人身上用药是不一样的,既要辩病还要辩证,这样才能不失偏颇
作者: uczsyh35684585    时间: 2023-4-24 13:13
整体用量太大,一般年轻人也受不了,何况老年人呢。
作者: uczsyh30289436    时间: 2023-6-15 15:08
学中医首先要会辩证,因为哪里的问题,什么问题,引起的,辩寒热 虚实 淤 各种,只是单纯心慌心悸,就没必要用这整个炙甘草方,你还是没懂这个方的组成意义,你就用其中几味药就好,还有收集全症状,还有舌苔,目前心慌心悸可以用 生脉饮打底,结合其他情况加药; 炙甘草汤为什么用大量生地,因为阴血大亏,所以要大补,还要用酒煮 制衡生地滑腻, 都是根据每个病人情况调量, 就像一个人饥饿了,你要根据他饥饿的程度情况,吃不同的食物 和不同的量,不然吃多了撑死,吃少了还饿,饿太多天,一下吃太饱 也是问题,要慢吃少吃、多次吃,好消化的食物,
作者: 黄河儿女    时间: 2023-7-27 16:54
回复 19# euhaiming


这个评论中肯
作者: 大成    时间: 2023-9-6 15:30
方是好方,药也好药。关键是辩证用药要准确。药量大小都有效,关键要用对。同一种疾病在不同人的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这是体质造成的。所以治病既要辩证还要辨病,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才能更准确的施治,才能不出纰漏。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要系统的学习中医,最好能有老师带领,多临床,多实践,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
作者: uczsyh35945496    时间: 2024-1-13 18:39
短袜 发表于 2024-01-13 18:39:37
用方剂还是要多看医案,不过一般医生也像你这样的,一开始用灸甘草汤原方,吃了拉肚子加茯苓白术,吃了有点 ...

你好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作者: uczsyh35945496    时间: 2024-1-13 18:42
短袜 发表于 2024-01-13 18:42:18
兄弟这个腹泻完全没事的,他们就是还是信任这个证书不完全信任你。当然你也完全没了解,我一开始也用灸甘草 ...

李可说这个炙甘草汤,如果病人有脉弦细,脉络枯涩,炙草参枣,不易用,怎么解释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作者: 中籍华人    时间: 2024-1-13 21:26
炙甘草汤用于外感病过程中因心阴心阳两虚,出现脉结代,心悸动为主要脉证的证候,但临床应用时必须看看舌苔,若舌苔白滑厚腻甚至水滑,则此人尚有寒湿内盛,虽有脉结代,心悸动两大脉证,原方也不能照搬,生地、阿胶就不能多用,火麻仁宜去之,代之以适量酸枣仁,并适当加入藿香、苍术、白叩仁,否则用之必泻,或致脘痞纳呆。
生地这个药,有部分患者对它甚为敏感,入药量稍多就容易出现<!--IIYITAG:8:fuxie-->腹泻<!--IIYITAG:/8:fuxie-->;仲景原用的生地应是鲜品,与甘草的比例是4:1;现在的生地饮片都是干品,每10g大致相当于鲜品60至80g,若甘草用12g,鲜生地当用48g,换算成干品约8g,按这个剂量用干地黄基本上是不会引起腹泻的。所以笔者用炙甘草汤每天1剂的剂量是:
炙甘草12g,生姜12g,人参6g,干地黄9g,桂枝9g,阿胶6g,麦冬12g,火麻仁12g,大枣大者6枚(小的12枚)。没有出现过腹泻。

作者: yyl99999    时间: 2024-1-14 19:39
学习了,一直对经方的用量换算有困惑
作者: uczsyh36009425    时间: 2024-4-6 18:12
为什么要加酸枣仁呢?三枣仁不是滑肠的吗?
作者: uczsyh36009425    时间: 2024-4-6 18:14
中籍华人 发表于 2024-04-06 18:14:03
炙甘草汤用于外感病过程中因心阴心阳两虚,出现脉结代,心悸动为主要脉证的证候,但临床应用时必须看看舌苔 ...

老师的这个思路应该是正确的,我觉得我现在用的炙甘草汤就是生地用太多了。
作者: uczsyh36009425    时间: 2024-4-6 18:18
xl心想事成 发表于 2024-04-06 18:18:03
楼主这样的 是生地麻仁导致的 这是正常现象 拉了后自然会好 你们没有经验的会慌张的 所以中医需要师承 ...

我喝了炙甘草汤,各方面都比较好了,就是有拉稀这个问题




欢迎光临 爱爱医医学论坛 (https://bbs.ii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