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医学论坛

标题: 熊继柏谈中医读书(一) [打印本页]

作者: long008a008    时间: 2015-5-26 11:17
标题: 熊继柏谈中医读书(一)

熊继柏谈中医读书(一):苦抄与背诵

文/熊继柏


讲讲中医从什么书读起,这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有人曾采访过我,问我是什么派的,我说我既是学徒派,又是学院派;问我是什么文化水平,我说我就是学徒出身。


我记得二十年前,我校的彭坚教授讲过一句话,他说:“我们湖南中医应该研究熊继柏现象。”确实是学徒出身,我倒不在乎什么研究我的现象,也没有谁研究过我的现象,我一直在考虑的是中医的教育问题,我不讲规律,我就讲讲我是怎么读书的。


苦抄与背诵:打好中医基础

《医学三字经》成为熊继柏学医的启蒙


学中医之初,虽然有着师傅的指导,但是打好基础主要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我用的方法是苦抄与背诵。


第一本书——《雷公炮炙四大药性赋》,我四个早上把它背完,一个早晨背一个药性,寒、热、温、平,就四个早上背完了,白天我就玩,没事干。


背完了接着就是《药性歌括四百味》,当时背了,但现在我不一定还记得。四大药性赋我还能背,要我写我还能写下来。《药性歌括四百味》我就写不下来了,连接不起来了。这就是第二本书。


第三本书——《医学三字经》。要说明的是,我读的书都是抄来的,不是原版的。第一,没有书买;第二,买不起。都是抄师傅的,抄了有错别字,师傅给你改正,改过来后再教一遍,让你去读,就这样的。


《四大药性赋》师傅没讲,《药性歌括四百味》也没讲,《医学三字经》讲了,讲得似懂非懂。“医之始,本岐黄”,岐伯和黄帝,就这么讲,那时我哪知道岐伯、黄帝是谁啊?“灵枢作,素问详”,灵枢是什么,素问又是什么,那时全不知道。“难经出,更洋洋”,“难经”是什么不知道,现在知道了。那时《医学三字经》全背。现在如果谁要我抄,我可以一个晚上给抄出来,不仅不要书本,而且绝对没错。这是第三本书。


第四本书是《脉诀》,包括《王叔和脉诀》和《濒湖脉诀》两本脉诀,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诊断学。这是第四本书。


第五本书是《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讲的是诊断学。


归纳起来,我当初苦抄和背诵下的中医基础分为中药学、三字经、诊断学三类。

师傅领进门:学习方剂与内科学


和解藿香正气汤,苏叶白芷共藿香



与本文相关:


作者: 陈3014159    时间: 2015-6-4 14:17
厉害,值得后辈学习。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作者: bcxian    时间: 2015-9-3 14:56
中医药趁早,小时候记忆力真好。二十岁后就不行了




欢迎光临 爱爱医医学论坛 (https://bbs.ii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