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医学论坛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打印本页]

作者: 道少斋主人    时间: 2009-1-25 15:59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第七讲:经络辨证与时间性发疾病病

《灵枢•营气篇》说: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先一起来看一个病例,这个病例是个65岁的女性患者,以<!--HAODF:8:guanxinbing-->冠心病<!--HAODF:/8:guanxinbing-->心绞痛收入我科。入院后经口服欣康、肠溶阿斯匹林、倍他乐克,静滴单硝酸异山梨醇、丹参注射液等,并与口服中药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方,治疗半月病情没见明显的缓解。主治就请我会诊了。病人的发病很有特点,每日上午9~11点感到胸闷气短,心悸心慌,心胸汗出,乏力,欲大便,过了11点就什么事都没了,患者发作时候没有其他的什么不适。主管医师在病人发作的时候多次做心电图,但未捕捉到心律失常、与入院的心电图相比也未发现明显的ST段及T波的变化。视其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看完病人,我告诉主管医师,说停用静滴单硝酸异山梨醇,其他的口服西药、丹参注射液接着用吧。开出一个方交给他说,用这方吧,病情会很快缓解。方如下:
白参10g  生黄芪30g  白术10g  陈皮6g  当归15g  升麻3g   柴胡5g     云苓30g  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  炙甘草15g
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补中益气汤加减的方子,胸痹在我们的教材中是很少提到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的,能取得预期的疗效吗?这个问题我们暂不讨论,我想问问大家能明白我的辨证思路吗?
1.十二经脉气血流注规律与时间性病症的关系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临床很常见,常常有这么一些病人,其发病很有时间规律性,比如说发热在每日的上午9~11点,腹泻在早上的3~5点,胸痛在下午的5~7点,每天的发病都集中在这个时候,过了这个时间段,病症就缓解了,也有些疾病呈时间性加重。对于这些疾病倘若我们不能掌握正确的诊断思路,可能只能象一些书中所说的一样,只能把它们称做“奇证”、“怪证”了。那么辨证也就难以把握要领,很多时候就无奈地做出“以药试病”的处理方法了,要不就只好从痰、瘀治疗了,为什么?都说“怪病多痰”、“怪病多瘀”啊。
要弄清这些疾病的诊断方法,我们有必要重温相关的《内经》原文,复习一下十二经脉气血流通和注入的规律。那么人体气血在十二经脉中流通注入的时间规律又是如何的呢?
在《灵枢》经中,“五十营篇”,“营气篇”、“脉度篇”“营卫会生篇”,连续四篇都是专门讨论这些问题的。
《灵枢•营卫生会篇》说: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乃传于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皆受于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贯,如环之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知。
此段讲解了营气、卫气的产生、性质和运行特点。指出了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度”,五十而复大会。
那么营气是怎么运行的呢?
《灵枢•营气篇》说: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与太阴合……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合手太阳……合足太阳……注足少阴……循心主脉……合手少阳 ……注足少阳……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
根据以上的记载,后世的医家结合临床病例的观察,将其发展为十二时辰配属十二经脉的子午流注纳支法,即营气每天循行十二经脉一周,营气流行灌注各脏腑组织具有潮水一样的时间节律,当某时辰气血灌注到某经脉脏腑时,该经脉脏腑就处在功能最旺盛之时。其规律如下:寅时(3~5点)手太阴肺经,卯时(5~7点)手阳明大肠经,辰时(7~9点)足阳脉胃经巳时(9~11点)足太阴脾经,午时(11~13点)手少阴心经,未时(13~15点)手太阳小肠经,申时(15~17点)足太阳膀胱经,酉时(17~19点)足少阴肾经,戌时(19~21点)手厥阴心包经,亥时(21~23点)手少阳三焦经,子时(23~1点)足少阳胆经,丑时(1~3点)足厥阴肝经。古有歌诀有助于记忆:
肺寅大卯胃辰宫,
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戌,
亥焦子胆丑肝通。
至此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会出现时间性病症,时间性病症也非什么“奇证”、“怪证”,原来这些病都与营气的运行有关,一天有十二个时辰,营气分别运行于十二条经脉,如果某条经脉出现了问题,病证就会在这个时候发作或加重,这就是为什么12个时辰的病证在临床上都能见到,并且发作的时间长短也是2小时(1个时辰)了。
