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n的个人空间 https://bbs.iiyi.com/?14098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已有 2814 次阅读2015-12-22 18:25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急救技能中的核心内容,有研究证实,由第一目击者进行CPR的有效率为66.67%,而事故发生后由医生进行CPR的有效率仅为5.28%,充分证实了“现场第一目击者”及早施行有效CPR的重要性。但大多数第一目击者不会对院外心脏停搏患者实施现场心肺复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院外心脏停搏抢救成功率低。警察作为社会的特殊职业群体,在突发事件中往往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对患者实施急救处理的人员,在警察群体中普及CPR技术是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趋势。为探讨警察CPR的有效培训途径,我院急救中心对本市警察进行了CPR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04年12月至2005年7月随机抽取本市一线警察91人进行CPR培训,男88人、女3人,年龄17~50(26.12±7.05)岁。文化程度:初中21人,高中或中专24人,大专35人,本科11人。其中wu警31人,交警30人,巡警16人,消防警14人。

    1.2  方法

    1.2.1  培训方法

    1.2.1.1  培训前准备:①培训人员的组成。由7名急诊科工作5~13年的护士组成培训小组,均具有本科学历,参加过**或省级CPR知识与技能培训,具有丰富的急救知识和教学经验。②教学设备。CPR知识和技能的光盘(**总医院制作)和KAR/CPR400心肺复苏模拟人(上海益联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生产)2台。③培训方式。由警方提供教学场地,培训人员自带教学设备,进行分批培训,每个警种1批次,共4批。

    1.2.1.2  培训内容:参考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并查阅相关文献确定培训内容。包括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CPR指征(对警察而言,不要求检查颈动脉搏动,而是循环指征——正常的呼吸、咳嗽及运动消失)[4]、呼救与应急处理措施、人工呼吸方法、胸外心脏按压方法、CPR有效指征等。

    1.2.1.3  培训流程:培训教师讲解有关CPR理论知识30 min→观看CPR知识和技能电教片40 min→专业培训护士在计算机教学模拟人上分步骤示范30 min→警察在模拟人上练习、老师在旁指导2~3 h(师生比为1.00∶2.00~1.00∶4.43),使其掌握操作步骤→理论与操作测评。总课时为4~6 h,将CPR操作流程图发给培训对象,便于复习、强化记忆,6个月后按上述步骤复训。

    1.2.2  评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CPR理论知识测评试卷及CPR操作技能评价表于培训前,培训后即时、3个月、6个月测评。①CPR理论知识测评试卷,该试卷35题,为是非题和单选题,答对1题计1分,总分35分,21分及格。②CPR操作技能评价表。由培训人员评分,该表包括单人CPR的步骤以及畅通呼吸道、呼吸心跳停止的判断、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复苏有效指征等知识要点,每项赋10分,91分合格,即操作者如有上述1条原则性错误就为不合格,突出CPR操作的有效性。该评价表效度为0.95,信度为0.93。

    1.2.3  统计学方法数据输入Excel数据库,应用NOSA 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F检验、t检验、χ2检验。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警察CPR理论知识得分及操作技能合格率比较见表1。表1  培训前后警察CPR理论知识得分及操作技能

    2.2  不同警种、文化程度、年龄警察培训后CPR知识得分比较见表2。

    表2示,不同警种、文化程度、年龄警察培训后CPR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3  讨论

    3.1  警察群体普及CPR知识和技能有重要意义早在1992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就已提出“生命链”概念,强调第一目击者在现场的早期、初步救治措施对抢救生命的重要性,要求公众应具备较高的急救意识和基本的急救知识技能[5]。有研究证实,在普及CPR知识的欧美国家,每天有100多人幸免于死[6]。表1显示,我市警察培训前CPR理论考核分数仅为(15.40±5.21)分,模拟人操作无1人合格。说明被调查警察普遍缺乏CPR知识和技能。而专家认为,急救社会化、结构网络化、工作现场化、知识普及化必将成为现代急救医学今后发展之趋势[7]。因此,在警察群体中普及CPR知识与技能,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院前急救有效率不容忽视的重要途径。表2  不同警种、文化程度、年龄警察培训后 CPR知识得分比较

    3.2  系统规范的医院培训是提高警察CPR知识与技能的有效途径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急救中心是集院前急救、门诊急诊、ICU为一体的综合治疗专科;培训师资具有丰富的急救知识,并于系统培训考核后组成,是专业培训队伍;有先进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合适的培训场地,是开展CPR的理想机构。表1示,培训后即时警察的CPR理论知识得分及操作技能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提示培训后的警察无论培训前的基础条件如何,经过系统规范的培训均能掌握CPR知识与技能。3个月后的理论知识测评分数、操作技能测评合格率均有所下降,但与即时测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6个月CPR的理论知识测评分数、操作技能测评合格率下降明显,与即时测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有研究证实,充足的动手练习时间是掌握CPR技能的重要保证[8],本研究中警察在模拟人上实际练习时间2~3 h,可确保人人熟练掌握CPR技能;学习的特性决定学习者必须凭借反复的练习与经验,才能产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9]。因此,本研究将复训定在首次培训间隔6个月后进行,而培训后3个月测评不合格者仅指出其错误之处,6个月后无论其是否合格,统一给予系统规范的培训。按照4~6学时的规范培训和6个月后复训巩固的流程,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培训、复训,从而巩固学习效果,使受训警察在应急状态下能将CPR技能转变为快速反应的能力,达到能实际应用的最终目标。此次CPR培训充分利用了现有的优良医疗教育资源,有效提高了警察现场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了护士沟通、授课能力,完善了急诊护理服务的社会职能,扩大了医院的社会影响力。对警察进行CPR培训,适应急救医学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健全急救网络体系;使医疗护理工作贴近临床、贴近人民群众、贴近社会的发展需要。本次研究证实,医院急救中心CPR培训模式系统规范、简便易行、投入少、效果明显。

    3.3  对警察普及CPR知识和技能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由于CPR的实际运用机会有限,且在实际操作中会受到现场环境复杂程度、患者具体伤情、操作者自身体验、CPR实际应用效果不易检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使培训对象产生麻痹、侥幸和畏难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培训对象的学习积极性和今后充当“第一目击者”的积极性。培训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观念转变的过程,应使培训对象充分认识到CPR技能在急救中的重要性,树立积极“备战”的实用观念,提高急救意识;培训中突出CPR技能的简单性和可操作性,树立掌握该技术的信心。对警察CPR培训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警察 CPR的“实战”能力,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大力开展急救知识技能宣传和培训,使更多的“第一目击者”掌握以基本的心肺复苏、创伤救护为主的急救知识技能,建立一个稳定与持续运行的急救健康促进模式,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

http://www.56.com/u21/v_MTM5MjQ1MzE0.html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3-29 06:3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