回过头来,我们在看看前面的病案,按照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时间规律分析,患者发病在9~11点当属足太阴脾,结合气短、乏力、欲大便,脉沉细,就考虑脾气亏虚了,清气有下陷之势。《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属脾,络胃……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清有下陷之势,不能循经上升以养心脉,故出现胸闷、心悸心慌。方用补中益气汤益气升阳,加生龙骨、生牡蛎宁心安神,以黄芪配云苓益气敛心汗,药中病机,其效也就在预料之中了,病人服方一剂,症状就明显减轻,胸汗止,五剂而诸症消失。
由此,我们可能就明白了,人体的气血通过经络流注到机体各部,以灌注营养脏腑、四肢百骸,这种流行灌注各脏腑组织具有潮水一样的时间节律。当某时辰气血灌注到某经脉脏腑时,该经脉脏腑就处在功能最旺盛之时。既然象涨潮一样,也就当有潮落的时候,这潮落都有最低时,在经脉灌注中,每一天每一经都会有气血流注最为不足的时候,这个时候该经脉脏腑功能就处在最衰减的状态,这就是十二时辰经脉脏腑的旺衰规律。而这个衰弱的时候通常在旺盛后的第六个时辰。此节律最早见于明朝高武的《针灸聚英》一书中。
作者: jinsir    时间: 2009-1-26 11:49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这就是高级中医与普通中医的区别。
常常能在普通中医无处下手的地方另辟蹊径。
作者: 酒城医圣    时间: 2009-1-26 20:31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太凶了,这些理论我听都没听过,太妙了,谢谢老师的讲解。
作者: niuyongyi1    时间: 2009-1-26 22:22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多谢老师讲解
作者: 人口如棋    时间: 2009-2-18 20:09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不知道毛教授自己能不能体验十二经的流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我是比较想明确体验一下。
作者: 227227    时间: 2009-2-22 12:28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是的,以上是个精品帖子,在针灸中有时间医学,发病有典型的时间性,应该从经络上辩证,值得欣赏和学习
作者: 不云    时间: 2009-2-22 21:03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此种时间性病症高树中教授在《一针疗法》中结合病案有详细的讲解,不过高老师用的**疗法,按“病时间甚者取之输”的原则,**相应经脉的“输”穴,谢谢毛老师又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典型的病案,大开眼界啊。
作者: 岐黄儒子    时间: 2009-2-22 22:00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这个?这个?现行中医体系中不做重点研学么?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中好象说的很全面呀!
作者: lucine223    时间: 2009-3-21 01:01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loveliness: 太好了
作者: lzx4314643    时间: 2009-4-3 17:19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 学习
作者: 黄帅哥    时间: 2009-4-16 10:27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太好了
作者: 姜尚七十    时间: 2009-5-1 23:15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肺寅大卯胃辰宫,
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戌,
亥焦子胆丑肝通。
熟读经典,博古通今,自能触类旁通,左右逢源矣。
作者: 深淵書靈    时间: 2009-5-2 23:50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哇,学习了,辛苦LZ了~~~:D
作者: fayuan_guo    时间: 2009-5-3 01:41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先生好像还没看懂《内经》吧!讲了不少,错误一堆呀!五十营是指一日(12小时),编写《内经》的人给改写成了一日一夜五十营,后人又给理解成了一日一夜一营。真是越错越远了!请先生在人体身上做一下试验再发高论如何?
作者: 广阔天空    时间: 2009-5-9 10:34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金匮中的: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汤亦主之

人参汤方

人参 甘草 干姜 白术 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人参汤应该也可以。
作者: weilingxian    时间: 2009-5-22 00:32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聆听教诲,茅塞顿开,谢谢老师!希望能再次拜读!
作者: lxj2002    时间: 2009-5-23 17:50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多谢老师xxxxxxxxxxxxxx
作者: 925506    时间: 2009-5-23 22:46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学习学习再学习。。。
作者: 925506    时间: 2009-5-23 22:48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学习学习再学习。。。、、
作者: 人口如棋    时间: 2009-5-24 20:19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经络辨证其实不如脉诊确证。
作者: fayuan_guo    时间: 2009-5-25 07:55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脉诊也是经络辩证的一部分,脉诊有两个方面:1、切十四经络虚实;2、切脏腑、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
作者: ychl    时间: 2009-5-25 11:23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谢谢谢谢
作者: 中医后裔    时间: 2009-5-26 18:13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谢谢老师的点拨,茅塞顿开。
作者: 释界护    时间: 2009-5-31 22:26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其实中医治疗就是给病人创造了一个多方位对病人有利而对病邪有弊的时空环境。
作者: qmcjsb    时间: 2009-6-27 19:53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谢谢
作者: 成べ_べ成    时间: 2009-7-5 10:27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谢谢    有收获
- ¤╭⌒╮ ╭⌒╮爱爱医-中国医学***
╱◥██◣ ╭╭⌒ ---=====---我们理想的家园
︱田︱田田| ╰--------  
╬╬╬╬╬╬╬╬╬╬╬╬╬
作者: zhangwei    时间: 2009-7-6 21:09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中医博大精深!每个现象都是线索,
作者: 风中旗    时间: 2009-7-9 12:09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一楼的老师,我能指出一点吗?:funk: (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知。
此段讲解了营气、卫气的产生、性质和运行特点。指出了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度”,五十而复大会。)
括号里面的二个二十度是不是错了啊,应该是二十五度吧。:)
作者: linj012    时间: 2009-7-10 22:07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学习学习知识增了
作者: linj012    时间: 2009-7-10 22:07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学习学习知识增了
作者: hezili78    时间: 2009-7-12 17:10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谢谢老师指导。
作者: ylt1234    时间: 2009-8-21 19:05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谢谢老师指导
作者: 在此一方    时间: 2009-8-22 22:27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老师的《步入中医之门2》我还没看,但仅就这一小段节选就可以看出老师的辩证功力之深,对经典的领悟之深。
作者: powm    时间: 2009-8-23 11:58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每日上午9~11点感到胸闷气短,心悸心慌,心胸汗出,乏力,欲大便,过了11点就什么事”

典型心包经积液症,夜间身体忙以修复,<!--HAODF:8:xinbaojiye-->心包积液<!--HAODF:/8:xinbaojiye-->多,9~11点脾经当旺,运化忙,11点过后心包积液少了,人也就舒服些。
只需按压任脉之膻中穴,排心包积液即可,无需又是会诊,又是补中汤的。如果要更有效点,加按膀胱经之昆仑,左手心包经。不信你在按压膻中时,用听诊器在太乙和章门间听听。

“入院后经口服欣康、肠溶阿斯匹林、倍他乐克,静滴单硝酸异山梨醇、丹参注射液等,并与口服中药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方,治疗半月病情没见明显的缓解。”

从以上见好像是西医医治而参用中药,四不象治法,这是在教我们“步入中医之门”吗?????
我不会拍,有啥说啥。

[ 本帖最后由 powm 于 2009-8-23 12:01 编辑 ]
作者: 在此一方    时间: 2009-8-23 23:17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临床有效果才有说服力,powm老兄你的辩证思维和治疗方法“衷中参西”,且简单方便确为一条新路子
作者: 亦风飘飘    时间: 2010-4-4 19:03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老师,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为什么每次判断是哪个脏腑出问题时,都是根据那个脏腑功能最旺盛之时?那按照以上的方法,脏腑功能衰弱时又有什么用呢,这个时候不是更容易出问题吗?
作者: 汪飞风    时间: 2010-4-30 06:16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学习了受教
作者: zhangwennihao    时间: 2010-4-30 11:41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回复 34# powm


    不是 他是中医辨证 西药治疗 准确的说此时的西药已经把它中医化了 就像是张锡纯当年用阿司匹林发汗一样
作者: zhangwennihao    时间: 2010-4-30 11:42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回复 36# 亦风飘飘


    你联想一下身边的东西 人 事 物
作者: lhmlhmlhm21    时间: 2010-4-30 16:57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3_206:}支持我崇拜的偶像毛老师!!!
作者: tcmonline    时间: 2010-5-2 21: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邱杨燕萍    时间: 2010-5-15 17:51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拜读  确实很经典
作者: 甘氏诊所    时间: 2010-5-19 12:10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学习了
作者: zj6303    时间: 2010-5-25 16:48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学习学习,学习了
作者: iiyi45329    时间: 2010-10-22 20:26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回复 1# 道少斋主人
有心跟老师学习,笨呀
作者: lfw801017    时间: 2010-10-22 21:35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quote]聆听教诲,茅塞顿开,谢谢毛老师!希望能再次拜读!
作者: shijy    时间: 2010-10-23 14:55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回复 34# powm
这位仁兄,不能因为用了西药就说不是中医了,西药不过是矿物,植物的提取物,再放在一起进行化合作用而成的,其实从根本上说都是中药提取物,我们中药用的还不是矿物,植物,动物,只不过成分复杂些,纯度低了些,但我们的中医有自己的辩证体系,我们拿我们的辩证方法来用西药,这应该还是中医吧。科学发展导致器材,工具都先进了,对我们中医有用的我们也应该用,不能只让西医用啊,
作者: 小麻烦    时间: 2011-2-7 10:26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同意21楼和34楼的说法!大道至简,简单有效最好,当然道理要弄明白。
作者: 安然-15    时间: 2011-2-17 21:09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接触到高的老师了,中医辨证中经络辨证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但临床用的却少,当初老师讲的也少,能学到的也少,有遥远的感觉,今天学习了
作者: fuqucode    时间: 2011-2-17 23:23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很感谢提供如此精彩的讲解,学习了
作者: 神奇asd    时间: 2011-5-4 20:11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回复 1# 道少斋主人


    大医与小医的区别。
作者: jack412    时间: 2011-12-16 10:57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观赏到里面的医案,真是太妙了,喜欢
作者: 飞来只鸡    时间: 2011-12-16 12:19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回复 1# 神奇asd 即使是同样证型的病人,也未必能有这么明显的时间相关性吧,莫非是单纯的脾虚证才如此典型吗?如果不那么典型则说明兼有其他的经不通利吗?若这个病人如此典型,那么理论上按月份来讲他的病应该是在夏六月(巳)最严重是吗?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爱爱医
作者: 飞来只鸡    时间: 2011-12-17 12:08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回复 1# 神奇asd 即使是同样证型的病人,也未必能有这么明显的时间相关性吧,莫非是单纯的脾虚证才...飞来只鸡 发表于 1324009154
巳是四月不好意思改正一下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爱爱医
作者: 三年入门    时间: 2011-12-17 18:36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等并行不悖。毕竟能启发思路。具体怎样解释,对我这样的医生暂时还不很重要。收藏啦,送花致谢。
作者: 龙卷风78409    时间: 2011-12-17 19:57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回复 1# 道少斋主人


    肺寅大卯胃辰宫,
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戌,
亥焦子胆丑肝通。
熟读经典,博古通今,自能触类旁通,左右逢源矣。
作者: tianfu9803    时间: 2011-12-18 22:47
标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节选)
中医博大精深!每个现象都是线索,寻求根本之道
作者: 裕州杏林    时间: 2021-10-1 17:33
求购毛以林教授的经络辨证用药学




欢迎光临 爱爱医医学论坛 (https://bbs.ii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